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聚智研备,数润课堂—梦祥小学数学组第三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为深化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于2025年10月11日开展了数学组第三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老师们齐聚一堂,围绕教学重难点,共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 。</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对数的概念学习已经不陌生了。但对数与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其中蕴含的数学推理和良好思维习惯还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环节进行渗透和培养。</p><p class="ql-block">在教学中我们应该:</p><p class="ql-block">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工具,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更好地理解6一9各数的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p><p class="ql-block">2.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本单元加、减法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二是通过学具的拼摆计算;三是通过实物、图形去完成计算任务。</p><p class="ql-block">3.加强对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的指导。本单元解决问题中,有两个方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全过程,不能仅列式计算;二是用大括号表示总数,用问号表示所求问题。要让学生读懂题意后,自己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本次备课内容《1-6的表内除法》</p><p class="ql-block"> 我们认为,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除法的两种基本含义:</p><p class="ql-block">1. 平均分:将物品每几个一份地分,求能分几份。</p><p class="ql-block">2. 包含除:将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p><p class="ql-block">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动手分一分(小棒、圆片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理解。</p><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通过乘法口诀来求商,用“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将新旧知识紧密联系,构建完整的认知网络。</p><p class="ql-block"> 针对本单元“理解除法意义”和“熟练用口诀求商”的难点,我们将放慢教学节奏,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步内化知识。</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主要学习长度单位。首先,要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演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p><p class="ql-block">其次,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明确目的,提出活动要求,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对活动的结果要进行适当的评价。与此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要培养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在学习时,可以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安排的学习活动要给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学内容可分两部分:研究线和研究角。与二年级上册直观认识线段和角相比,本单元内容则注重与直线、射线一起,对线段的本质特征作出归纳提炼。探究直线、射线与线段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而关于角的认识,进一步从射线出发,归纳出角的概念。</p><p class="ql-block">本单元重点内容 量角和画指定度数的角属于技能学习,技能学习重视操作,先操作,再归纳梳理流程,最后训练熟悉,要有一定训练量。</p><p class="ql-block">注意强调量角器的规范使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发现量角技巧,如"点对点、边对边、读刻度"的三步法。</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在教学实施中需注意学生常见3个误区:</p><p class="ql-block">1.量角时中心点与顶点错位。</p><p class="ql-block">2.读数时忽略内外圈刻度区分。</p><p class="ql-block">3.画角步骤混乱导致角度偏差。</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 我们围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展开深入研讨,本单元是整数除法到小数除法的关键过渡,核心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特别是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教学中必须强化算理与算法的融合,充分利用“元角分”等生活模型和数位表等直观工具,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算。</p><p class="ql-block"> 要重点突破除数是小数的计算难点,让学生牢固掌握“商不变规律”的转化方法。同时关注学生常见的错误,如:被除数位数不够时忘补零、商中间有0的遗漏等,通过对比辨析及时纠正。还要注重估算和验算习惯的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感。</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集体备课</p><p class="ql-block"> 本次备课内容是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由于之前学乘法时,我们一致认为孩子们对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掌握不是很好,所以上课之前,我们可以先出示与上节课有关的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学生可列出方程也可用除法解决,这时,把其中的条件换为“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8/15”,该怎么计算呢?——画线段图,帮助孩子们理清思路,对比复习题与例题的区别,不知道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几分之几?结合线段图,发现小明体重比爸爸轻8/15,相当于“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1-8/15)”,就将”“比…轻几分之几”转化为了“是…的几分之几”,利用上节课的经验,学生可进行过程的完整书写。除了用方程解决,也可用算术法解决,使学生做到一题多解,拓宽思路,厘清算理,明确列方程的优势。</p> <p class="ql-block"> 本次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各位老师的深度研讨与智慧分享,让我们带着今日收获优化教学设计,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期待将高效课堂实践于日常,助力学生数学素养稳步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