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万里长江口,千年高桥镇”,高桥镇地处浦东新区北部,位于黄浦江、长江、东海三水交汇处,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p><p class="ql-block"> 趁着国庆佳节孩子们回自己家,我与先生辗转三辆地铁来到高桥古镇,观赏古镇留存的民间建筑,它传承了旧上海历史文脉,点缀着古镇悠然风貌。</p> <p class="ql-block"> 高桥著名建筑 “仰贤堂”,它仿佛是时间胶囊,记满了高桥的悠远历史。这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建筑,坐北朝南,中西合壁,建筑正面看似石库门住宅,若在建筑南面隔河观望,则是一幢典雅西式别墅,风格独特集了中西建筑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 走进仰贤堂,立刻被它精美多姿的建筑风格所吸引,中西合壁的装修风格典雅精致,有西式壁炉和精美吊灯,是高桥镇首家建有地下室的住宅。</p><p class="ql-block"> 仰贤堂现为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拥有各类展品600多件,浓缩了高桥890多年的悠久历史,展现了高桥的历史文化及乡风民俗。</p> <p class="ql-block"> 伫立南面阳台依栏眺望,沿岸河道建有坝岸,历经百年依然结实耐用。中西合壁的仰贤堂,在装饰上采用了大量西式元素,有欧式壁炉和古典吊灯。悠悠的河流,斑驳的墙体、角落的青苔,承载了高桥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 国庆佳节恰好有文艺演出,围观的游客熙熙攘攘。有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魔术杂技表演更引得掌声连连,为古镇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古老庄重的万寿桥,静静横跨在河面上,连接着两岸的岁月和故事,见证了高桥老街的变迁与兴衰。桥上刻有楹联“接北通南一桥连血脉,开来继往千载续人文”。那些被岁月磨砺得斑驳的青石板,记录着悠远历史,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漫步古镇老街,这里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的原始民居。全长一公里多的明清建筑群,完整保留多处优秀历史建筑,免费供游人参观。</p><p class="ql-block"> “三峡石图艺术馆”,坐落在高桥镇西街,是一座老式四合院。正门沿街,背面枕河,前庭后院,中央二层小楼,白墙黛瓦庭院深深,颇具江南水乡风格。</p> <p class="ql-block"> 三峡石图,拣拾于三峡大宁河的天然卵石,它采日月之精华,经亿年浪激沙磨,自然天然,以娇小精致、清新秀丽而闻名。按照石图象形,分为人物、动物、静物、文字等五篇三十章。这些精心挑选的天然奇石,形象逼真、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让我们在自然中,享受着天地造化的新奇美妙。</p> <p class="ql-block"> 踏着古镇高桥鹅卵石铺就的街面,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桥绒绣馆”。这座清代旧居外挂着古色古香的门匾。踏入古意盎然的砖木雕花民居,内里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 除却“中国四大名绣” 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外,上海有独特的剌绣技艺~绒绣,还被写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进展馆仿佛置身于一个油画展,宽畅的展厅、走廊内,陈列着一幅幅精致绒绣作品,青黛悦目,田园清新,人物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这些曾经惊艳世界的绒绣,原是一门舶来技艺。上海开埠后,外商、传教士将西方绒绣传入上海,绣娘们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绒绣出各式图案,并融入了苏南刺绣和高桥网花工艺,独具一格的海派绒绣应运而生。一缎绣布,几回寒暑,令人惊叹的绒绣艺术品,是数代人的传承与印记。</p> <p class="ql-block"> 这些绒绣与二十多年前流行的十字绣很相似,它们绣工精良,源于刺绣,却高于刺绣,且题材丰富,色彩绚丽,层次清晣,有“东方油画”之美誉。精致美丽的绒绣背后,倾注了绣者们无尽心血,和夜以继日的孤独,值得驻足细细品赏。</p> <p class="ql-block"> 在快捷繁忙的今天,其实我们更需要绒绣这类手工技艺的传承,它是一种沉淀慢下来的生活态度,一种精致悠然的修行方式。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一针一线的百转千回里,找回久违的单纯和平静,收获返璞归真的智慧和美感。</p> <p class="ql-block"> 叶辛为高桥古镇题词“万里长江口,千年高桥镇”,成为高桥的一张文化名片。我们沿着西街斑驳的石板路,专程寻访叶辛高桥书房。漫步在闹中取静的河岸,欣赏错落有致的别样建筑,灰白的墙瓦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意境连连惬意舒心。</p> <p class="ql-block"> 叶辛是我喜欢的作者,曾阅读过他写的多部小说,而电视剧《蹉跎岁月》和《孽债》等更在当时引起轰动。可惜真不巧!来到叶辛高桥书房和钱慧安纪念馆,它们正处于闭门修缮状态。</p> <p class="ql-block"> 走在幽静质朴的高桥古镇,浓浓的古镇风情扑面而来。步入海派古镇的一尺花园,徉徜在中西合壁四合院,闻闻咖啡的悠然香气,享受惬意自然的氛围,在慢节奏里感受时光荏苒。</p> <p class="ql-block"> 钟氏民宅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主人钟惠山以一把泥刀起家,上海不少里弄建筑由他承建。他自己潜心建造的这栋宅院,使用了当时最好的进口水泥和砖料,如今历经岁月洗礼风采依旧。</p> <p class="ql-block"> 设计独特的钟氏民宅,一圈“走马楼”贯道房屋前后,使得房屋四通八达,实用性极强。房屋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砖木结构依然保留完好。在这青砖灰瓦的精美建筑中,有精雕细刻的砖雕,有木制镂空的门廊,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驻足留恋。</p> <p class="ql-block"> 转身回眸,又遇见古镇精华。凌氏民宅位于西街西端,是一座古朴典雅的五开间三进深的中式庭院,房屋整体高大气派,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廊檐雕饰精美典雅。</p> <p class="ql-block"> 主楼现为高桥人家陈列馆,虚拟了民国时期四世同堂的家庭生活。最中心的客堂间高挂“三德堂”牌匾,按照中国传统家庭布局,配有桌椅、搁几、字画等陈设家具,是祭祀或会见重要客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高桥古镇相比于同在上海的朱家角、七宝等,似乎一直处于“养在深闺人不识”状态。在高桥老街上走走看看,安怡而惬意。在当地人满座的西街饭店,让我们等候了半个多小时的清炒蟮丝,浓油赤酱唇齿留香……这样的慢游时光,纯粹而美好,使人留恋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