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楼镇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公开课

蓝妮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3日这天,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洒进来,像一层薄纱轻轻盖在孩子们的课桌上。朱瑞珍老师站在讲台前,声音清亮,眼神温柔,正带着四年级二班的孩子们走进那个混沌初开的远古世界——“盘古开天地”。黑板上工整地写着这六个大字,旁边电子屏上缓缓滚动着神话的插图与关键词,仿佛把传说从书页里请了出来,站到了我们面前。她不疾不徐地讲述着盘古如何撑起天地,如何用身体化作山川河流,语言简洁却充满力量,像一把钥匙,轻轻一转,就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大门。孩子们时而凝神倾听,时而睁大眼睛发出轻声惊叹,有的望着老师,有的盯着屏幕,仿佛真的看见了那柄劈开黑暗的巨斧。</p> <p class="ql-block">教室的墙上贴着“博学竞先 刻苦向上”的标语,朴素却有力,像一句无声的叮嘱。阳光照在孩子们的脸上,映出专注的神情。朱老师一边讲,一边走动,时不时停下来问一句:“你们觉得盘古累吗?”“如果天地重新合上,你会怎么做?”问题一抛出,小手便像春天的笋尖,一茬茬冒了出来。那一刻,课堂不再是单向的传授,而是一场共同的探寻。我坐在后排,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所谓教育,不就是让一个故事在孩子心里生根,然后长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枝叶吗?这节课,不只是讲神话,更是在种下勇气、责任与想象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这节公开课结束后,教室里的气氛却并未冷却。接下来的安全教育课上,黑板换上了“防溺水 安全教育 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的醒目标题。虽然主题不同,但那份认真与投入依旧如初。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坐姿端正,几位家长也坐在后排安静聆听。阳光依旧明亮,照在墙上的“团结向上 勤奋进取”标语上,也照在孩子们稚嫩却认真的脸庞上。教育,从来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守护与品格的塑造。从神话到现实,从想象到安全,课程在变,不变的是老师们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心。</p> <p class="ql-block">课后,几位老师聚在办公室里,围坐在桌前,像一群匠人围拢在刚完成的作品前,细细打磨。桌上摊着笔记本,有人低头记录,有人轻声点评,有人频频点头。窗外的风轻轻吹动蓝色窗帘,像是在为这场安静的研讨打着节拍。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诚的交流:“朱老师提问的设计很巧妙,层层递进。”“电子资源用得恰到好处,没喧宾夺主。”“学生参与度高,说明前期引导到位。”一句句评课话语,像细雨,落在心田,润物无声。这间小小的办公室,此刻成了教学智慧流动的河床。我知道,一节精彩的公开课背后,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闪光,而是一群人的托举与共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