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河北博物院前门。河北博物院是河北省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阳光撒在树上,也照亮了我们参观博物院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推开河北博物院的大门,仿佛按下了时光的回溯键。指尖拂过展柜玻璃,与三千年前的石器纹路隔空对话;目光定格在长信宫灯的鎏金灯座上,西汉的光影仍在悄然流转。燕赵大地的豪情、汉墓藏珍的璀璨、北朝壁画的灵动,都在这一方展馆里静静铺展,等着每一个前来的人,邂逅一场跨越千年的文物浪漫。在师范时我们的历史老师水平很高,当时我们却还没有历史基础,通过几十年的教书经历,人也老了,对历史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铜孔雀。</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时,有时空之感:这里不是尘封的书页,而是触手可及的传奇,一座博物院,半部河北史。</p> <p class="ql-block">中山王厝铁足大鼎:战国时期铭文最长的铜器。</p> <p class="ql-block">半日沉浸燕赵文明:河北博物院的惊喜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在“战国雄风”展厅里,会忍不住放慢脚步。从精巧的玉器到厚重的青铜器,每一件文物都在悄悄诉说中山国的故事。原来历史从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能亲手触摸到的温度,能亲眼看见的鲜活。</p> <p class="ql-block">长信宫灯:西汉时期文物,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国宝之魂:长信宫灯的暖光里,藏着汉代的环保智慧;中山王鼎的铭文间,刻着战国的雄风悲歌。</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参观时,听到了 历史之声:走进河北博物院,时代的波澜壮阔被凝结在文物之上,凝视它们,逝去的过往似乎触手可及 。</p> <p class="ql-block">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北朝壁画”展厅,代表了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五代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曲阳石雕”展厅,展现了五代时期的音乐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是尘封的书页,而是触手可及的传奇,一座博物院,半部河北史。</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山侯钺及其铭文拓片,属于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青铜兵器,现藏于河北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中山侯钺是中山国军事权力的象征,其上的铭文“天子建邦,中山侯㥯。作兹军钺,以敬(警)丯(厥)众”,不仅佐证了中山国的诸侯身份,也反映了其军事制度与礼仪规范,是研究中山国历史、文字及青铜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看到中山王厝铁足大鼎上的铭文时,忽然有些恍惚。那些刻在青铜上的文字,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古人想留给后世的话。隔着两千多年的时光,我们居然还能读懂,这种连接感,大概就是博物馆最动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山侯铜钺,属于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青铜兵器,现藏于河北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它造型独特,刃部呈圆弧形,中部有圆孔,器身饰有云雷纹等纹饰。其上刻有“天子建邦,中山侯㥯。作兹军钺,以敬(警)丯(厥)众”的铭文,不仅是实用的兵器,更是中山国诸侯身份与军事权力的象征,为研究中山国的历史、文字及青铜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山王厝铁足大鼎,为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青铜重器,现藏于河北博物院,</p><p class="ql-block">它是战国时期铭文最长的铜器,通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鼎身刻有469字铭文,内容涉及中山国的历史、政治等诸多方面,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字研究价值。鼎的造型庄重,铁足与铜身的结合在战国青铜器中较为罕见,体现了中山国高超的冶金技术与工艺水平,是中山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这是战国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是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蟠虺纹兽首流嵌松石铜匜(yí),属于战国初期的青铜器,出土于河北唐县北城子,现藏于河北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它是古代的盥洗器,整体造型独特,前端的兽首流设计精巧,器身饰有蟠虺纹,还镶嵌有松石(虽部分可能已脱落,但仍可窥见当年工艺)。蟠虺纹是战国时期常见的纹饰,以相互缠绕的小蛇(虺)为特征,体现了当时青铜器装饰的繁缛风格;兽首流不仅具实用功能,更彰显了器物的艺术与礼仪价值,是研究战国时期青铜器工艺、纹饰风格及日常器具使用的重要实物。</p> <p class="ql-block">在“战国雄风”展厅里,会忍不住放慢脚步。从精巧的玉器到厚重的青铜器,每一件文物都在悄悄诉说中山国的故事。原来历史从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能亲手触摸到的温度,能亲眼看见的鲜活。</p> <p class="ql-block">它是按照中山国王室出行的礼仪用车复原而成,整体造型华丽庄重。红色的轮舆、伞盖尽显尊贵,车上的装饰细节还原了战国时期中山国高超的造车工艺与礼仪制度。 盯着金路车复原模型看了好久,想象中山国的贵族曾乘着这样的车驶过城池,车轮碾过的不仅是尘土,更是一段没被史书写尽的辉煌。展厅很静,却好像能听见当年的车马声从时光深处传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金路车(复原模型)</p><p class="ql-block"> 它是按照中山国王室出行的礼仪用车复原而成,整体造型华丽庄重。红色的轮舆、伞盖尽显尊贵,车上的装饰细节还原了战国时期中山国高超的造车工艺与礼仪制度,是研究战国时期车辆形制、贵族礼仪的重要实物参考,也直观展现了古中山国的繁华与威严以及战国雄风。</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见图中文字</p> <p class="ql-block">见图中文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