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破局升级?为进一步提升工作坊成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5年10月16日上午,“国培计划(2025)”同心县自主选学试点项目——小学英语工作坊全体学员齐聚同心县第八小学,开启第二阶段的线下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修活动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高级教师;湖南省教师培训师;教育部英语教师工作坊优秀主持人;湖南省“十四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培训省级专家;湖南省中小学英语领航工作坊优秀坊主郑卫老师主讲。以“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理论与实践”为研修主题,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深度的专业成长盛宴。</p> <p class="ql-block"> 讲座的序幕,在主讲老师温和的提问中缓缓拉开。没有冗长的铺垫,一句“大家对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落地,有哪些自己的理解或疑问?”瞬间拉近了与学员的距离,让原本安静的会场泛起思维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从起初的轻声交流,到后来的主动分享,将日常教学中的真实困惑一一袒露:有人困惑如何在有限课时里平衡知识传授与素养培养,有人疑问面对水平差异大的学生,新课标理念该如何分层落实,还有人提出怎样设计活动才能让“文化意识”不再流于形式。每一个问题,都是一线教师对教学的深度思考;每一次回应,都让主讲老师与学员的联结更加紧密。</p><p class="ql-block"> 这场开场互动,没有标准答案的灌输,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教学经验共享的大门——它让课标不再是纸上的文字,让困惑不再是独自的难题,更让整场讲座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共学、共研、共成长”的温暖氛围。</p> <p class="ql-block"> 课标解读: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盘”</p><p class="ql-block"> 讲座伊始,郑老师围绕义务教育英语课标的章节展开深度剖析。从课程性质到课程理念,从核心素养目标到课程内容结构等,层层递进的解读让在场教师清晰把握新课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导向。</p> <p class="ql-block"> 小学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人文与社会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其核心定位在于:以语言学习为载体,既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能力,又渗透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的启蒙,为后续语言学习与终身发展筑牢根基。</p> <p class="ql-block">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的“灵魂”,引领着教学实践的创新方向。具体而言,要实现三大转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让教材成为培养能力的载体;从“关注分数”到“关注成长”,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纳入评价视野;从“单一课堂”到“开放学习”,打通课堂与生活、社会的边界,让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这些理念的解读,为各位英语老师更新教学认知提供了关键指引。</p> <p class="ql-block">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p> <p class="ql-block">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新课标落地的关键支点。讲座中,郑老师系统阐释了其内涵与框架——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活动,推动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协同发展。</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恍然大悟:原来课堂活动不是随意的“热闹”,而是要围绕主题意义,设计有层次、有逻辑的任务链,让学生在“用英语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这为大家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指导。</p> <p class="ql-block"> 郑老师的讲座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英语教师们理解新课标、践行活动观的专业成长之路。相信在未来的课堂上,这些知识与思考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让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助力引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