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2日上午,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广西广播电视技术服务中心举办“忆父辈讲传统 弘扬铁军精神”主题报告会</p> 一、会议概况 <p class="ql-block"> 参加本次主题报告会的有研究会会长丁也,法定代表人、常务副会长苏桂江,副会长甘海鸥,监事长李庆楠,研究会会员以及热心新四军研究工作的社会人士约100多人</p> <p class="ql-block"> 研究会监事长李庆楠主持报告会,他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伟大的新四军诞生了,从那一天开始,新四军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波澜壮阔,在我党的历史上、人民军队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翻身求解放的道路上,写下了光辉的不朽的篇章,被誉为“铁的新四军”……</p> <p class="ql-block">报告会的主题为“忆父辈讲传统 弘扬铁军精神〞</p> <p class="ql-block">主题报告发言人:徐胜安、苏桂江、吴力敏、肖自军</p> 二、主题报告会 <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12日,当时的国民政府迫于全国人民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正义呼声和日军攻入上海威逼南京的紧急形势,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于当天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的形式宣布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组建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此后,经历艰苦卓绝三年游击战的南方八省红军将士走出深山,分别到河南确山、安徽歙县、湖北黄石集中整编,整编组建后的新四军军部辖四个支队和一个特务营,总共10,300人,6000多支枪。1939年10月,副军长项英在新四军《抗敌报》上代表军部宣布:10月12日为新四军组建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这个承载着红色记忆的日子里,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会员们齐聚一堂,参加“忆父辈讲传统,弘扬铁军精神”主题报告会,以缅怀革命先辈,传承不朽的铁军精神。</p> 1.奏唱《新四军军歌》 2.主题报告发言人徐胜安 <p class="ql-block"> 分享本次会议主题的第一报告人是红军后代代表徐胜安,她通过讲述父亲徐万纪从一名苦大仇深的彝族头人的奴隶参加红军,在枪林弹雨中披荆斩棘,在雪山草地间坚守信念,在抗日烽火中冲锋陷阵,在解放战争中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徐胜安说:我的父亲徐万纪于1933年在工农红军转战到当地时,19岁的父亲与他的两个兄弟一同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5年,红四方面军第31军91师踏上长征之路,出发时这支队伍有5000多人,最终走出草地的仅剩500人,我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而牺牲的4500人中,就包括了父亲的两位亲兄弟。</p> <p class="ql-block"> 长征是一段在极限中求生存、靠信仰支撑的征程。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每一步都充满艰险。雪山空气稀薄,许多战士长眠于此;松潘草地沼泽遍布,气候瞬息万变,战士们缺粮少药,只能以青稞、草根、皮带充饥,甚至饮马尿解渴。沿途不断有人倒下,不少牺牲的战士衣不蔽体,却将衣物留给后来的战友御寒。父亲曾说,在草地上有时不需要辨认方向,只要跟着前人的遗体前行……这就是红军创造的奇迹,也是伟大的长征精神!</p> <p class="ql-block"> 父亲徐万纪,广西民族学院原副院长,1933年参加革命,1935年随红军长征;抗战爆发后,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他随部队转战晋冀鲁豫战场,参加过榆辽战役等多场战斗。抗战胜利后和解放战争中,他先后参加了长春战役、锦州战役、辽西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和解放海南岛战役。 身经百战的父亲身上七处负伤,一只手被打残,胸、腿、臂遍布伤痕,但他对党的信念始终坚定,一生追随毛主席和党中央!</p> <p class="ql-block"> 在广西民族学院的创业时期,他深入各系部,和教师学生打成一片,急师生之所急,想师生之所想,为广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民族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作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母亲于萍是山东烟台人,1938年年仅15岁的她就参加抗日游击队,17岁正式入伍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随四野南下,直到解放海南,也是革命老前辈。</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革命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先辈的革命精神是用双脚踩出的信仰之路,是在绝境中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生命赞歌。我们这一代有责任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让它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先辈以血肉之躯铸就了新中国,我们更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革命战争年代,父亲和战友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战友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父亲母亲与家人们在一起</p> 认真聆听报告的会员们 3.主题报告发言人苏桂江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作为抗战时期敌后战场骁勇善战的人民军队,在华北大地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抗日长城,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真理。分享本次会议主题的第二报告人是老八路后代苏桂江,他以《从我父亲参加革命的经过说开去》为标题,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一封尘封56年的亲笔信,讲述其父亲苏毅坚是怎样从一名普通农民、邮政局替班员,到某军校学生、学生战地服务团成员、抗日军政大学分校第4期学员,直到走上革命道路,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军队中一名将领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苏桂江从其父亲参加革命的经历中揭示了国民党为什么节节败退,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的历史原因和深刻道理!</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抗日军政大学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父亲苏毅坚,河南人,1938年8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副政委。</p> <p class="ql-block"> 1964年,国务院任命苏毅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p> <p class="ql-block">1979年,父亲苏毅坚回到阔别41年的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79年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广州军区首长接见参战的各野战军和广西军区军以上干部以及战斗英雄、民兵代表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3年5月,广西军区新老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苏毅坚1947、1948年的立功事迹摘要</p> <p class="ql-block">苏毅坚获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证书》(1957年)</p> <p class="ql-block">苏毅坚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p> <p class="ql-block">1988年,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苏毅坚《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p> 4.主题报告发言人吴力敏 <p class="ql-block"> 一段段感人的讲述,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辈的不易。分享本次会议主题的第三报告人吴力敏,把与会人员的目光聚焦到一件特殊的“抗战文物”上一一日军127相机,它是新四军英勇作战的战利品、国家二级文物,被《人民日报》列为80件重要抗战文物之一。这件文物既是日军侵华的铁证,也是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的证明,蕴藏着新四军老战士吴洪宁和后代吴力敏两代人接力守护、薪火相传的故事,还原了文物珍藏与捐赠的历程,讲述了红色信物背后跨越时空的信仰传承。</p> <p class="ql-block"> 吴力敏说:我父亲吴洪宁,中共党员,广西崇左市人。父亲从小常听爷爷讲“刘仪打蕃鬼”的故事,后来受“9.18〞“1.28”事件的影响,父亲产生了崇拜英雄和仇法、仇日思想。</p> <p class="ql-block"> 1936年7月,父亲在学校参加了第一届广西学生军。1937年卢沟桥和上海战事爆发后,父亲和同学们想到前线参加战地服务团,10月参加了第二届广西学生军,开始受进步革命思想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父亲参加广西省学生军训后,约在11月初集中参加桂林受训,12月初开到武汉参加武汉市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并请国内著名人士来做有关抗日救亡的报告,如我党的周恩来、聂荣臻、邓颖超等领导同志。</p> <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间,学生军开到安徽前线做军运和民运工作,以后又在鄂豫皖边一带,直到1940年3月学生军解散。</p><p class="ql-block"> 1939年6.7月间,父亲和刘庆云等数人由民运工作转做军队工作,到桂系21集团军军官训练班任指导员,后来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9年8月,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 入伍后直到1949年年底,父亲一直在部队的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是做军事机要工作),1947年、1949年立三次功。</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间,父亲和廖原把去两广的同志组织成工作队南下,12月到桂林,父亲被分配到省委组织部工作。1950年12月,父亲和陈岸同志率省府工作第三大队到大瑶山、象县配合剿匪并搞土改工作。1955年任广西省人事局局长,1964年任广西高级法院院长,1984年任自治区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我父亲爱好摄影,直到上初中才开始让我们接触照相机,并教了一些简单操作方法。一天,父亲打开他那神秘的皮箱,拿出一部缴获日本鬼子的使用127胶卷的军用照相机,并给我看了他用这部相机拍的相册。多年来,父亲一直把这部照相机小心翼翼的珍藏着,直到1986年4月父亲病逝以后这个传家宝就传到了我的手里。</p> <p class="ql-block"> 2018年6月我带着这部相机参加了在南宁举办的广西首届老相机收藏展览活动,通过这次展览我查到这部相机是由30年代日本小西六公司生产的便携折叠式127照相机,日军在侵华期间大量配备了小西六相机,这些相机被分配给了日军的随军记者和日报社记者等人员,用于记录战争进程,拍摄战场画面以及进行新闻报道。这些照片不仅为日军提供了战争宣传的素材,也留下了大量关于日军侵略行为的证据。</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家的相机顺利地捐赠给了新四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领导同志说,这部照相机是日军侵华的罪证,是中国人民的战利品,是不可多得的抗战文物,也是党领导新四军进行抗战的历史实证。</p><p class="ql-block"> 一部不起眼的日本相机,在我们家皮箱里躺了80多年,如今把他无偿地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作为国家二级文物,让它回到曾经战火纷飞的战场,回到战友们中间,这是它最好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纪念馆颁发的捐赠赠书</p> <p class="ql-block"> 新四军纪念馆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159号,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新四军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成员单位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这是盐城网《今日民声》播放的关于吴力敏捐赠照相机的视频</p> 5.主题报告发言人肖自军 <p class="ql-block"> 在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年代,有一群人始终在为“让烈士回家”而努力,他们就是解放军152师的后代们。分享本次会议主题的第四报告人肖志军,向与会人员讲述了他们是如何主动担当、积极行动,通过史料挖掘、实地寻访等多种方式,帮助多位烈士找到了亲人,让英雄不再“无名”,完成了其父亲一一老兵肖忠福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肖自军向媒体和与会代表介绍寻找烈士亲人的经过</p> <p class="ql-block">肖自军的父亲一一老兵肖忠福</p> <p class="ql-block"> 肖自军父亲肖忠福去世后,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日记本,记载了1951年广西龙那剿匪战斗七位烈士的英雄事迹,并得知父亲长期以来一个未了的心愿,即为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寻找亲人。</p> <p class="ql-block"> 为完成父亲的遗愿,肖自军率家人四处奔走,辗转反侧,终于在马山的一处瑶族村寨,找到了安葬七位烈士的洞穴和当地政府建立的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70多年来,瑶族同胞一直坚持年年岁岁祭扫英烈,世代口口传颂英烈事迹,自发筹资筹劳建设感恩碑等纪念设施,坚持不懈地帮助英烈寻找其后代。</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肖自军一家又通过政府和当地群众,陆续找到了烈士的亲属,完成父亲的遗愿。</p> <p class="ql-block">肖自军和152师后代为烈士寻亲的事情得到广西新四军研究会的大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39军152师的部分后代</p> 6.报告会总结 <p class="ql-block"> 四位会员的主题分享有热血沸腾的战斗故事,有追求光明的艰辛历程,有代代相传的红色信物,更有温暖人心的寻亲善举,每一段讲述都是对铁军精神的生动诠释,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的红色记忆更加厚重。</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李庆楠总结到:今天的报告会让我们重温了《新四军军歌》,四位代表的发言呈现了我们党和军队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一段段光辉历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党史、军史、新中国史的教育课。庚续红色血脉,继承革命传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p><p class="ql-block"> 今天会议的顺利进行得到了广西广播电视技术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为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p> 三、花絮 <p class="ql-block"> 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忆父辈讲传统 弘扬铁军精神”主题报告会全体参会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美篇审核: 丁 也 苏桂江 </p><p class="ql-block"> 甘海鸥 李庆楠</p><p class="ql-block">摄影摄像: 甘海鹏 曹为军</p><p class="ql-block"> 曹 鸿 陈江华</p><p class="ql-block"> 李文良 刘德琴</p><p class="ql-block"> 张 征 何莎等</p><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 何 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