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有“戏” 精彩“剧”现

翠儿

<p class="ql-block">刚上完七年级的第一篇文言文,我原本只是想带孩子们读一读、讲一讲,谁知几个学生课间跑来问我:“老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故事演出来?”我一愣,随即笑了。何乐而不为?于是临时起意,一场“课本剧”就这样在教室里悄然酝酿。</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这小小的提议竟像投入湖心的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孩子们的热情远超我的想象。有人主动翻开笔记本,有人开始琢磨人物语气,还有人悄悄练习表情。课本里那些原本静止的文字,仿佛被注入了呼吸,开始在他们心中活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小组围坐,书页摊开,讨论声此起彼伏。谁演主角?哪一段需要改编?台词怎么说得更像古人又不失趣味?每一个问题都被认真对待。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争执、妥协、再达成共识,忽然觉得,这已不只是语文课的延伸,而是一场关于合作与表达的成长仪式。</p> <p class="ql-block">有人主张忠于原文,一字不改;有人则坚持加入现代元素,让故事更“有戏”。争论中,他们学会了倾听,也学会了为角色注入自己的理解。那一刻,我看到的不是七年级的学生,而是一群正在尝试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小小创作者。</p> <p class="ql-block">台词打磨是最费功夫的环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反复推敲——是该冷峻地说,还是带着斥责的怒?有人提议加个眼神,有人建议配上手势。他们甚至为一个停顿的时长争论不休。我忽然明白,语言的魅力,正在于这些细微处的拿捏与感知。</p> <p class="ql-block">教室里时常响起突如其来的对白,像“剧中人”突然上线。热烈的讨论声、笑声、争辩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属于青春的交响曲。这间普通的教室,悄然变成了一个微型剧场。</p> <p class="ql-block">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人负责旁白,声音沉稳如古籍低语;有人担当导演,手势频频,指挥若定;还有人默默背诵台词文字,专注的神情里,是对这场演出最真诚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课桌成了舞台的边界,黑板成了背景的画布。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搭建起一个属于文言文的世界。没有华丽的灯光,没有专业的音响,但那份投入,让整个空间都染上了戏剧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提前预演时,有人忘词,有人笑场,有人动作僵硬得像提线木偶。可没人嘲笑,反而一起想办法——“你站这儿,我提醒你”“这句我帮你接”。错误不再可怕,反而成了小组合作时最温暖的插曲。</p> <p class="ql-block">讨论越来越热烈,创意也越来越多。有人提议加入旁白解说,有人想用夸张的动作烘托气氛,他们不再满足于“演出来”,而是想“讲好一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登台的那一刻,教室格外安静。每个人都在默默准备,眼神里闪着期待的光。我知道,他们期待的不只是展示,更是被看见、被理解的那一刻。</p> <p class="ql-block">第一组登场时,略显拘谨,但很快便进入状态。一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掷地有声,仿佛穿越千年,直击人心。台下安静极了,连翻书的声音都听不见。</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更是绘声绘色。饰演元方的小个子男生,昂首挺胸,语气清亮,把那份孩童的机智与骨气演得淋漓尽致。台下不时传来轻笑与掌声,那是对表演最真实的回应。</p> <p class="ql-block">有组孩子大胆创编,加入了“友人”回家后反思的独白,让人物更立体。那一刻,我看到的不仅是表演,更是他们对“信”与“礼”的思考。课本里的道理,就这样悄然走进了他们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组的创意令人惊喜。他们声情并茂,节奏分明,连我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p> <p class="ql-block">演出结束,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没有评分,没有评比,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满足。他们彼此击掌,相视而笑,那种由合作而生的默契与喜悦,比任何奖项都珍贵。</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讲台前,看着这群孩子——他们曾觉得文言文枯燥难懂,如今却能用自己的方式让它“活”起来。原来,课本真的可以有“戏”,而“戏”的背后,是理解、是创造、是成长。</p> <p class="ql-block">这场小小的课本剧,像一扇门,打开了他们与经典对话的可能。文字不再是纸上的符号,而是可以演绎、可以触摸、可以共鸣的生命体。</p> <p class="ql-block">下课铃响了,没人急着离开。他们还在讨论刚才的表演,还在回味某句台词的语气,还在为某个动作的设计得意。我知道,这节课的余韵,会持续很久。</p> <p class="ql-block">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阳光正好。我想起那句“文学构造世界,舞台演绎生活”。原来,语文课最美的样子,不是背诵与默写,而是让文字走出课本,让思想走上舞台。</p> <p class="ql-block">一次即兴的尝试,换来一场意料之外的精彩。孩子们在戏中读懂了文言,在演中学会了表达,在合作中收获了情谊。而我,也在他们的光芒中,重新看见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不是灌输,而是点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