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余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9383063</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网络</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我是一条小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过去的工作中,常听人说,某某办事稳当,可以放心。在单位考察干部时,也会着重在"稳"字上作为首要评判标准"某某有能力,有魄力,就是不太稳"。在对人的评价中,这一个"稳"字,确实占着重要的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问题在于什么是"稳",应该怎样看待一个人的"稳"和"不稳"?俗语有言:"言有尺,行有度,方得久安;语不燥,步不慌,终能稳行。"这看似简单却藏着深深的处世之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乘风破浪的舵手,你看他,面对汹涌波涛,坚定沉着,无所畏惧,或进或退,或左或右,或快或慢,驾驭自如,绕过暗礁浅滩,冲过滚滚浪花,勇往直前到达彼岸。这是青少年时期在故乡的金沙江屏航6号船上常见的情景,这是一个船长"王德贵"们所具备的"稳",是他们的职业操守所需要的"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今天许多退休老人成天坐在家里,停在公园、麻将机旁,不触时光,不问世事,思想停顿,这也是一种"稳"。我认为,这种"稳"是会消磨人的意志和激情的。 人生一世,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梦想的消失。一个人一旦没有了梦想,也就预示着他人生的浪漫剧降下了帷幕,他的生命将会慢慢枯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的生命,一定要有活力来支撑。努力前行,奋力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要时刻不停地敢于去闯波涛,敢于去追求自己内心的梦想,然后才能将生活的欲望之火激发到白炽状态。否则,稳有何用?在人生的旅途中,端坐舱内,不与风浪搏斗,听凭船只随波逐流者决不能叫"稳";而只有敢于站到风口浪尖上,正确地分析判断情况,果断地作出处置,保证船只顺利地驶向目的地,才称得上是"稳"。至于所操纵的船一时间是左是右,是快是慢,甚至有时要往回退一退,只要是为了前行,那都是正常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小我就崇拜船长,可长大后却发现,许多船长原来只是曾经生活在我身边的普通人。为何能让我如此崇拜他们?当我冷静地思考后,发现答案唯有一个:他们不懈地努力和坚持了。 努力使他们增长了胆识,坚持使他们稳住了方向。我崇拜他们敢于冒险,不懈的探索。冒险就要克服恐惧,探索就要时刻准备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迎接无数的未知与挑战。有很多时侯我都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为他们在驾驶舱中那些激励船员的话语而刺激得热血沸腾,只觉得也跟着浑身充满力量,恨不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船长。但有时也会觉得激情如金沙江的波浪,来得快去得也快。思想上的震颤,情感上的激动都只是短暂的,真正重要的还是对待生活的坚持,坚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想起军旅生涯中,"稳"字当头随处可见。训练场上,打靶和打坦克的稳定性不仅要依赖于技术装备"如稳定系统和操作技巧",更加注重个体身体控制和心理调节。两者的核心都是减少干扰因素,实现精准射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集训大队训练中得出结论:对"稳"字的掌握并非易事,不仅要全神贯注地投入练习,更要让自己与稳定、稳健、稳重彻底溶于一身,从而达到精准射击的最佳状态。初练时,一个卧姿扒下就是几个小时,手掌磨破,手肘流血已成常态。打靶和打坦克姿势的练成,几乎每个步骤都与稳定性切切相关,都必须通过调整身体重心,支撑点和肌肉紧张度等来减少身体的晃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想起从体制内出来开公司那会,之所以能在一无资金,二无实力的情况下办成公司,一方面固然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源于身上吸收了船长们"稳"的思维方式和"静"的经营理念。才能在名目繁多的公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赢得别人的支持和信任。实践证明,"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获得成功的关健。而一个人能否成为生活强者的决定性因素还在于他是否具备优秀的品质,而优秀品质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自信、勇气、稳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人如果建立了顽强的自信,对生活充满挚爱,而又有一种追求梦想的"稳",勇于面对任何困难,那么他必将是人生这场韧性较量的最终胜者。这种优秀的品质会支撑他去奋斗,激励他去尝试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道理,应当适用于进入老年生活阶段的我们。如何悠闲地享受生活、安度晚年,如何将各种不同的体验叠加起来,将吃喝玩乐加锻练容于身心之中,这应该是老年生活化时代的伟大创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经历过的"稳",印象最深的是当年乘屏航6号船从宜宾到屏山,半天的时光在金沙江上缓缓流淌着,心灵置于高山峡谷中栖息着,情感大戏在船上上演着。那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对话旅程。在航行的静谧中,抛却了尘世喧嚣,找回了内心的澄澈与轻盈,真有种虽为凡人却胜似神仙般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看来,老年生活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创前人未创过的新天地,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心态,还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无奈。在如何适应新的生活中,我们都是学生,都要学着去接受新的事物和挑战,都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具体来说,处事的"稳"与"不稳",主要不是看自己喜不喜欢去践行,而要看在实际生活中能否找到检验自己主张、决策的正确性。以至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其不完整的行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之,过去的经历来不及衡量是否适合自己,未来的日子没必要揣测是不是适应自己,我能想到的适合:就是用心感受当下的生活,让红星闪耀岁月的生活更加静谧;就是用心享受面前的清茶,让此刻的心情充满清纯;就是用心品味人生的老酒,让夕阳余晖的日子变得更加醇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总是喜欢等待,虽然固执地相信等待是永远没有错的,但是,美好的等待就这样被一个又一个遗憾所消耗掉了。我们应该要知道,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保鲜期,那些美好的愿景如果只能珍重地供奉于梦想的祭台上,那么只能让它在未来的岁月里积满尘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稳"字引起我沉思的是:"人生在世,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是稳定情绪的最佳选择"。我不觊觎别人的悠闲自在,我所求的只不过是想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强者,是不断开拓人生道路的过程。因此,我拼命地读书,拼命地写作。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自己。我常常这样安慰自己:我无为的一生是在"稳健"的路上,是在不息的苦熬中度过的。"少一些不平,多一点精神",我对自己这样说,并决心坚定不移地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