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扎兰美景赛苏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阿荣金秋稻米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两地同吟天籁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山河焕彩韵悠长</b></p> <p class="ql-block"> 十月的阿荣旗,秋阳漫过树梢,将暖意洒进校园的角落。“自治区艺体学科基础教育教研专项课题成果交流应用及联动式教研活动”于10月16日隆重落地美丽的阿荣小城。</p><p class="ql-block"> 在呼伦贝尔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体卫艺心理健康教研室李胜秋主任带领下的扎兰屯送培送教教师团队开展的“呼伦贝尔市艺体学科联动式教研活动”中,音乐专题如一曲流动的诗,在明德小学与第二中学的会场缓缓铺展,全体音乐教师齐聚一堂,以课堂为纸、以技艺为笔,共同书写一场关于教育与艺术的美好篇章。</p> 晨光里的萧声:一堂穿越时光的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上午9时10分,明德小学美德楼一楼教研活动室的门轻轻推开,扎兰屯市实验小学伊娟老师携《萧》而来。当第一缕萧音从指尖流淌,二年一班的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那声音似山间清泉,又似古寺钟声,带着中式美学的含蓄与温润,轻轻叩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扉。</p> 课堂外的智慧:微课里的音乐新表达 <p class="ql-block"> 萧音渐歇,思考仍在延续。10时10分,扎兰屯市第四中学李诺老师带来专题讲座《音乐微课视频的制作》。没有华丽的辞藻,李老师直接以自己制作的微课为例,从“如何拍好一段微课”到“怎样制作微课使用的AI动画”,将复杂的技术拆解成一个个简单易懂的小步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音乐不只是听的,也是看的。”李老师笑着说,“一段短短的微课,让音乐教学像阳光一样,照进更多角落。”在场的老师们边听边记,不时举起手机拍摄演示画面,纷纷感叹:“原来技术可以这么暖,让音乐教学有了更多新可能。”</p> 监测中的成长:歌声里的收获与希望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期间,音乐学科质量监测同步开展。第二中学综合楼音乐教室和明德小学育德楼音乐教室,抽测年级学生专注参与视听、视唱与演唱,用歌声与旋律展现学习成果,为本次教研活动增添了“检验成长”的务实注脚。</p> 午后的梁祝:弦音里的深情与传承 <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第二中学一楼西侧的音乐教室,14时20分,扎兰屯市第三中学郭钰老师带着《梁山伯与祝英台》如约而至。初二7班的学生们早已坐好,当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主旋律响起,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那哀婉的旋律像在讲述一个绵长的故事,时而低回、时而激昂,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深情娓娓道来。</p> 教研中的航向:单元备课里的教学蓝图 <p class="ql-block"> 16时15分,第二中学一楼西侧观摩教室的灯光亮起,扎兰屯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李志高老师带来讲座《单元备课与课时教学设计》。“如果把音乐教学比作一首完整的曲子,单元备课就是乐谱的框架,课时设计就是里面的每一个音符。”李老师的比喻生动形象,让在场的老师们瞬间明白单元备课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时,阿荣旗与扎兰屯两地结对联动教研音乐专题活动,阿荣旗站渐渐落下帷幕。萧声、琴声、歌声与教研的讨论声,交织成十月里最动人的旋律。一日的教研时光虽短,却在阿荣旗的秋日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地音乐教师,课上课下的碰撞与交流,如同秋日里的清风与暖阳,滋养着教育者的初心,也照亮了学生的成长之路。这场充满诗意的教研之约,不仅是技艺的交流、理念的碰撞,更是教育者对“以美育人、以体育人”的深情践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未来,阿荣旗的音乐教育者们,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动,继续以乐为媒,让更多孩子在音乐的世界里,听见美好,遇见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编辑:李海静</p><p class="ql-block">审核:李 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