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仔细算算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还没去过呼和浩特。大同距呼市不远,就顺道把这个心愿了却。</p> <p class="ql-block">呼市市内值得看的两景点,一是大召寺,二是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0.15日。到呼和浩特一切安顿就绪后,已经是下午2.10。去大召寺还是博物馆,权衡利弊后决定去距离远的博物馆,明天很宽松的游完大召寺后赶往雁门关。</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建得非常宏观大气,这幢建筑就值得打卡。馆内通过融铸北疆通史展馆(1、2、3、4)四个馆以丰富的收藏和精美的文物、艺术品展示了内蒙古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鹰顶金冠饰(战国时期),高7.3厘米,重1394克。冠顶为展翅雄鹰立于狼羊咬斗纹半球体上,额圈浮雕卧虎、盘角羊和卧马,象征匈奴最高统治权威,代表战国时期北方金属工艺巅峰。</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钧窑“小宋自造”香炉(元代)。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通体施天青釉,颈部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铭文,为迄今最大最完整的钧窑香炉,打破“钧不过尺”传统,体现元代瓷器工艺高峰。</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彩绘木棺(辽代)。2003年出土于通辽市吐尔基山辽墓,长2.31米,宽1.31米。棺身以红、黑为主色,雕刻仙鹤、凤鸟、缠枝牡丹和祥云图案,贴金工艺彰显墓主人显赫身份,是辽代木棺工艺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查干诺尔龙化石(白垩纪)。体长约26米,为亚洲已修复装架的最大白垩纪恐龙化石,属蜥脚类恐龙,是研究古生物演化的关键标本。</p> <p class="ql-block">另外展品众多,需花时间慢慢观看。</p> <p class="ql-block">龙首青铜灶</p> <p class="ql-block">秦直道究竟从西安通到哪里,途中经过哪些地方,这里用图清楚介绍。</p> <p class="ql-block">10.16日。今天有点忙。绥远将军衙暑,席力图召,大召,塞上老街,玉泉井都要去看看,中午离开呼和浩特前往代县和雁门关。</p> <p class="ql-block">绥远城将军衙署是清代绥远城将军的府邸,始建于1737年,占地2.64万平方米,被誉为“漠南第一府”。</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二年(1737年)为巩固西北边防而建,174年间共有79任将军在此任职,统辖漠南蒙古及驻防八旗官兵,战时节制宣化、大同绿营兵,是清代军政枢纽。</p> <p class="ql-block">建筑群严格遵循清代一品封疆大吏规制,以“前朝后寝”礼制布局。后花园是工作之余散步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席力图是蒙古语,“召”即“寺”汉名延寿寺。</p> <p class="ql-block">大召(汉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召”)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以“银佛、龙雕、壁画”三绝闻名。</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髙约2.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像,耗银5000余两,为明代遗珍。龙雕:佛像前两根通天柱上盘踞金色蟠龙,高10余米,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龙雕:佛像前两根通天柱上盘踞金色蟠龙,高10余米,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壁画:殿堂内近千平方米壁画采用矿物颜料绘制,内容涵盖佛教故事,色彩历经数百年不褪。</p> <p class="ql-block">塞上老街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原名朋苏克街(后改称通顺街),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最早的商业街之一,见证了蒙商文化与多民族交融。其历史可追溯至大召寺兴建时期,最初为工匠临时驻地,后发展为贸易枢纽,连接草原与中原的商品流通。</p> <p class="ql-block">前不久追电视剧大盛魁,对玉泉井心心念念,这就是真身。</p> <p class="ql-block">剧中人物吃烧麦就是莫大享受。我也在大召旁德盛源吃了一笼羊肉大葱烧麦,皮薄馅多再配上奶茶绝对“巴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