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川省威远煤矿的午后,风里早没了机器的轰鸣。工业文化广场的花园里,却藏着一片不老的热闹——一群“老歌手”正围坐成团,歌声从井口旁的树荫下飘出,乘着清风,落在更青的山、更绿的树上。</p> <p class="ql-block"> 没有专业的伴奏,没有精准的音准,张口便是《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样的老歌。调子或许走了样,歌词或许记不全,但每一句都唱得坦荡又响亮,像是要把对党的感恩、对国家的热爱,都揉进这质朴的歌声里。那歌声里,有他们对矿山过往的追忆,更有对当下生活的热望——煤矿停了,喧嚣散了,可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故土难离,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也早已扎了根。</p> <p class="ql-block">组织者:张代元,73岁。刘光珍,76岁。</p> <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含笑的脸上。歌声不似年轻时清亮,却比任何乐章都动人,那是岁月沉淀的真诚,是矿山老人写给生活、写给故土最温情的歌。</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5日下午,我因事又回威远煤矿,偶然在井口旁相遇,并现场拍摄纪实。</p> <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杨建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