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自己格局变大,去看海,想让自己放空释然,去看海……

紫蔷薇

<p class="ql-block">  公元两百多年前,先哲庄子留下著名的《庄子.秋水》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p><p class="ql-block"> 公元207年秋,52岁的曹操平定乌桓,统一北方,得胜回师,碣石观海,写下《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p><p class="ql-block"> 1954年夏,61岁的毛主席鸽子窝公园观海,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p><p class="ql-block"> 大海太伟大了!它虽不言语,却道尽了天宇大道,世事哲理,就像它的无边无际,深邃辽远……</p><p class="ql-block"> 大海太迷人了!不同的时候,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呈现出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有时是黑色的,有时是蓝色的,有时是绿色的,绿中透着灰,蓝中带着紫,淀中带着粉.......总之,海面像一个巨大的调色盘,五光十色,变化莫测,真是应了中庸的话:“古之善为士者,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何其至微而至妙乎!”,也让我终于明白了有的画家笔下的海是深蓝色的,有的画家笔下的海是灰绿色的,有的是红粉色的,没有对错,只有美的呈现。更不用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水共涨天一色”的景致,其实都是实景的描写,古人诚不欺人,我们不理解是因为我们没见过。</p><p class="ql-block"> 百看不厌的大海,我相信让我从早到晚呆上一整天,我都不会觉得单调乏味,大海迷住了我!9月份的天气是真的好,暑热刚刚退去,寒凉尚未登场。即便早晚只穿一件薄薄的褂子就行,年轻人半袖也可以,白天阳光又没有那么炙热难受,真是气候宜人,美景相伴,惬意的很啊!在金色的沙滩和无际的海里,爱好钓鱼的三五人海上垂钓、两三只海鸟静静的驻足在海面上休息、热恋中的情侣海里相拥体验《泰坦尼克号》场景的浪漫、小伙伴们三三两两在海边堆沙、年轻的父母拿着器具陪孩子在海里捞虾.......</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片汪洋都不见的大海前,所有的生命都是渺小的,连沧海一粟恐怕都算不上,所以也是放松的,去了存在的执念,完全融入海天混沌之中,顺从自然回归本质,人也就无伤痕了。</p><p class="ql-block"> 站立在海水边上,脚下感受着海浪击打的力量,张口唱出张雨生的《大海》:如果大海能够唤回曾经的爱,就让我用一生等待……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所有受过的伤所有流过的泪,我的爱请全部带走。</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漫步在沙滩,不自觉的哼出叶佳修的《外婆的澎湖湾》:“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直到夜色吞没,我俩走在回家的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