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四平东站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明亮而温暖的光。我站在广场中央,抬头望着那醒目的红色站名,仿佛一脚踏入了这座城市的脉搏。几个行人匆匆走过,石柱静静矗立,像是在守候一段即将开启的旅程。我深吸一口气,十月的风微凉,却带着一种清朗的期待——2025年的这一天,属于四平的故事,正式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走出车站不远,一条宽阔的马路在眼前铺展,蓝底白字的横幅高悬:“英雄城·中国四平欢迎您”。另一行字更让我会心一笑:“好喝大汽水 就喝宏宝莱”——这熟悉的名字,是东北人童年记忆里汽水瓶“砰”一声打开的声响。车流不息,树影婆娑,信号灯规律地变换,整座城市像一台精密而有序的机器,运转在秋日晴空之下。</p> <p class="ql-block">沿着乡道前行,路旁的蓝色指示牌清晰地标示着方向:石岭镇、皇家滑雪场滑草场、叶赫那拉城……还有那名字如诗的“馨苑城山地漂流”。一辆红色三轮车慢悠悠驶过,摩托车的引擎声划破宁静,远处的农田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电线杆一路延伸,像五线谱,而风是唯一的演奏者。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土地与季节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终于抵达叶赫那拉城。景区入口的标牌静静诉说着它的厚重:始建于1573年,慈禧太后的祖籍地,三代皇后的故乡。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城墙巍峨,角楼耸立,满族的文化如一条暗流,在每一块砖石间流淌。我踏上城墙,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不禁想起那句“净水环湖霞淡淡,长松岭岫雾悠悠”——这不只是诗句,是眼前真实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走进叶赫部落史馆,一块深红色的标牌映入眼帘,中英文并列,讲述着这个满族支系213年的沧桑。门口的灯笼轻轻晃动,仿佛在回应历史的呼吸。馆内静谧,传统建筑的飞檐在背景中若隐若现,仿佛时光在这里打了个结,将过去与现在悄然缝合。</p> <p class="ql-block">史馆内部,一幅巨大的浮雕壁画铺展在眼前,叶赫部族的征战、迁徙、庆典在石上栩栩如生。前方是一个圆形的古代建筑模型,紧凑而有序,仿佛能听见马蹄声与号角声从地底传来。我驻足良久,浮雕中的人物眼神坚定,仿佛在说:我们从未远去。</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的文字记录着叶赫部的兴衰,与明朝的冲突,与努尔哈赤的恩怨。那些名字——清佳砮、岱佳砮,在纸上静静燃烧。我读着“前”字标题下的叙述,仿佛看见烽火连天的边关,听见战鼓与悲歌交织的回响。历史从不是冰冷的年表,而是无数人命运的叠加。</p> <p class="ql-block">在“皇后馆”的标牌前,我停下脚步。三位叶赫女子,从边陲部落走入紫禁城深处,诞育帝王,执掌皇权,完成传承。她们的身影虽已远去,却在清宫的每一道门槛上留下回音。我忽然明白,这座城不只是男性的战场,也是女性命运翻涌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她的名字被刻在红底金字的介绍牌上。背景是深红的宫墙,仿佛血色与荣耀交织。她曾是部落的女儿,最终成为开国君主的皇后。她的故事,是叶赫最柔软也最坚韧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隆裕太后的展板前,光线略显昏黄。她生于叶赫,曾是慈禧的侍女,最终在光绪帝驾崩后执掌大清最后的权柄。她的抉择,关乎一个王朝的终结。我凝视着她的生平,心中泛起复杂的情绪——历史从不轻易评判,它只是静静陈列。</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漫步在古城的广场上。灰色石砖被阳光晒得微暖,中央一棵老树光秃着枝桠,却依然挺拔。远处的红墙灰瓦在秋阳下显得格外宁静。几个游客闲散走动,笑声轻轻飘来。这一刻,历史与当下奇妙地交融,像一杯温热的老茶,入口微苦,回甘悠长。</p> <p class="ql-block">一面黄墙上,“福”字用朱红写就,笔力遒劲。阳光斜照,墙皮斑驳,却掩不住那字里行间的祝福。我伸手轻触墙面,粗糙的质感传来,仿佛触到了民间最朴素的愿望。在这座承载过战火与荣光的城市里,“福”字显得格外珍贵。</p> <p class="ql-block">湖畔静谧,一棵枯树伸向天空,像在祈求什么。湖水如镜,倒映着远山与流云。我坐在岸边石上,听风掠过芦苇的沙沙声。这里没有解说牌,没有游客喧哗,只有自然的呼吸。四平的美,不仅在史册里,也在这一片无人惊扰的湖光中。</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一座红金相间的牌坊在灯光中熠熠生辉。灯笼高挂,车流穿梭,城市的另一面悄然苏醒。我站在牌坊下,抬头望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门。远处高楼灯火点点,像星辰坠落人间。</p> <p class="ql-block">最令我难忘的,是那夜中央的白鹿雕塑。它昂首向天,周围灯笼环绕,粉色的装饰树如梦似幻。莲花喷泉静静流淌,水声轻柔。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东方的童话——古老、神秘,又充满希望。</p>
<p class="ql-block">这趟2025年10月16日的四平之行,始于高铁站的晨光,终于夜色中的白鹿。它不只是地理的移动,更是时间的穿行。我带不走城墙的砖,却把叶赫的风,吹进了记忆的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