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岳乐</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029741</p><p class="ql-block">文/原创·图/自拍+网络</p> <p class="ql-block">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落兮雁南归”。秋天的色彩,如画卷般展开,去麻城谢店古村看落叶缤纷;看色彩斑斓;看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p><p class="ql-block">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谢店古村,三面被尾斗湖水系环绕,一面被延绵的青山所环抱,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而且水乡的故娘个个兰质蕙心,聪明伶俐,性格温和朴实……。</p><p class="ql-block"> 谢店古村姑娘袁咏梅 (现任红安县永佳河镇桥湾村支部书记),不仅年年圆满完成永河镇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而且把自己家照顾得温馨幸福,更把村经营得秀丽生辉。</p><p class="ql-block"> 谢店古村还有行善一方的富商袁长盛;有投身革命,为国奋战的将军袁彬;有醉心学术,成就斐然的数学家袁新意;有研习经济,行商有方的企业家陈世强……。从谢店的石板路上,走出了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材,这些人都为古村增辉。</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谢店古村,原名谢店河村,后改为谢店古村。但谢店古村的人不都姓谢,大部分姓袁。该村最早可追溯至明代的江西移民迁徙活动,经过六百余年的繁衍生息,形成原谢店河村。其村名由来:古代有一姓谢的人,在此开店,其店铺生意很兴旺,可谓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热闹非凡。该村房屋雕梁画栋,精致华美,用材考究,显示出大气喧腾的商机市集景象。该村人为感谢“谢姓生意人”,——名谢店河村。后因尾斗湖水库的修建,谢店旧址被淹没于水下,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物资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和社会变革的阵痛,村民搬迁,其复古难度之大。</p><p class="ql-block"> 谢店古村于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2月获评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村内保留连片古民居群落,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发展出融合中药材种植与民宿旅游的产业模式 。</p><p class="ql-block"> 谢店古村姑娘袁书记,带我们游玩了古村。可谓:古村烟雨笼轻纱,石径青苔岁月华。 竹影摇曳闻鸟语,小桥流水映桃花。</p><p class="ql-block"> 我走在谢店古村的青石板上,映入眼帘:尾斗湖的河水走向梯状延伸,如两条丝带展开,中间有池塘亭阁,形成山水格局,绿谷通幽,石墙土瓦,坐北朝南,瓦屋栉比,藏风聚气。我在“痴心亭”里极目远眺——几个“垂钩者”,悠然自乐。还有杨柳翠竹,小桥流水,野渡无人舟自横,——可这舟不是木船而是机船。</p><p class="ql-block"> 丰收的锣鼓声引导我继续前行,我看到谢店古村人脸上总是挂着一抹恬淡的微笑,就像是现实版的世外桃源。袁书记还高兴告诉我:村史馆里有玩龙船、舞龙灯……。</p><p class="ql-block"> 谢店古村韵味长,小桥流水绕村旁。乡村振兴春风起,梦里水乡入画廊。这里的每一座亭台、每一块青砖石板,每一棵古树都诉说着古村的沧桑,——这就是我写的“麻城谢店古村”。</p><p class="ql-block"> 原创于2025年10月11日夜</p> <p class="ql-block">青瓦白墙古韵长,炊烟袅袅绕村旁。 夕阳斜照篱笆影,牧笛声声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古村幽静入云霄,古树参天映碧霄。 溪水潺潺穿石过,山风习习送清遥。</p> <p class="ql-block">荒村古落映斜阳,断壁残垣野草荒。 石径蜿蜒通何处,老槐树下问沧桑。</p> <p class="ql-block">古村深处有人家,竹篱茅舍掩映花。 鸡鸣犬吠声声脆,溪水潺潺绕屋斜。</p> <p class="ql-block">山深古村藏幽径,树密林深鸟语轻。 石径踏霜寻旧梦,竹篱披月待新晴。</p> <p class="ql-block">古村如画入眼帘,碧水青山绕屋前。 老树斜阳映古韵,小桥流水伴人烟。</p> <p class="ql-block">七律·赠柳亚子先生</p><p class="ql-block">(毛泽东 1949年4月29日)</p><p class="ql-block">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p><p class="ql-block">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p><p class="ql-block">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p><p class="ql-block">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p> <p class="ql-block">溪沙(苏轼)</p><p class="ql-block">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p><p class="ql-block">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p><p class="ql-block">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钓罢归来未系船,</p><p class="ql-block">江村月落正堪 眠。</p><p class="ql-block">纵然一夜风吹去,</p><p class="ql-block">只在芦花浅水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