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东先生的随笔《人生三个“我”》

文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u>人生三个“我”</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u>◎刘汉东</u></b></p><p class="ql-block"> 孤雁吟秋,旭日临窗,捧读刘慧芳主编写的《我只想离“她”更近一点》的散文,虽是旧作,重读起来依然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我向来感恩尊崇报刊编辑,他们是文字的守护神和调色诗,阅读他们的文章,有一种徜徉天地的快感。</p><p class="ql-block"> 刘主编这篇散文,其要义就是三个“我”,一个是别人眼中的“我”,一个是真实的“我”,一个是我心中的“我”。</p><p class="ql-block"> 人生迢递,世事沧桑,别人眼中的“我”,不论捧杀或棒杀,都因亲疏而起,漠然置之为好,走自已的路,让他人去说吧!</p><p class="ql-block"> 一个是真实的“我”,着眼于现实,油盐柴米酱醋茶,满满的烟火气,浮生聚散,尘世悲欢,这就是常态,诚如作者所言,真实的“我”,就是活在当下,是最真实的自已,有一首打油诗说得有点趣:“一周一周过得快,一年一年象比赛,忙忙话活又一天,不闲不累好愉快,只要保持好心态,快快乐乐真实在”。</p><p class="ql-block"> 一个是心中的“我”,唯一性、隐秘性、自主性的融合,有一个小朋友心中的“我”写滿童趣:“在我心里住着四个不同的小人儿,怕黑的小白兔,容易害羞的小鹿,友好的蒲公英和安静的向日葵……”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风景,这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作者自律自谦,严于解剖自已,取他人之长,补自已之短,完善自已,提升自已,做最好的自己,她深知努力一阵子易,努力一辈子难,她以撰稿者焦玉红为旗帜,向她学习,离她更近一点,见贤思齐,以高山为仰止的精神,汲取榜样的力量。作者用生动的笔触,表现贤者焦玉红的事迹和生活状态,触发心灵的感悟。焦玉红女士,爱好写作,坚持不懈,笔扫千林,清风入韵,刘主编初创平台,焦玉红女士一年竟发表了248篇文章,是当年发表作品最多的人。焦玉红女士生活有滋有味,丰富多彩:野游携眷,外旅邀朋(旅游),撷取云霞,凝留岁月(摄影),香世翰墨,草染丹青(绘画)浸润美食,乐在厨房(烹饪)。焦女士的生活也是作者念之想之的生活。作者从不懈怠,凌晨三点写就这篇散文,三更灯火五更鸡,精神可嘉,写完有点小确幸:我和他相隔距离,近了一点,至少在写作上,少了一篇文章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这篇散文语言诗化,特美,荆云织锦,楚雨扬芳,零星地变得优秀,也能拼凑出整个银河。语言还有点冷幽默,自嘲自已患了“懒癌”。</p><p class="ql-block"> 刘慧芳主编和焦玉红女士,都是女強人,才能夺锦,气可抟云,现硬凑一联,以旌其品:</p><p class="ql-block"> 玉红煌煌,石秀金贵,峦翠犹思玉树挺;</p><p class="ql-block"> 慧芳郁郁,兰幽莲清,花香常近慧风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