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十有五,在郑州这座城市落脚已逾十载。日子像老钟的摆,循着固定的轨迹晃悠,晨起赶早市买份热乎的胡辣汤,白天在公司对接客户对接货源的报表,夜里回到空荡荡的家,连盏想等的灯都没有。人到中年,又逢离异,总觉得生活早没了“亮点”二字,只剩“将就”在心里打转,连“四十不惑”都成了自嘲:惑没少解,路倒越走越迷茫。</p><p class="ql-block"> 直到偶然闯进美篇,遇见个别素未谋面的异性美友。</p><p class="ql-block"> 起初只是随手翻她们的文字:有姐记录在山东老家侍弄菜园的日常,字里行间全是我久违的乡音与烟火气;有姐分享中年重拾画笔的经历,说“日子再淡,也能给自己添抹颜色”;还有姐写下旅行的见闻,从江南的雨巷到塞北的草原,她说“孤独不可怕,怕的是丢了往前走的勇气”还有一位姐写在长达50多年忠贞不渝的爱情!原来最好的感情从不怕岁月漫长,它会像老茶一样,越陈越有滋味。这份跨越半世纪的坚守,也悄悄给我的中年生活添了一份底气。我像个迷路的人,突然撞见几盏亮着的灯。</p><p class="ql-block"> 曾跟一位姐聊起自己的困境,说总觉得中年的日子一眼能望到头。她没说什么大道理,只给我看她拍的郑州晚霞,原来我每天匆匆路过的街角,傍晚竟有那样温柔的橘色天光。她说:“日子不是没有亮点,是我们忙着低头赶路,忘了抬头看。”</p><p class="ql-block"> 另一位姐得知我是山东人,总跟我聊起胶东的海鲜、鲁西南的煎饼,说“他乡再远,胃里的乡愁也是根”。渐渐的,我也开始学着记录:早晨楼下早餐摊的热气,周末去黄河边散步的风,甚至只是加班到深夜时,窗外写字楼里零星亮着的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来中年的“方向”,从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而是有人帮你拨开眼前的雾,让你看见:平凡日子里,藏着太多被忽略的暖;孤身前行时,一句“我懂”便足以撑起勇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再想起“四十不惑”,终于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不是没有困惑,而是多了一份被温柔照亮后的笃定。那些隔着屏幕的文字与沟通,像一束束微光,慢慢拼成了我中年路上的“灯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此想郑重说声感谢,感谢素未谋面的你们,用自己的生活智慧,帮我这个迷茫的中年人,重新找回了对日子的热爱与期待。往后的路,愿我们都能在各自的生活里,把平淡过成值得记录的时光,也愿这份隔着网络的缘分,能像陈酒,越久越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