2022 澳大利亚北行记(六)

mzhao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38日 漫游棕榈湾</b></p><p class="ql-block"><i>2022年5月13日,行程:Palm Cove -&gt; Cairns</i></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i></p> <p class="ql-block">今天从探险模式转为度假模式,这一路过来太累了。</p><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磨蹭到该退房的时间才出来。昨日的雨云早已散去,蓝色的天空中漂浮着形态各异的片片白云,走在沙滩上略嫌热,坐在树荫下略嫌凉。</p><p class="ql-block">Palm Cove(棕榈湾),Cairns 附近无数个风景优美的海边度假地之一。棕榈湾最著名的景色是沿着海滩生长的 paperbark 树(千层树),沿着海岸修建的步行道被树荫遮蔽,是海边散步的极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海边林荫道上漫步,看绿树姿态万千</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天青水碧,躺在这里看风景,神仙莫过如此</b></p> <p class="ql-block">正走着,忽然被一位穿着施工服的人拦住,原来这一段正在砍椰子。工人告诉我或者走车道另一边的人行道,或者在沙滩上离树远一点。见我觉得奇怪,接着告诉我几年前有人在树下被椰子砸伤,到法庭告了地方政府。澳大利亚是民告官一告一个准的地方,官司之后地方政府盘算一下还是不等椰子落下来就把它们砍掉最省事。</p><p class="ql-block">看着几个工人就靠着一根带子和一双带钩的鞋轻松“走上”几十米高的树梢,钦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这么多尚未成熟的椰子,只因长错了地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为什么会忘返于山水之间?只因为那里太美了</b></p> <p class="ql-block">在 Google 地图上看到从住处沿着 Captain Cook Hwy 向西北方向大约 10 公里处有一个 Balancing Rocks 标记,觉得好奇,过去看了看。原来是一片礁石海滩,海滩上密密麻麻堆起了高高低低的堆石。在中国的时候知道把石头堆起来是藏人的传统,叫做玛尼堆。原来这里也有人做这样的事。网上查一查,一查大开眼界。原来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人做这样的事情,有的是出于信仰,有的是为了锻炼臂力和耐心,也有的只是为了好玩。才知道连我们所在的 Cairns,本身的字面意思就是堆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Balancing Rocks(平衡石)</b></p> <p class="ql-block">路途上看到一座高大的库克船长塑像,却不幸落在很快就要拆迁的地方。船长是挪动贵体换个地方,还是就此化为渣土,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补记:塑像最后被人以 $1 “买下”,准备移到 Tablelands 一处私人地产。库克船长塑像在这个街头立了正好 50 年。</p> <p class="ql-block">上次在 Cairns 吃晚饭时遇到的一对来自墨尔本的老夫妻向我们介绍了 Rusty's Market,只在星期五六日开放。那一次没赶上,今天是星期五,正好过去看一看。很大的一片室内市场,类似于墨尔本的 Victoria Market。市场里大约三分之二的面积卖水果蔬菜,其他的卖各种小商品,以及有限几处卖吃的。最吸引我的,自然是各种热带水果。可是对于在泰国住过 2 年的我,这里水果品种的多样性有点让我失望。泰国人称榴莲为果王,山竹为果后,在这里果王缺席,果后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鲜亮。 </p> <p class="ql-block">长见识的是这里竟然有这么多品种的香蕉,从大到小六七种,巨大的有一般香蕉的 2 倍长,小巧玲珑的甚至还没有手指头长。</p> <p class="ql-block">惊奇见到一块不过 1 公斤多一点的西瓜,标价竟然是 $5.60。隐约记得路途中看到过西瓜涨价的消息,墨尔本的西瓜也这么贵了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Rusty's 市场的各色水果,拿来做个大拼盘</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Cairns 夜景。这个季节这里很热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39日 Cairns 植物园,Cairns 第一座旅店</b></p><p class="ql-block"><i>2022年5月14日:Cairns</i></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i></p> <p class="ql-block">今天轻松一日,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到植物园转了转。</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以 Flecker 为名(The Flecker Garden),以纪念这位为北昆士兰地区动植物研究和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的 Hugo Flecker。Flecker(1884-1957)是墨尔本人,在南澳受的教育,本业是个医生。1932 年来到 Cairns 之后成立自然主义者俱乐部,出任主席 13 年,副主席 11 年。在他的任期内,大量以前不为人知的物种被发现,以 Flecker 命名的就有 6 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植物园创始人 Hugo Flecker</b></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占地面积不大,外围是一般的热带植被,精华在中间的一小块。而精华的精华是最中间的一座暖房。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很多种以前没有见过的植物,尤其令人赞叹的是那些从未见过的花。园子里有一些美丽的当地品种蝴蝶,在林木花丛中飘然飞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精华的精华在中间这一座暖房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这回认识了,lipstick palm(口红棕榈)</b></p> <p class="ql-block">各种各样的热带花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这个么,没人敢招惹</b></p> <p class="ql-block">昨晚住的 Comfort Inn 今天没床位了,同一条街上平移 96 个号,住进了一个近百年历史的老店。老店叫做 Hides Hotel,Cairns 的第一座旅店,旅店门前的路还没有修的时候店已经建起来了。自然了,这座旅店也就名列昆州历史遗产名录。入住时一位看着很老的老太太在问空房间,全客满。前台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小伙子,说今天有一个什么庆祝活动。原来如此。来这里的人除了远道奔大堡礁而来的,还有很多是周边的居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Hides Cairns Hotel 旅店今昔</b></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住处在 Cairns 最热闹的一段街区。晚上出来吃晚餐,看到街边一个安静的酒吧坐了下来。没想到坐下来不多久就来了一大队年轻人,很年轻,以至于酒吧需要检查每个人的身份证以免 18 岁以下的混了进来。过会儿又是一大队。此外还有很多零散到来穿着同样上衣的。年轻人都上了楼,不一会儿楼上传出了音乐声、歌唱声、以及欢笑声。或许是一场音乐会?若有所思地和太太说,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活动,等到有了的时候我们都老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40日 Kuranda 蝴蝶园,Mareeba,Tolga 博物馆,Atherton 水晶洞穴</b></p><p class="ql-block"><i>2022年5月15日,行程:Cairns -&gt; Atherton</i></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i></p> <p class="ql-block">若干年之前我们一家曾经来 Cairns 玩过。没玩过瘾,太太来之前总是念叨着还要去浮潜,去看珊瑚。可是这一趟玩了 30 多天之后,累了,把出海的劲头也消耗掉了。出海留到以后,这一次先往回赶吧。</p><p class="ql-block">今天离开 Cairns,给自己定了一个轻松的任务:住到 Atherton,仅100公里之遥。</p> <p class="ql-block">向西北方向前进,再次进入 Tablelands 地区,看熟了的森林和小溪,看熟了的弯弯曲曲的道路。1 号州道修建得很好,路标清楚,路面平整。一路上看着 Kuranda 的牌子,面熟,却又不记得去过 Kuranda 的什么地方。当中稍微犹豫,弯下了去 Kuranda 的方向,想回到大路却发现好几分钟上不去。怎么会有这么多车呢?于是随大流也开去了 Kuranda。到了之后问访客中心,原来这里有三个周末市场,从 Cairns 过来又仅仅是 30 公里,难怪这么多人呢。</p><p class="ql-block">也难怪这里的标记都有相应的中文,Cairns 是一个很吸引华人旅游者的地方,covid 之前有大量来自中国的游客(今天却没看到一个长得象中国人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对周末市场没有兴趣,吸引我们的是蝴蝶保护园。</p> <p class="ql-block">进园以后,眼前豁然一亮,这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无数蝴蝶在花丛中和树木间飞舞,有时毫不介意地停在我的衣服上。</p> <p class="ql-block">往后面走,进入另一个区域,工作人员一边在这里工作,一边向游客展示他们如何孵化蝴蝶。关蝴蝶的封闭区域(aviary)是澳洲最大的,里面有大约 1 千 5 百只不同品种的蝴蝶与客人为伴。这里每年要孵化 3 万只蝴蝶,多出来的蝴蝶放归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一边工作一边向游客讲解蝴蝶的孵化</b></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到 Mareeba,一个历史小镇。人来人往较多的是一个集访客中心、博物馆、餐饮店三位一体的地方。和在很多乡村小镇看到的类似,这里收集了很多百年来人们曾经用过的物件。大量过去使用的农业设备就放在露天下,感慨这些藏品能够维持多少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Mareeba,小镇的中心在这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为逝去的岁月留下一点思念</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烟叶烘烤房。Mareeba 地区曾经是澳大利亚一个主要的烟叶产地</b></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 Tolga,Mark 向我介绍过这里有个博物馆值得一看。博物馆就在路边,一位老人正在门前,热情欢迎了我们之后,向我们介绍他在这里做义工,星期日下午他当班。老人叫 David,77 岁,领着我们俩观看了所有的展示内容,边看边讲解。展览馆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战争的,展厅全部是铁皮,30 多吨重,原来是军队的,不需要了送给博物馆;另一部分是当地伐木的历史(澳大利亚太多的地方史始于伐木,大好的自然环境那时候任意破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展厅的房子是当年的火车站</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伐木。那时候的人没有什么环境保护意识</b></p> <p class="ql-block">二战期间有几个军队医院把基地设在这里,大型的有 1200-1800 床位,治疗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员、训练中的受伤者、以及很多东南亚战场上的得病者。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而不是 Cairns,是因为这里没有蚊子,可以避免蚊子传染的疾病(尽管这里离 Cairns 直线距离不过 60 公里,气候已经很不一样。这里海拔 700 多米)。如今除了路边一座原来的大舞台,医院的其他建筑都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铁路交通鼎盛时期 Tolga 是一个区域交通枢纽,火车站建在两条铁路线之间,有两个月台。如今留了一小段不过 50 米长的铁路作为纪念,其他的铁路和枕木都拆除另作他用了。老的路基现在成了一条自行车道,逢到周末很多人为了在这条道上骑车专程从 Cairns 赶来。车站仍然完好,但是一侧的月台被封起来作为展览空间,山墙上的门和 Tolga 站牌都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David 自豪地告诉我们这里土地肥沃,每年可以出 2 季作物。看着路对面几座高高的圆筒,我问是不是粮仓(象我们以前多次见到的那样),David 说不,这是一座花生加工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Tolga 花生加工厂</b></p> <p class="ql-block">车站边上有一座小木屋,墙上有一个牌子,“David's Shed”。笑问这是他的工作室吗,“朋友们开玩笑干的”。但是可以看到 David 为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工棚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与 David 在 David's Shed 之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一幅当年的地图,密密麻麻的铁路线穿过这个地区,可知当年的繁忙,可知当年对铁路交通的依赖。</p> <p class="ql-block">1918 年一家矿业公司的员工发起了 rail ambulance(铁路救护车)服务,此后迅速普及到昆州的很多地方。参加的都是一些自愿者。铁路救护车运作期间,志愿者们组织了很多次比赛,比哪个队最快把病人送到医院。下图是博物馆收集的当年比赛的一部分奖杯。铁路救护车服务于 1990 年停止,此时公路交通已经比铁路更发达,不再有这个需要了。</p> <p class="ql-block">大约下午 2 点到了Atherton,匆匆赶到小街上,首先去看一座华人庙(兼博物馆)。这一次来此旅游才知道昆州在淘金热时期也有很多小金矿,有很多中国淘金者。过去对此知道很少,这一次到现在也还没有机会去看一个金矿。本希望能在这里看到一些早年华工淘金的历史,却不料只有星期二到星期四开门,我们不愿意为此在这里多住一天,只好作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Atherton 街道景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Atherton 华人庙(兼博物馆),可惜今天没开门</b></p> <p class="ql-block">下一个要去的是 Cristal Cave(水晶洞穴),到了地方发现是在大街上,十分困惑。洞穴和大街,这两个概念是互斥的啊。最后发现原来是一位收藏家,René Boissevain,突发奇想建了一个人工溶洞,把自己毕生收藏的水晶石、矿石、化石镶嵌在人造钟乳石中供游人参观。原来如此。参观了一下,不由得感叹其中稀世珍品之多。最珍贵的当属很多史前动物的化石,一个普通博物馆如果能有其中的几件就可以作为镇馆之宝,这位收藏家却可以毫不在乎地象对待普通玉石一样,把化石从中锯开,再打磨光滑供人观赏。</p> <p class="ql-block">今天按照地址寻找住处,却发现开车走了一段土路后,前面已经没有了人家。渐渐开上一个小山头,一座电讯塔架竖立在我们面前。正疑惑间,路转了个弯,一座豪宅立在我们面前。歪打正着,原来我们今晚的住处是一座占据了整个小山头的豪宅。住所有6套住房,一个巨大的厨房和大厅,甚至还有一个大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来之前绝没有想到会住进这样一处住所,内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山顶豪宅,全景</b></p> <p class="ql-block">出了前门,一个大阳台面向远处的群山,眼前是 Atherton 小镇的全貌。整个晚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里,一直到我们收拾好了准备睡觉的时候才来了另外一位房客,一位以前在这里住过的熟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门前遥看远山和 Atherton 镇全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41日 Ingham 小镇,Wallaman 瀑布,没有啤酒的酒吧</b></p><p class="ql-block"><i>2022年5月16日,行程:Atherton -&gt; Ingham</i></p><p class="ql-block"><i></i></p> <p class="ql-block">Hughenden 是昆州内地一个计划要去的地方,沿着 62 号公路直接开过去 520 公里。可是如果要避开 62 号公路的土路地段,走内陆绕道 63 号公路是 760 公里,走海边绕道 Townsville 是 730 公里。太太已经否决了直接的近道。我很想走内陆看一看不同的地貌,可是沿途的几个地方都找不到住处,无可奈何只好走海边。</p><p class="ql-block">再一次经过 Cardwell,第三次接受大螃蟹的检阅。我向它挥手致意,它向我注目行礼。</p> <p class="ql-block">Cape York 旅 行 中多次听导游们说 savannah,知道这是一个和热带雨林相对的地貌,却不知具体含义。有空闲时查一下,找到剑桥的翻译:“(尤指非洲等热带国家的)稀树草原”。这是翻译还是解释啊?说来也是,中文里提到草原,必定隐含着“北方”,本来就没有 savannah 这个概念,也就没法字对字翻译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Savannah 地貌</b></p> <p class="ql-block">今天沿途的景色不再是热带雨林,是大片的农田,以及矮树林和草混生的地方,其中的一些,应该是属于 savannah 地貌了。如同昨天 David 所说,这里的土地肥沃,路边的野草有的长到 2 人之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田野里待收获的玉米,沿途玉米地并不是很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遥望 Hinchinbrook 岛。近处看似河谷,其实是海滩</b></p> <p class="ql-block">到达 Ingham 时间尚早,计划去看看的三个地方都在近处:Mercer 巷马赛克画、TYTO 画廊、和湿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Mercer 巷一面墙上长长的一排马赛克画,之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耕种,Mercer 巷马赛克画之一</b></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人最早于 1891 年来 Ingham 砍甘蔗,此后随着被作为奴隶贩运来的南太平洋岛民被遣送回家,更多的意大利人来到这里。来到这里的还有其他欧洲国家的人。以后吃苦耐劳的意大利人逐渐买下了甘蔗园,成为这里大多数甘蔗园的主人。1960 年代机器取代了人力,砍甘蔗这一个艰苦、危险的行业也就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街头雕塑,砍甘蔗的工人</b></p> <p class="ql-block">Mercer 巷还有几幅根据老照片画的丙烯画,题材都和甘蔗有关。下面是其中的一幅,砍甘蔗的妇女。照片摄于 1942 年,那是在二战期间,因为是敌对国家,原籍意大利的男人被送进了集中营,她们的儿子们在海外的澳大利亚军队服役,这些意大利的妇女只好自己来砍甘蔗,尽管其中的一些已经入籍澳大利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砍甘蔗的意大利裔妇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TYTO 画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湿地</b></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意外收获之一:看过了画廊,继续往前走,却正好走到了一个投票站。出来之后一直为如何投票的事困惑,每个选区竞选人各不相同,跨州如何投票?却不知在我说明来意、填写了一个邮寄选票信封之后,工作人员当即找到了我的信息,并当场为我打印出了 2 张我所在选区的选票,上下议院各一。原来是这样的简单。愉快完成了作为一个澳大利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p><p class="ql-block">意外收获之二:投了票,和工作人员说了一会儿闲话,忽然问我,去看过 Wallaman 瀑布了吗?没有。已经看过了很多瀑布,又担心太太不愿意去,没有把这个瀑布列入计划。于是问:有多远,路好走吗?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很好走的路,值得去一下。</p> <p class="ql-block">果然值得去一下。Wallaman 瀑布,澳大利亚最高、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269 米),气势雄伟,雷鸣般的响声很远就可以听到,瀑布激起的水花象云雾一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Wallaman 瀑布,单级直落 269 米</b></p> <p class="ql-block">看瀑布的途中还看到了停放在路边的甘蔗列车。一路上甘蔗车轨道(叫做 sugar trolley track)见过无数次,甘蔗车还是第一次看到。很简单,和超市购物推车的结构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今晚住的 Lee's Hotel 又是一个百年老店。旅店始建于 1875 年,开始是一个电报站兼酒吧,1885 年改建为一座二层旅店。二战时期澳洲军队经过这里,店老板和老板娘不分昼夜提供服务,有一天晚上把啤酒都卖光了。正好路过这里的当地诗人 Dan Sheahan 有感于啤酒卖光,写了一首诗 A pub with no beer(一个没有啤酒的酒吧)。若干年之后,诗成了歌,在昆州流传开来。</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旅店自身就是一个博物馆,大厅里、走廊上、酒吧里,到处可见当年的历史照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42日 Townsville博物馆,Charters Towers 淘金老城</b></p><p class="ql-block"><i>2022年5月17日,行程:Ingham -&gt; Charters Towers</i></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i></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 Charters Towers,250 公里。既然还要经过 Townsville,那就顺便再看一看吧。网上查了一下,有几个博物馆,挑了 2 个,热带昆士兰博物馆和 Townsville 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热带昆士兰博物馆在船码头旁边,一座看起来很新很有特色的建筑。博物馆的主要展览内容有当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昆士兰的热带动植物,一群水下艺术家的的作品(专门用于放在海底展示的雕塑),潜水服发明者的介绍以及大量博物馆收藏的潜水服头盔。展品占地面积最大的是从沉船 Pandora 里打捞出来的遗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热带昆士兰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考古发现是馆藏主要内容之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珊瑚、昆虫,热带生物是另一馆藏主要内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这里收集了大量和潜水有关的用具、工具</b></p> <p class="ql-block">Pandora 是一艘英国船<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派遣出来捉拿逃犯,船长是 Edward Edwards</span>。这些逃犯逃逸到 Tahiti,发现这里是一个没有法律的世外乐园,其中的一些逃犯安居乐业,和当地妇女结婚过日子了。捉拿了逃犯返回英国的途中,Pandora 在 Cape York 附近海面失事沉没,时间是 1792 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沉船 Pandora 模型</b></p> <p class="ql-block">200 年之后沉船被发现,此时水面以上部分已经消失在岁月之中,水下部分也未能全部打捞出来。即便如此,打捞上来的这一部分也让今人了解了很多当年的情况。博物馆共收藏了 8000 多件打捞物品,是馆藏最丰富的部分。博物馆里有工作人员在固定时间专门为游客做一个大约十分钟的解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水下艺术家的作品,最终将和水下生物为伴</b></p> <p class="ql-block">接着去 Townsville 博物馆。从名字可知,这是一个收藏 Townsville 当地历史的博物馆。可是看地址觉得奇怪,1/27 Barbeler St,怎么像是一个地块分为两家的民居地址啊?不管怎么说,还是找到了,小小的 2 间展室,甚至不连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有 2 人在里面工作,像是一对老夫妻。老先生大多数时间陪伴着我,讲解和回答我的问题。博物馆里收藏了很多当地的历史文物、照片、和图片,把两小间展厅挤得满满的。</p><p class="ql-block">一面旗帜吸引了我的注意,从来没有见过的。原来这是北昆士兰州的旗帜。老先生说,这是一些对布里斯本昆州政府不满的人,试图摆脱他们自立门户(我们来时经过的 Rockhampton 对北昆士兰独立运动也有介绍)。独立运动时起时伏,现在也没有完全平息。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北昆士兰州”州旗</b></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件引起我注意的文物是一份 1915 年的教师守则,专门对女教师的。守则共 11 条,引用几条供参考:合同期间不可以结婚;不可以和父亲兄弟以外的男人为伴;除了学校有活动,晚 8 点和早 6 点之间必须在家里;出城必须董事会主席批准;不可以穿鲜艳衣服;…。仅仅是 107 年之前,今天的女老师们,你们可以想象自己的前辈百年前的处境吗? </p> <p class="ql-block">说到场地,原来这个博物馆是一群志愿者自己办起来的,早先在城里,12 年前搬过来,只是图这里的地方大一些。房子是 council 的,他们仍然需要付一些租费,以及 council rate(大体上相当于物业费)。和政府富丽堂皇的热带昆士兰博物馆比起来,这个差别也实在是太大了。钦佩这些不声不响义务奉献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Townsville 市徽,建市于1866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1914 年的 Townsville 火车站</b> </p> <p class="ql-block">Philip Leong(1917 - 1999),来自广东中山县的一位极为成功的华人移民。Philip 接过了父亲的街头小店,早在 1050 年代后期就把小店改造成了现代的超市。而澳大利亚超市两巨头,Woolworths 和 Coles,到了 70 年代后期才开始建造超市。成功的 Philip 在 40 年的期间内大量捐款回馈社区,并参与了多种社会活动。1999 年 Philip 被授予OAM。</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Townsville 成功商人 Philip Leong</b></p> <p class="ql-block">1954 年到1996 年 Townsville 到磁石岛跨海游泳竞赛记录,成绩从最初的 2 小时 4 分缩短到创纪录的 1 小时1 5 分 42 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馆藏中国石雕工艺品</b></p> <p class="ql-block">Charters Towers,这个名字看起来很奇怪。来到这里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当地的游客中心,才知道 Charters 是一个人的名字,以他的名字建镇,时间是 1872 年。当年这里号称“小世界”,什么都有,是昆州的第二大城市。如今 Charters Towers 按照人口数只能排列在昆州第 31 位(2016 人口统计,8 千多人)。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Charters Towers 街道景色</b></p> <p class="ql-block">Charters Towers 早年是一个淘金的地方。小镇的边上有一个小山头 Towers Hill,山头上有一座观景台,从那里可以观看早年金矿的遗迹。自从知道昆州也是澳大利亚淘金热的一部分,一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历史遗迹,今天是第一次遇到,尽管没有看到多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1888 年的Towers Hill</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Towers Hill 淘金时代堆积如山的矿渣至今仍在</b></p> <p class="ql-block">二战时期这里还是澳大利亚军队的一个主要弹药储存地,也在 Towers Hill。可惜除了几块介绍当年情况的展牌,今天已经没有什么遗迹可供参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Towers Hill 遥望周边,一片平川</b></p> <p class="ql-block">在 Townsville 博物馆和在这里,都看到了关于早期中国人的介绍。淘金时代的华工是澳大利亚的先驱开拓者,尽管备受歧视,他们为建造一个现代澳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并且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哪怕是微弱的印记。这一块展示牌介绍了一个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的经典例子:尽管白人不喜欢华人,到了生病的时候却总是要求助于华人草药郎中,也要靠种菜园的华工为矿工们提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蔬。</p> <p class="ql-block">小街不长。走在小街上,面前一座又一座当年的建筑,类似于维州金矿城 Ballarat,也类似于一个小规模的西澳采矿重镇 Kalgoorlie。时光倒错,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淘金时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43日 Charters Towers博物馆,Hughenden恐龙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i>2022年5月18日,行程:Charters Towers -&gt; Hughenden</i></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i></p> <p class="ql-block">等着 10 点钟博物馆开门,退房之后在小街上转了转。街上好几座早年银行的 2 层楼建筑,按照当时的标准绝对是豪华建筑,不由觉得,这里在淘金年代应该是比 Ballarat 更富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当年的银行建筑,今天看起来仍然是那样的奢华</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南半球的第一个股票交易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交易所内的拱廊现在是公众消遣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在街角一座老建筑里,不到 10 点我们到了门前,一位老太太已经在那里,一边忙不迭向我们道歉,说人手不够没法提前开门,一边拿出一本 Charters Towers 150 周年的纪念册让我们翻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博物馆不大,里面展品塞得满满的</b></p> <p class="ql-block">这里 1871 年最初发现金子,1875 年已经出了第一位百万富翁。1909 建市,地处南北和东西方向两条铁路线的交界点。辉煌时期满街的旅店,共有 80 座。这里的 Stock Exchange(股票交易所)是南半球的第一个交易所。兴旺时期,巴布亚的富人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寄宿中学。</p><p class="ql-block">然而象很多金矿城市一样,金子挖完了,城市也衰败了。Charters Towers 淘金业的繁荣时期维持了大约 45 年,开采出 660 万盎司的金子。1971 年这里炼出了最后一炉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描绘当年繁忙景象的 Charters Towers 墙画</b></p> <p class="ql-block">昆州在宣传本州淘金史方面做得显然比维州、西澳等州差很多。此次来昆州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昆州也有个淘金时代。开始见到的那位老太太告诉我,covid 时期很多去不了其他地方的昆州人来到这里,和我一样的一无所知。学校不教吗?孩子们从历史课上只知道有个 Ballarat(维州的采金历史城市,因 1854 年矿工起义而载入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琳琅满目的居家用品显示着当年的富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早年曾经有过圆柱形的冰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雕花马鞍是如此的精致</b></p> <p class="ql-block">和我们以前见到过的很多区域博物馆一样,这里也隶属于 National Trust,一个全国性的义工组织。老太太现在每个星期来两天。博物馆正在准备计算机化,到时候他们会更忙一些。有年轻人吗?他们太忙了,工作、家庭、孩子,他们有太多自己的事情要做。 在博物馆里没有看到任何华人淘金者的痕迹。问一下老太太,确实是什么都没有。老太太很热情地要帮助我联系其他或许知道一些的人,然而我们时间有限,只好作罢。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路往西向 Hughenden 开去。还有大约 50 公里看到路边一个大牌子,欢迎来到昆州 outback(内陆)。澳洲人对 outback 情有独钟,以至于有个说法,叫做没到过 outback 的不能算是澳洲人。 Outback 本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昆州把本州西部叫做 outback,新州也是一样。维州太小没有后院,outback 通常指的是 Uluru大独岩及其以北地区。 </p><p class="ql-block">进入 outback,眼前的地貌马上就不一样了,远处是延绵数公里高度几乎不变的低矮山脉,近处是点缀着稀疏树木的大片平原,天空中是 outback 特有的朵朵絮状白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小小的 Hughenden 主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街头艺术品,到处在提醒你这里是恐龙之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这个 cafe 的收藏主题是 Holden,任何与 Holden 有关的物件</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1932 年为纪念ANZAC战士修建的亭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Federation Rotunda,2001 年为纪念澳大利亚联邦成立 100 周年而建</b></p> <p class="ql-block">Hughenden 街上有一个恐龙博物馆(Discovery Centre),收藏了那一架著名的巨大恐龙骨骼,以及其他恐龙时代的珍稀考古发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Discovery Centre 的镇馆之宝</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正在孵化中的恐龙蛋</b></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恐龙博物馆之后,又按照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介绍去了大约 10 公里之外的 Mount Walker 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Outback 景色历历在目</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一共有 5 座观景窗口,各有文字介绍这里的地貌</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h141v9n?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153915" target="_blank">2022 澳大利亚北行记(五)</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h1gv21o?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153915" target="_blank">2022 澳大利亚北行记(七)</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