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三)

爱萍

<p class="ql-block">六井潭:嵊泗十景之一,位于泗礁本岛的最东端,因通海的六个深潭而得名,故称为 “六井潭”,又名“陆尽头”,意为泗礁本岛陆地于此而尽。景点内有石景 “龙剑石,、“龙椅石”、•“双普巨石”、这里,怪石嶙峋、奇礁叠出。</p> <p class="ql-block">沿着新建的木梯,东海第一龙椅鑫立一旁。</p> <p class="ql-block">缓缓而下,脚下悬崖峭壁,耳边潮声四起,能让人观赏到奇礁怪石和大海万般变化。</p> <p class="ql-block">六井涧</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的六井潭灯塔</p> <p class="ql-block">坐车去和尚套</p> <p class="ql-block">‌玄能曾试图返乡但被海啸阻挠,最终选择驻岛普度众生,渔民为纪念其经历,将其居所命名为“和尚套”。“套”字在方言中意为“束缚”或“圈套”,隐喻玄能被命运困于此地。‌‌</p> <p class="ql-block">和尚套现为嵊泗列岛核心景区,以千米滨海木栈道、玻璃观景台等景观著称,名称承载了渔家文化记忆和佛教历史传说。‌‌</p> <p class="ql-block">灵音寺位于浙江省嵊泗县五龙乡大悲山,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初名"资福院"。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后改名灵音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扩建天王殿等建筑。该寺在1974年被拆除,1987年启动重建工程,1990年代逐步恢复大雄宝殿、天王殿等核心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寺院依山面海而建,现存四进格局建筑群,包含天王殿、圆通宝殿、大雄宝殿和罗汉堂等,占地面积超400平方米。1988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佛教活动场所,现任住持智民法师兼任嵊泗县政协常委及佛教协会会长。</p> <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