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都知道中国历史有一个“五胡乱华”,“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等北方少数民族,他们大举南徙,进入黄河流域与当地汉人杂居,建立了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北魏、北齐等数十个国家,历时300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秦汉以后,没了“龙城飞将”,北方的 “胡马”们不仅跨长城、度阴山(越过阴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入华”</span>割据,甚至主动“汉化”而求扎根,难怪后来唐朝大诗人王昌龄会写《出塞》这样的千年一叹。</p> <p class="ql-block"> “五胡”中,鲜卑族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苦战多年,最终力压群雄,在公元439年完成了北方统一,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和混战,北魏也迎来鼎盛期。</p><p class="ql-block"> 从公元398年迁都平城至公元494年再迁都洛阳,北魏建都平城达97年,时间占北魏历史的2/3。</p><p class="ql-block"> 平城,经过北魏六帝“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造宫城”,形成城周32里、人口上百万、商旅云集、使者络绎的大都市,成为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那段百年记忆是一段光辉岁月,永远铭刻于大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图:大同博物馆汉朝瓦当)</span> </p><p class="ql-block"> 北魏的平城是以汉朝平城县扩建而成。“平城”之意为“平定边疆”,显示当时边陲重镇之地位,而后来的“大同”之名,是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族融合为重心,这地名之变也很有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同博物馆的一层大厅,巨幅复原的《北魏贵胄出行图》下,一辆按比例浇铸的牛车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北魏贵族与西晋一样也以乘坐牛车为荣耀和时尚。豪华牛车乘坐舒适,车骑随从阵容庞大,整个车队威严显赫。</p> <p class="ql-block"> 北魏牛车车队中,随行有甲骑具装俑、鸡冠帽骑马鼓吹俑、步兵俑、步行仪仗俑等。</p> <p class="ql-block"> 胡人伎乐俑。</p> <p class="ql-block"> 北魏大将军琅琊王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陶俑阵总数超360个,目前展示的是已修复238件陶俑,从服装上能看到鲜卑与汉风的融合,这些陶俑按照贵族出行的仪仗规制排列,还原了北魏时阵容最大的俑阵。 </p> <p class="ql-block"> 这批陶俑形象展示了北魏军队的组成和编制,包括导骑、骑马仪卫俑、步行仪卫俑、步行戎装俑、侍从俑和甲骑具装俑等。</p><p class="ql-block"> 甲骑具装俑头戴尖顶兜鍪,身着铠甲,外披黑色胡服风衣骑着马,手持武器。步行俑上穿遮风长袍,头戴大头遮风长裙帽。</p><p class="ql-block"> 北疆<span style="font-size:18px;">寒冷。</span></p> <p class="ql-block"> 大同博物馆二层“魏都平城”展厅有两个表情丰富的石雕武士像:闭嘴武士双手紧握,但手中兵器已不见踪影;那个手持盾牌的武士似乎在张嘴大喊什么。</p> <p class="ql-block"> 国人熟悉的《木兰辞》和“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都产生于北魏时期,那时北魏与柔然的战事不断,延续了多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大同博物馆精心策划了一场《花木兰》特展,是以“平城”为历史起点,用一件件历史文物来讲述“花木兰”的故事,颇有新意。</p> <p class="ql-block"> 雄兔脚扑朔,</p><p class="ql-block"> 雌兔眼迷离,</p><p class="ql-block"> 双兔傍地走,</p><p class="ql-block"> 安能辨我是雄雌。</p><p class="ql-block"> ——北朝民歌《木兰辞》</p><p class="ql-block"> 这位面容清秀,头戴兜鍪的北魏士兵,安知不是花木兰?</p> <p class="ql-block">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p><p class="ql-block">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p><p class="ql-block"> ——《木兰辞》</p><p class="ql-block"> 女英雄花木兰从军十年归来,天子在平城的“明堂”接见并嘉奖她,也说明当时北魏并不限制女性的“抛头露面”。</p> <p class="ql-block"> 北魏明堂遗址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北魏明堂(复建)现为大同的北朝艺术博物馆,因维修暂停开放未得参观。</p> <p class="ql-block"> 大同博物馆,庭院中,一座雕塑,是北魏陶骆驼及牵驼俑(司马金龙墓出土)放大版。</p> <p class="ql-block"> 精致的北魏石刻。</p> <p class="ql-block"> 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漆画屏风,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1965年出土于山西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现分藏于大同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该屏风为北魏时期木质漆器,共5块完整屏板,双面彩绘人物故事,色彩艳丽,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现了北魏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还可见北魏艺术成就之高。</p> <p class="ql-block"> 天苍苍,野茫茫</p><p class="ql-block"> 当年,鲜卑人骑马唱歌而来,</p><p class="ql-block"> 从敕勒川到平城,</p><p class="ql-block"> 筑城建都,</p><p class="ql-block"> 开山凿窟,</p><p class="ql-block"> 又从平城出发去了洛阳,</p><p class="ql-block"> 一去不回头。</p><p class="ql-block"> 把一段光辉岁月,</p><p class="ql-block"> 埋进历史的尘埃里,</p><p class="ql-block"> 等待发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