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璀璨】,江北新区赋华章

老顾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老顾</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446170</p> <p class="ql-block">  今年五一前夕,单位组织老同志到南京江北新区红色广场,进行红游参观学习活动。我们参观了江北党组织的红色印记陈列馆,观摩了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真的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遍地英雄下夕烟。”对江北一百多年来的奋斗精神和发展历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刻感到,大力发展江北新区,是中央的正确决策,既符合江北人民的发展要求,也是南京做大做强、内生壮大的必由之路。</p> <p class="ql-block">  江北红色印记陈列馆展示,中共浦镇小组在1922年秋就已建立,是南京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其中,王菏波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1922年,中共南京市第一个党支部在浴堂街34号成立,领导两浦铁路工人“二七罢工”。1923年,工人卧轨阻击列车,迫使铁路局接受部分诉求,成为南京地区党领导的首个重大斗争。 ‌</p> <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五军发起“三浦战役”,解放了江浦、浦口、浦镇,打响了渡江战役前哨战‌,扫清了南京北大门障碍。三浦地区党委组织支前队伍,保障粮草与后勤,这场战役的胜利,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王荷波,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南京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领导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铁肩担当、品重柱石,千秋风范、忠魂永续。新区人民从未忘记这位从江北大地走向世界革命舞台的英雄人物。</p> <p class="ql-block">  在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我们看到,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通过十年来的努力,她已经是与江南主城隔江呼应的南京新主城,在这片红色历史与创新发展并重的热土上,人民群众的持续奋斗,诞生了多项技术和产业成果,领跑全国乃至全球。实践证明,中央决策是正确的!新区发展是惊人的!我们为江北新区华章大展点赞喝彩!</p> <p class="ql-block">  展览中,我们了解到,江北新区拥有高新区、化工园、海峡两岸科工园三个国家级园区,还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大学科技园和工程中心50多个,聚集国内外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及研发机构数百家,不断提高创业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尤其是江北新区的重点项目南京北站,预计到今年年底,地面以下的工程将全部结束,明年开始全面转入地面以上施工。</p> <p class="ql-block">  展览揭示,江北新区经济总量稳增‌,综合实力位列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第7位。‌‌产业体系成熟‌,石化、钢铁两大优势产业产值超2500亿元;集成电路集聚企业500余家;生命健康产业集聚企业1300余家,在研新药200余项,生物医药谷竞争力全国第8。</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展览中着到,江北新区创新平台密集‌,拥有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家国家级平台,以及18家省级重大创新平台。‌‌</p> <p class="ql-block">  展览告诉我们,江北新区人才政策有力‌,推出“青春发展、才聚新区”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吸引青年人才;高校资源丰富,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9所高校,在校生超13.6万人。‌‌</p> <p class="ql-block">  展览还展示了江北新区交通枢纽,已经形成了“五桥三隧两铁三轨”过江通道体系,南京北站未来将强化长三角枢纽地位。‌‌</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南京江北新区这个名字或许在地图上都不算显眼,但如今,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中国乃至全球科创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从药片到芯片,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这片土地正在悄悄书写属于自己的高光篇章。</p> <p class="ql-block">  就在今年,国务院批复,更高规格地支持江苏自贸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地。作为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承载地,拥有“博士浓度”省内最高的园区、手握200多项在研新药的南京江北新区,成为江苏发展生物医药优势产业、打造生物医药发展高地的重中之重。</p> <p class="ql-block">  江北新区已集聚台积电等数百家集成电路相关企业,是全国少有的集成电路产业板块,覆盖从工具、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服务等全链条,将书写南京新中心与中国“芯”未来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很少有人知道,南京长江以北的一片土地,正在与江南热闹的主城隔江相望,迅速成长为“中国式硅谷”的雏形。这背后,既有强大的国家级政策加持,又有产业创新的层出不穷。这里拥有最密集的高端人才、最创新的产业链,足以参与推动中国的经济未来。</p> <p class="ql-block">  南京正在建设世界级滨江城市,而江北新区拥有近百公里的长江岸线,中部还有80平方公里的老山生态屏障,大江大山,气象开阔,全区生态面积占比达70%。连通的不仅是人和自然,各种资源要素将随南京北站这一国家重要铁路大枢纽蜂拥而至。南京北站直通5个方向,构成“十廊放射”交通格局,将成为江北新区的“科创引擎”,创业者、科研人员在站内,通过连廊直接进入周边的科创载体,形成“站城无界”、城市与世界对话的新窗口。江苏新高地,崛起江之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