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李环宇

<p class="ql-block">  青岛地处黄海之滨,以秀丽的海光山色和悠久的文化历史闻名于世。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p> <p class="ql-block">  明代万历年间即墨县将青岛村开辟为海上贸易港口,称“青岛口”。据道光版《胶州志》载:“金家口、青岛口海船装卸货物抽取税银,尽征尽解无定额....”说明青岛海运事业日盛。明成化三年(1467年),在这里建立了天后宫(初称天妃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名“天后宫”。历经清代康熙,同治及民国时期多次维修扩建,形成规模,有殿宇16间,占地面积3415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青岛的名字源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小岛--小青岛(又名琴岛),该岛“山岩耸秀,林木蓊清”,以“青”字突出岛屿的葱郁青色景观。明朝万历年间(1578年),文献中已出现“青岛口”的记载,指小青岛附近的渔村和贸易口岸。1897年德国强占胶澳后,于1899年由德皇威廉二世将租借地内的新市区命名为“青岛”,首次将“青岛”作为城市名称使用。小青岛既是青岛美的象征,又是青岛美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青岛百年地标建筑--栈桥,始建于1891年,与小青岛隔水相望,是青岛市近代第一座人工码头,像一条巨龙伸向大海深处。栈桥全长440米,宽10米,桥两边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尽头建有半圆形三角防波堤,呈“个”状,最南端处筑有双层双檐琉璃瓦覆顶的两层八角亭名为回澜阁。踏上栈桥,海风扑面而来,带着大海独有的咸鲜气息。栈桥尽头的回澜阁,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在此凭栏远眺,海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青岛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元素,犹如一座露天的建筑博物馆。八大关无疑是青岛建筑的精华所在。这里汇聚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别墅,有哥特式、罗马式、拜占庭式等,被称为 “万国建筑博览会”。</p> <p class="ql-block">  花石楼,建于临海岸岬角部位,地势突兀,三面临海,气势恢宏,已成为八大关风景疗养区的标志性建筑物。花石楼建于1930年,外墙由花岗岩石砌筑,塔楼顶部为雉堞式女儿墙。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历经岁月的磨砺,依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登上花石楼的顶层,凭窗远眺,大海的美景尽收眼底,让人不禁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八大关公主楼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居庸关路10号,是八大关风景区标志性建筑之一,仿北欧哥特式风格的砖木结构别墅,始建于1930年代,由俄国建筑师弗拉基米尔·乔治·尤力甫设计,原为德国商人萨德别墅。相传1932年丹麦王子乘游船“菲尼欧亚号”访问青岛时,看到八大关一带风景优美,是建筑避暑别墅的好地方,即与时任丹麦驻青岛总领事赵亨生(译音)商定,在此处为丹麦公主建造一座别墅,故名“公主楼”。</p> <p class="ql-block">  八大关蝴蝶楼位于青岛市南区山海关路21号,是八大关景区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934年,由中国建筑师刘耀辰与俄国建筑师拉夫林且夫共同设计,原业主为俄侨玛丽达尼列夫斯基夫人。建筑采用折衷主义风格,融合希腊、罗马、哥特式等多种欧洲元素,外观以褚红色或粉色为主,配白色立柱、弧形阳台和红色筒瓦屋顶,形似振翅蝴蝶,内部装饰精美,具艺术价值。1935年影星胡蝶在此主演电影《劫后桃花》而得名,现为青岛电影博物馆分馆,展示中国电影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1999年开始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始建于1905年,由德国建筑师维尔纳·拉查洛维茨设计,落成于1907年,建筑风格为德国威廉时代典型建筑样式与青年风格派相结合,是近代中国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幢德国风格建筑,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该楼先后为德国总督、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国民党驻青岛市长的官邸。1996年,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青岛邮电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南区安徽路5号,始建于1901年的双塔楼哥特式建筑,为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是青岛现存最早的邮电营业楼。博物馆于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馆藏文物展品约1000余件,历史图片2000余张。该邮电博物馆是一个集现代工业遗产、德式老建筑、邮电专题博物馆、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与旅游场所。</p> <p class="ql-block">  青岛于1907年开通国内首条城市公交线路,被誉为近代中国道路运输发祥地。青岛道路交通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49号,原址为1910年建成的中国最早汽车站——馆陶路汽车站旧址,主体建筑保留德式风格。是一家记载和反映青岛道路交通发展历史的博物馆,于2015年9月10日落成。</p> <p class="ql-block">  圣弥厄尔大教堂,是青岛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始建于1932年,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1934年10月落成。教堂的双塔高耸入云,红瓦黄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走进教堂内部,宽敞明亮,彩色的玻璃透进柔和的光线,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基督教堂,原称德国礼拜堂,又称总督教堂,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15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基督教堂建筑砖石结构,德国古堡式建筑,建筑面积1167.18平方米。由钟楼和教堂两部分组成。基督教堂为青岛德占时期的代表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青岛山炮台遗址,德称俾斯麦山炮台,又称京山炮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兴安支路1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唯一遗址。青岛山炮台遗址既是德帝国主义侵略霸占青岛的历史见证,也是地下军事建筑的经典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信号山公园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部,海拔98米。德国侵占青岛后,为指挥进出胶州湾的船只,在山顶部建信号发布台1处,每天悬挂各类信号标志及气象、风力标志,命名为“华兹马克山”,市民称“挂旗山”或“旗台山”,1923年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在整理青岛区划及地名时更正为“信号山”。信号山的设计别具匠心,特别是山顶三个不同高度的红色圆顶蘑菇楼,它寓意中国古代用于传递信号的三支红色火炬。坐落在信号山的观景楼上,极目远眺,青岛的全貌及汇泉湾的美景尽收眼底。美丽的栈桥、小青岛与碧蓝的大海交相辉映,岛城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山光水色在这里可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小鱼山位于青岛市莱阳路东段以北,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东南角。海拔60米,面积2.5公顷,绿地面积2.1公顷,绿地率84%。是青岛市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园林公园。附近有鱼山路,因此得名。山虽不高却能远眺,登山俯瞰,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汇泉湾、八大关等景观尽收眼底,是青岛海滨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鲁迅公园是青岛最富特色的临海公园。公园沿狭长基岩海岸东西伸展,东临青岛水族馆和第一海水浴场,全长连绵2公里,公园内红礁、碧水、青松、幽径,亭榭逶迤多姿,山光水色,淡雅清新,有“山穷路断疑断崖,临岸回折又一景”的情趣,是一处兼有园林美和自然美的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青岛海产博物馆(又名青岛水族馆、青岛海洋科技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莱阳路2号,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陈列面积12000平方米。是自然科学类海洋生物专题博物馆。青岛海产博物馆建筑布局为中国古城堡式建筑,高四层,青砖绿瓦、楼台亭阁,矗立在汇泉湾畔,依山傍海,是青岛市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青岛民俗馆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兴隆路1号(原四方区海云街1号),是以展示青岛地方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展馆由四方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设有序厅、民俗风情、港口风情、城市风情四大主题展区,通过实物陈列、多媒体交互等手段,系统呈现青岛地区音乐曲艺、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民俗风貌。馆内复原老青岛杂货铺、茶炉等市井场景,设有妈祖庙遗迹、蒸汽机车模型驾驶等特色体验项目。</p> <p class="ql-block">  青岛市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梅岭东路51号,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和艺术博物馆。1965年,青岛市博物馆正式建馆。1996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东部新城区建设青岛市博物馆新馆。2000年,青岛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向市民开放。青岛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青岛啤酒博物馆,坐落于青岛啤酒的发祥地——登州路56号。始建于1903年的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社会价值, 2001年,为了保护工业遗产,传播青啤文化,依托于早期建筑而建成青啤博物馆。2003年8月15日青啤百年华诞之际青岛啤酒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世界一流、国内唯一的专业啤酒博物馆,充分利用百年德国建筑与设备,将百年青啤发展历程、百年青啤酿造工艺与现代化生产作业区相结合,融合东西方文化,开发成为集文化历史、生产工艺流程、啤酒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莱阳路8号,与栈桥遥相呼应,南濒一望无际的大海,陆地面积141.1亩,海域面积225亩,是中国唯一一座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1988年,开始筹建海军博物馆。1989年10月,海军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开放。1993年,海军博物馆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藏品主要是海军各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物史料和各类装备,研究、陈列海军文物。展示我国海军的发展历史,宣传人民海军的战斗历程和建设成就,增强全民族的爱国意识和海洋国土观念。</p> <p class="ql-block">  青岛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五四广场始建于1996年,因五四运动而得名,它南临浮山湾,是一处集草坪、喷泉、雕塑于一体的现代化风格广场,为青岛市地标建筑之一。广场主题雕塑“五月的风”,采用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直径达27米,高约30米,重达700吨,由艺术家黄震设计。雕塑外层喷涂火红色,形似劲风造型,顶部装置有火炬头,寓意青岛与五四运动的渊源,五四运动是点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景区(简称中国零点景区),位于青岛浮山湾东侧,是以中国海拔测绘零点为核心的主题公园。2006年5月,经国家测绘局批准,由专家精确移植水准原点信息数据,在青岛银海大世界内建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景区,让“0海拔”概念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走到了人们身边。景区内设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中国第一个国际游艇帆船产业发展基地、世界最高的“海上妈祖女神”雕塑、世界第一座可机械开合的海上彩虹桥、帆船之都观光塔以及航海科技博物馆,集测绘文化、航海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是青岛新型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石老人海水浴场,是夏日里人们消暑的天堂。宽阔的沙滩上,密密麻麻地撑起了五彩斑斓的太阳伞,宛如一片伞的海洋。人们或躺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或在海水中嬉戏玩耍,尽情享受着大海带来的清凉与欢乐。而石老人那座神奇的海蚀柱,孤独地矗立在海中,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着青岛的沧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  崂山,素有 “海上第一名山” 的美誉,它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景色秀丽。沿着登山步道攀登,一路上欣赏着奇峰异石、清泉飞瀑,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上山顶,俯瞰山下的大海和城市,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在崂山,你还可以参观道观,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青岛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充分体验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在青岛奥帆中心,你可以乘坐帆船出海,感受海风的吹拂,体验乘风破浪的快感。在这里,你还可以观看帆船比赛,欣赏运动员们在海上的飒爽英姿。</p> <p class="ql-block">  青岛极地海洋公园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东海东路60号,地处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东邻崂山、南接大海。公园于2006年7月22日正式开业。这里汇集了国内罕见的珍稀极地动物和成千上万种海洋鱼类,是集科普性、娱乐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情景式海洋主题公园,在满足游客多元化出游需求的同时,着力打造城市海洋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青岛,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美味的海鲜美食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在这里,你可以与大海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可以漫步在古老的街道,领略历史的韵味;可以品尝美味的海鲜,享受舌尖上的狂欢;还可以参与各种活动,体验城市的活力。青岛,就像一本打开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等待着你去阅读、去发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