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先烈2025.10.14

任梅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浮雕墙前,四尊白色雕像静默伫立,像四位守望历史的卫士。我沿着石阶缓步走近,花篮摆在前方,花瓣还带着露水的湿润。树影斑驳,蓝天如洗,仿佛连风都放轻了脚步,怕惊扰这份庄重。</p> <p class="ql-block">走到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介绍牌前,我驻足良久。2013年建成,二百平米见方,这方寸之地,却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过往。那些在台湾从事地下工作的人,没有留下名字,却用生命刻下了时代的印记。我读着牌上的文字,耳边似乎响起了旧日的风声,夹杂着密信翻页的窸窣与脚步匆匆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是一面被阳光镀上金边的石墙,“无名英雄纪念碑”几个字赫然入目,其下密密麻麻的铭文如星辰铺展。阳光从右侧斜照,字迹清晰得近乎锋利。我眯起眼,仿佛看见那些名字背后的身影:深夜伏案的笔尖,藏在衣领里的微缩胶卷,还有最后一封未能寄出的家书。</p> <p class="ql-block">一块石碑静静卧在草坪中央,上面刻着一连串的名字:郑如霖、郑清栋、郑秋徒……每一个名字都像一颗钉子,钉进时间的木板。我蹲下身,指尖轻轻掠过那些工整的黑字,忽然觉得,这些名字不是被刻上去的,而是从地底长出来的,根扎在历史深处。</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碑上,周一英、周文冕、钟国辉……名字依旧整齐排列。</p> <p class="ql-block">吴石的纪念牌匾嵌在石墙上,党徽在上方熠熠生辉。他的照片旁写着生平:早年求学,投身革命,抗日、解放战争,最终隐于暗线。我凝视着他沉静的眼神,仿佛看见他在灯下写情报的模样,笔尖微顿,窗外风雨欲来。</p> <p class="ql-block">朱枫的纪念牌前,我停得更久。1905年出生,1945年入党,1950年被捕,同年六月十日就义。短短五年,她把自己走成了一道光。照片里的她温婉而坚定,像一株开在悬崖边的花。蓝天绿树环绕,可我知道,那片宁静,是她用生命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陈宝仓的展板前挂着几张黑白旧照,军装笔挺,目光如炬。红色背景衬着金色文字,像一团不灭的火。他的一生被浓缩成几段文字,可那些照片里的神情,却让我觉得他从未远去——仍在某个清晨,站在指挥部前,望向海峡对岸。</p> <p class="ql-block">宣传牌上的五角星闪着金光,军装男聂曦的照片下方写着1949年的故事。红色背景如血,国旗图案庄重肃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