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上,清晨。青海方言日常叫:干早,干早上;早神,干早神;早起,干早起;清早,大清早等。</p><p class="ql-block"> 干早的“干”,青海方言里另外有几个特殊的字义:</p><p class="ql-block"> 1,“白”,“空”之意。如,去办一件事儿,没办成。说:“干啷啷儿跑了一趟”,即白跑一趟,空着手后来了。把东西白给了别人,叫“干啷啷儿给掉了”。</p><p class="ql-block"> 2,“单”,“孤”之意。如,过去的农村,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时记“工分”,有些特殊农具,如畜力车、以及牛马骡驴等牲畜参与劳动也可以得工分。</p><p class="ql-block"> 常规劳动的记工分规则是,一人一天一个“工”,记十分。架子车和牲畜等按半个“工”算,记为五分,也有的生产队记三分的。</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大家就想多挣工分,又的社员居然带两驾畜力车。但,前提是生产队队长“派工”了才算数。只带普通工具,按单人记,叫:“干”人一个。</p><p class="ql-block"> 单身汉,即光棍汉,或只身一人参加活动,也是“干”人一个,即没有任何附带,单纯的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3,“完整”,“齐刷刷”之意。如,用去了整整一百元钱,说:花掉了“干干”一百块钱”。又如:今年这块地里的收成不错,“干干”打了十麻袋粮食。</p> <p class="ql-block"> 干早的“干”,与上述这些解释含义差不多一样。</p><p class="ql-block"> ①,“干”早,即一天的劳作开始之前,尚在“空白”期间;</p><p class="ql-block"> ②,掐头去尾,昨儿和今儿之间的这段时间;</p><p class="ql-block"> ③,指整个早上的这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 早起,即“早上起床”后的这段时间。“起”,还有开始,动起来之意。</p><p class="ql-block"> 清早,睡醒,头脑清醒了。清爽的早晨。</p><p class="ql-block"> 早神,可是有点说法的!</p><p class="ql-block"> 据说,人有六神,六神者,指主宰一个人的心、肺、肝、肾、脾、胆的六位天神。</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古代“万有神明”的逻辑的一种状态。</p><p class="ql-block"> 其中:</p><p class="ql-block"> 心神,叫守灵。此神主喜。神在,人便心情愉悦舒畅。</p><p class="ql-block"> 肺神,叫虚成。肺神主悲。凡有哀事,由神掌控,不悲过度,亦不无动于衷。</p><p class="ql-block"> 肝神,叫台明。肝神主怒。神在,大怒化小,小怒化了。</p> <p class="ql-block"> 肾神,叫育婴。肾神主恐。凡人,过度惊吓,危机生命。神在时,常常有惊无险。</p><p class="ql-block"> 脾神,叫魂停。脾神主思。思之过度,最伤脾胃。脾气通胃肠,思虑则不思茶饭。</p><p class="ql-block"> 胆神,叫威明。胆主决断。胆小怕事,一事无成。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此神在时,做事为人果干,雷厉风行。</p><p class="ql-block"> 神仙也有失误的时候,如,开了小差,导致人的情绪不稳定,自控力失常,就是神不守舍。</p><p class="ql-block"> 而当出现思绪混乱,举棋不定,犹犹豫豫,拿不定注意,此人的六个保护神全跑了,此刻便是六神无主。</p><p class="ql-block"> 人体某个器官失常,就会被魔道侵害,故而得病。</p><p class="ql-block"> 六神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长期不作为,就会影响人的性格和形象。</p><p class="ql-block"> 如,肝神不好好履职,极易肝火过旺,易怒。久之,变成了暴躁脾气。</p><p class="ql-block"> 又如,心神不宁,久之就会喜怒无常。</p><p class="ql-block"> 而且,六神中某神不主事,还会影响这个人所做所为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有路怒症者,八成肝神不履职。不爱说话,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响屁的人,或是肾神长期不好好工作等等。</p> <p class="ql-block"> 清晨,一天尹始,只有六神各司其职,激发人体兴奋起来,风风火火地开始一天的劳作。</p><p class="ql-block"> 大清早,青海人喜欢用“清早八神”这个词。</p><p class="ql-block"> 如上所述,人只六神,又何谓“清早八神”?</p><p class="ql-block"> 原来,“八”在古语里是“别”的意思,源自于八字的一撇一捺,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表示背道,闹掰。</p><p class="ql-block"> 八,在很古的时候,表示打开门。两扇门打开,形成一个“八”字。</p><p class="ql-block"> 按照古人的禁忌,打开两扇门,才可以进去。</p><p class="ql-block">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广收门徒,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子”家学习,必须经过比考研还要严格的考核。</p><p class="ql-block"> 孔子弟子三千,看起来很多,如果按入学率计仅占鲁国总人口的约1%。而孔子的学堂,是面向“国际”化的高等级学府。</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当时在周天子名义“统治”下各诸侯国总人口约3000万。因此,想当孔子的学生,真正的是万里挑一。这就是当时的学子一旦学成,都是顶级人才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由于这个原因,就出现了“八字还没两撇”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说,想入诸子门下当弟子,犹如代表两扇门的“八”字,两撇都没有。相当于后来的“没门”、“无门”之意。</p> <p class="ql-block"> 后来,这句话变成了“八字还没一撇”。口气缓和了许多,从语气中可以判断出“有门”了。因为,“八字没一撇”,实际上已经有了“一撇”了。</p><p class="ql-block"> 青海话里早晨的“八”,就有打开大门,准备一天的劳作之意。</p><p class="ql-block"> 但如果有慵懒,说明与“六神”闹掰,与身体主要器官的诸神分离,即“八神”者,“掰(别)神”也。展开了说,大清早就魂不守舍,六神无主,就是与诸神“八”了(掰了)。</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所谓的“神”,就是一个人的“精气神”,精神头儿。是醒梦后对生活,对人生,对事业的自信心,激情和责任心高速运转。青海人管这叫“麻骚”,动作快,做事雷厉风行,犹如快速跳动的“骚”类小虫子一样。</p><p class="ql-block"> 麻麻利利的人,有时候被人戏谑为“虼蚤”,就是这个来历。</p><p class="ql-block"> 凡带“八”之青海方言词语,多数为贬义。</p><p class="ql-block"> 如:胡说八道,一忙八紧,阿个八更,七老八十等等。</p><p class="ql-block"> 清早八神,明显带有斥责口吻。</p><p class="ql-block"> 如:你清早八神的心情不好,又是为何呢!</p> <p class="ql-block"> 再如:清早八神的,不好好读书,大好时光都白白浪费了。</p><p class="ql-block"> 清早八神类似的说法,有好多个,如: </p><p class="ql-block"> 清早八早,表示过早,或者太迟。</p><p class="ql-block"> 清早八上,词里的“上”,也可读作“神”。“干早神”,可能也是“干早上”的音变。</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是“赶早”,这也说得通,因为新的一天开始,事事都得趁早。</p><p class="ql-block"> 另据分析,“早神”一词,由“早上”演变而来。青海土话里,类似的音变词很多。</p><p class="ql-block"> 如“家”,在特定情况下,有读作“接”,有读为“掐”,或读作其它音的。</p><p class="ql-block"> 指他人的“人家”,青海方言读“人接”。王家李家张家……的家都发“接”音。人家的,说成“家们的”,也可以说成“接”们的。</p><p class="ql-block"> 过去,由于缺医少药,人们就用一些土办法化解灾难。其中,不乏一些匪夷所思的行为。如,孩子认干爹,让某家“保佑”孩子无病无灾。被王姓人家保,给孩子更名为“王家保”。由于孩子名字里带别人家的姓氏,觉得不恭敬。就把姓氏给省略掉,叫“家保”。青海人让干爹,仅仅是一个仪式,说白了就是给孩子换个名字。因此,也忌讳那个“家”子,因此,孩子的名字就成了“掐保”。</p> <p class="ql-block"> 还有,青海方言喜欢用后缀词,比如,讲述一件事情,喜欢带个“说”。但,有些地方的口语中“说”变成了“是”。</p><p class="ql-block"> 异曲同工,早上就变成“早神”,赶早变成了“干早”。</p><p class="ql-block"> 早神,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早申”。“申”字的本义是“电(闪电)”,引申泛指“伸展,舒展”,又引申指“延缓,延长”、“陈述,说明”、“下级向上级禀报”、“重复,一再”、“鬼神”等等多种字义。</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都与早上有某种关联。</p><p class="ql-block"> “申”,十二地支的第九位,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和十二生肖中的“猴”等。</p><p class="ql-block"> 根据其他地方的方言和古汉语词语分析,按旧时记时法,“申”即下午三点时至五点,是夜晚的前奏。“早申”就是白天之初始。</p><p class="ql-block"> 古文中,“申”与“身”同,“申”又通“伸”。有整体,舒展等义。</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邱元胜,青海省共和县人,上世纪六十几年代生,退休干部。</p><p class="ql-block"> 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海南州作家协会会员,原海南州书画家协会主席,海南州摄影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