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兰的美篇

梦之兰

<ul><li><b>  双门井,秀外慧中</b></li></ul> <p class="ql-block">一座古老而宁静的小山村藏在山清水秀的匡山脚下。一条不太宽阔的公路在群山中绕行而上,不知道绕了多少个S形弯道,更不知道穿过多少座高山。窗外连绵苍翠的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特别明丽,忍不住朝车窗外按下相机,贪婪地想把所见到的美景一一收入相册。</p> <p class="ql-block">小车终于开到一处平缓地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与这层峦叠嶂的大山不很匹配的大乐园,感觉又回到哪座城市。我们无心关顾,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一个大转弯,看到一个湖,应该就是匡湖了,湖水碧绿,深不可测,犹如一条巨大的蓝色绸缎落在山坳里。我怎么也想不到高山深处隐藏着这么大的一个湖。</p> <p class="ql-block">进入双门井村了,用爬上村子表达更为准确。因为村子是沿山而建,小路相当陡,前面一辆车开着开着就熄火了,司机踩着刹车,车上人下来,加上其他游客和村民,十几个人使劲推,司机加大油门,车子才启动。车子排队缓慢上行,我一走进这家民宿,就喜欢上了。看,新修的房子简约时尚,房前一大块空地都用石头铺成,修了鱼池,种了鲜花果树,还建了一条长廊,坐在长廊里,吹着凉风喝茶,嗑瓜子,惬意满满。</p> <p class="ql-block">两个小盆友一下子就被大石头,鲜花,小鱼池给吸引住了,兄弟俩玩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下午跟着朋友去登山,晚饭后,朋友又带我们去村里的大礼堂参观。崭新木结构礼堂成四合院状,大庭院中绿草如茵,树影婆娑,中央一块太湖石立在石台上,最醒目的是会堂正中“福地双门”几个烫金大字。我们在朋友的引领下,来到二楼会议厅,村书记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看到我们来了,立刻打开大屏幕,让我们观看介绍匡山的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宣传片中的雪中匡山特别美丽,老书记告诉我,这里每年都会有一至两场大雪,很让我心动。</p> <p class="ql-block">接着,老书记热情的带我们参观了礼堂,并一一作了解绍。</p> <p class="ql-block">“苦斋记”,刘基为章溢所建的十二间“苦斋”而书。</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是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村落。元朝末年,具有文韬武略,满腹经纶的章溢在这里结庐隐居,他还不时邀请时为浙南地区的知名才俊,到匡山来饮酒赋诗,评议时势、玩赏山林、寄托情怀,因此匡山名声大噪,此后文人墨客,游踪不断。<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基、宋濂、叶堔、刘基也因章溢隐居此地,被称“匡山四贤”。</span></p> <p class="ql-block">村里还设有女子诗社,室内展出不少诗篇。小小诗社充满文化气息,不仅令游客对这小村庄刮目相看,更多了一份赞佩。诗社成员定期在这里研讨新作,并通过微信群即时分享创作灵感,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学创作氛围。2017年成立以来,诗社已累计创作数百首诗词作品,成为连接村民情感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p> <p class="ql-block">小小会客室,雕花窗棂外倚着一棵大香榧,满树的果实在月光下银银闪现。1002年的树龄,香榧累累,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的。“香榧树一年开花,二年结果,三年成熟”老书记说,这是我一直不知道的,又涨见识了。</p> <p class="ql-block">匡山,有太多我想了解的东西。第二天一大早就在村子里转悠。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空气清新,晨风习习,这是久违的宁静和舒爽。</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口都在晒着酸枣糕。酸枣糕制作并不难,但过程繁琐。酸枣捡回来后,洗干净了,水烧开后下放锅煮三五分钟,时间要掌握好,煮太久或时间不够,皮肉都不能分离。去皮后,还要再次将核肉分离,<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后按比例加入白糖,将白糖搅拌融化,下</span>一步才是晾晒。</p> <p class="ql-block">我走进一家农户,女主人正在做酸枣糕,我走进去,看她已经将酸枣去了核,在仔细挑拣小碎皮。酸枣,我做过,但是没见过做那么多的,门外晒了好多,屋子还摆了不少。我看女主人非常熟练地将酸枣团从“虎口”挤出大小均匀的小圆饼,我也洗了手做了几个,但是因为大小不均,被叫停了,她说大小不一,到时候不好打模子。原来酸枣糕晒到小半干时,她们用一个小模子把酸枣糕压成小饼子,这样更有形了,还带有花纹。</p> <p class="ql-block">这位大叔,正在翻晒酸枣糕。和大叔聊开了,原来他家大婶也是龙泉人,亲切感倍增!我很担心他们这样晒甜甜的酸枣糕,会引来无数的苍蝇。大叔告诉我,这里没有苍蝇,光顾的是小黄蜂。于是,我走过村子里所晒的酸枣糕,过不其然,一只苍蝇都没见着,蜜蜂还真不少,感觉挺新奇的。</p> <p class="ql-block">酸枣里面的核很大,一头有五个小凹槽,像小梅花,所以又称五眼果。看他们满地晒着,我不知道这好看的核有什么用,就问了他们,原来核是没用的,晒了只当柴火。</p> <p class="ql-block">别小看农户门的手工作坊,酸枣糕可是村民每年的一大笔收入,村里家家户户有酸枣出售,有盒装也有散装,价格统一,25元一斤。这个价格真不贵。听老书记介绍说,单单酸枣糕,年产值三百万,这数字直接让我极其惊讶!</p> <p class="ql-block">哦,这晒的干辣椒红艳艳的,秋景尚未入住匡山,正好给这还是青绿包裹的景象曾点艳色!</p> <p class="ql-block">看看,农户们的房子建造整齐,门前宽阔,干净整洁,花草四季不断。</p> <p class="ql-block">这幅标语是村规,不砍一棵树,是村里一直立下的规矩,村民们都能自觉遵守,因为他们知道靠山吃山就要善待祖先留下来的这片风水宝地。所以,这里的生态环境才保护得这么好。</p> <p class="ql-block">我从村头走到村口,用手机记录下路边展示匡山特色广告。广告不仅形式独具特色,而且韵味浓浓,给小村庄增添了活力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时,太阳已经出来了,蓝天,大树,青山,庙宇显得格外通透。</p> <p class="ql-block">我正向观景台走去,看到老书记刚好在这那里。我迎上去打招呼。咨询他,靠路右侧这座漂亮的建筑的用途,他告诉我是游客中心,村子里也有这么高大上的游客中心,实实颠覆了我的认知。老书记热情的当起了解说员。了解到我是龙泉来的,就和我讲起龙泉话,非常意外而亲切。然后他很自豪地指着南面的山说,这里的人把南山称之为母猪山,母猪有奶,匡山人饿不了,有奶吃。即使在战争年代,饥荒年代,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算不得富裕,但是吃穿不愁,所以与匡山接壤的龙泉,历代都有姑娘嫁入匡山。龙泉人多了,龙泉话自然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我们住的民宿女主人就是龙泉嫁过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更有意思的是这座大匡山,原来也是龙泉的,是龙泉宝溪乡的一个大财主,把匡山作为女儿的陪嫁划给了蒲城的女婿。这不是传说,有历史录再册。</p> <p class="ql-block">路左侧有一个大平台,立着一块心形大石头,红色“匡山”两个字特别醒目。旁边还有一块正方形画板,一看就知道画面是根据季节换版面的,心形里放的是落叶,那春天应该放的是鲜花,画面也是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了。</p> <p class="ql-block">老书记还当起了摄影师,给我拍照留影。他说我运气好,他难得这么早起来转转,看看这里的卫生情况。老书记为村里的发展,建设,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付出了很多,尽管退下来了,但心里还系着集体,是位好书记!</p> <p class="ql-block">老书记提议带我从游客中心后山的游步道走走。一路上老书记一一介绍说,匡山,以前要走出匡山,只有两条路,匡山北面一条路通往蒲城去省城,南面一条路通龙泉进入浙江,南山脚下一条小溪里,自然形成两个深潭,称之为龙井。村庄因此取名双门井,即两个门,两个井。这条公路八十年代开通,老书记从20多岁干起,公路就是他负责开通的。</p> <p class="ql-block">游步道旁建了不少文化景观,诗词廊道里,许多诗词就是当年的文人墨客对匡山的描写。</p> <p class="ql-block">这棵硕大的香榧树,空间全空了,但是枝叶依旧茂盛。中间长出几根毛竹,底下一块石头,明显是人为操作。传说当年刘基经常坐在这块石头上,阅览书籍、观测天相。</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棵野生猕猴桃,猕猴桃结满藤蔓。匡山,物产丰富,除了酸枣还有板栗,锥栗,野核桃,竹笋,……都是村民的经济来源。如今,开发了旅游,村民搞起民宿,游客从全国各地来这里避暑、登山、观雪景。旅游带动了土特产的销售,村民更加富裕起来。</p> <p class="ql-block">绕村子一大圈,回到民宿,拱桥栏杆绿茵茵一片,走近看,还有带花纹的小瓜,特别可爱。经了解,才知道,这就是吊瓜。</p> <p class="ql-block">正准备去吃早餐,发现把小布袋落在光景台了。回头去取,朋友告诉我,这只黑狗一直守着我的布袋,太感动了!黑狗就是我们住的东家的,头一天吃饭时,一直蹲这桌底下。刚才我去的时候就一路跟着,我还示意回去它就是不走,后来我就没注意了。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热情好客。比如东家会煮了香甜的板栗和瓜子,放在长廊让游客品尝;再比如遇到村民会笑脸相迎,主动打招呼,询问我们来自哪里等,感觉特别温馨!更令我感慨的是连狗狗都那么可爱,那么友善!</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走马观花地走进这栋李家大院。这应该是村子里最古老,最豪华的建筑了。李家大院采用黑瓦白墙的闽北传统民居风格,与双同村的山水环境融为一体。其建筑格局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夯土筑墙、木构架梁等工艺特征,屋内梁柱雕刻着吉祥图案,展现了传统工匠技艺。因为上午要赶去下一个目的地,所以没有详细了解。</p> <p class="ql-block">匡山两日游,实际只有一天,是短暂的,匆忙的,但是这里给我留下了无数个惊叹,更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也期待着再次来这里游玩,再次观光匡山的美丽!再见了,双门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