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长城

光照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3日早,我们9人从北京东城区和平里和平新城,分乘两辆车前往八达岭。</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位于北京西60km,是军都山的一个隘口,其北是延怀盆地,以南出关沟即北京小平原。因地处华北平原通往西北内蒙古高原的交通要道,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已经是军事战略要地。明代定都北京,蓟昌为畿辅,是九边之復心。关沟一线设南口、居庸关、上关、八达岭四重关口,关口外 有宣府镇岔道城。因出关沟南口后,地势平坦,无险可据,故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足见八达岭作为京师守护之门的重要战略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北门锁钥”登长城。其门额通长2.26m,高0.91m。为明万历10年(公元1582年),钦差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左副都御史山阴吴兊、左营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辽阳四畏等人立建。“北门锁钥”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寓意军事重地。这里的“北门”指的是京师的北大门,“锁钥”比喻军事重地,用“北门锁钥”来形容八达岭长城的重要军事地位。</p> <p class="ql-block">北门锁钥</p> <p class="ql-block">  蒙蒙细雨在不停的飘落,随着人流,我们向北四楼爬去。脚下的每一步都得格外小心,一路未敢停息。起初还怕雨水耽误行程,可真踏上了长城,却被这雨中的景致勾住了魂。云雾在山间游走,远处城墙若隐若现,我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登上了烽火台,俯瞰烟雨朦胧的群山,所有疲惫都成了值得。</p> <p class="ql-block">冒雨前行</p> <p class="ql-block">  “好汉石”静静矗立于此,石面经风雨打磨,却仍透着一股凛然之气。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千年前戍边将士的号角,能看见无数工匠凿石筑墙的身影,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与历史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会聚“好汉石”</p> <p class="ql-block">  游客们都以登上此处作为登上长城的打卡热门地点。此时此刻,我忽然读懂了毛主席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深意,它象征着挑战自我、永不言弃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和民族气魄,鼓励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雄心壮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