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川省老年摄影家协会为践行“助力乡村振兴,开创美好未来”的使命,于2023年6月5日至11日踏上陇南、甘南环线的采风征程。一路穿行于深沟峡谷、飞瀑碧湖、辽阔草原与静谧村寨之间,镜头捕捉的是山河壮丽,心灵感受的却是时代巨变的脉动。然而,最震撼人心的,并非仅是自然之景,而是那一处处镌刻着信仰与牺牲的红色印记。在这片被长征精神浸润的土地上,每一步都踏响历史的回音,每一眼都望见不朽的光辉。</p> <p class="ql-block">腊子口,这个名字如雷贯耳。摄影家们甫一下车,便被那岩壁上“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万岁”的巨幅标语所震撼——虽为后人所刻,却如烈火般燃烧着对领袖的崇敬。走过古桥,流水潺潺,碉堡残垣犹在,仿佛仍回荡着当年的枪声与呐喊。沿着蜿蜒小道前行,一座巍然耸立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矗立于沟谷之畔。影友们肃然脱帽,摘下墨镜,或庄重敬礼,或深深鞠躬,在静默中向长眠于此的英魂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近旁,“绿色长征兴起记”碑文与“绿色长征宣言”静静诉说着精神的延续,而红军鏖战腊子口的群雕,则以凝固的瞬间,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就在此刻,几位影友自发步入长征小道,步伐坚定,身影如画。这一幕被快门定格,作品《走在长征路上》由此诞生,后荣获摄影展二等奖,成为精神传承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伫立腊子口,回望那段血与火的历史:1935年9月16日,红四团挺进这道“天险”。腊子口宽仅三十米,两侧绝壁如削,木桥横跨深沟,是唯一通途。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碉堡,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红军决定正面强攻与侧翼迂回并举。六连勇士在火力掩护下数次冲锋,皆被火力压制。夜幕降临,十五名战士组成突击队轮番突进,激战彻夜。关键时刻,团长黄开湘率一、二连攀上悬崖,悄然迂回至敌后,猛然发起攻击。腹背受敌的守军顿时溃乱,红军于拂晓一举夺下腊子口,为北上打开生命通道。这不仅是军事奇迹,更是信仰的胜利——在绝境中开辟生路,在黑暗中点燃希望。</p> <p class="ql-block">离开纪念碑,摄影家们心潮澎湃地行进在红色大道上。“一路向北”“俄界会议”“长征指北针”等塑标如灯塔般指引方向,每一处都令人驻足凝望,镜头频频定格。继续前行,一块“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标牌悄然将我们引入另一处红色圣地——毛主席旧居。沿途墙壁上,红军将士与藏族群众的浮雕栩栩如生,尤以一组藏民向毛主席敬献哈达的群雕最为动人,民族情谊跃然眼前,温暖而深沉。</p> <p class="ql-block">前行数步,一座门楼映入眼帘,上书“茨日那毛主席旧居”几个大字。这里,是1935年9月13日至15日红军长征途经之地。当年,毛主席正是在这座二层木楼中,向红四团下达了“夺取腊子口”的战略命令。俄界会议后,中央红军陆续抵达迭部县旺藏乡,除红四团奉命攻坚外,其余部队在此休整一日,恢复体力,收容掉队战士。1978年,肖华将军亲临此地,指认这栋木楼为毛主席居所,当地政府遂将其完整保护,原貌留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座承载历史记忆的老屋,由藏族汉子桑杰守护。他是这里的第三代传人,每日热情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访客,讲述毛主席在此居住的点滴往事,也讲述他们一家三代守护老屋的深情坚守。他说:“这房子是祖辈传下来的,但更是全国人民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历史,属于长征精神。”朴实的话语,如高原清泉,涤荡人心。影友们静静聆听,无不为之动容——这不仅是一间老屋的守护,更是一种信仰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哈达铺,第三站红色圣地。我们匆匆抵达时,夕阳已染红天际,纪念馆铁门紧闭,遗憾之余,转而漫步红军街。这条1500米长的古街,曾是红军休整之地,如今墙面上仍可见“红军不损害人民的利益”“北上抗日,统一人民救中国”等标语,字字铿锵,直击心灵。走过“义和昌”药铺——毛主席与张闻天曾在此居住;路过“同善社”小院——周恩来曾在此运筹帷幄。每一块青砖,每一道木门,都仿佛在低语那段峥嵘岁月。影友们在红军塑像前久久驻足,最终合影留念,将信仰与敬意定格于光影之中。</p>
<p class="ql-block">哈达铺,位于甘肃陇南市宕昌县,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关键转折点。1935年,红二、红四方面军突破重重封锁,抵达此地。正是在这里,党中央作出挥师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决策,为中国革命点燃了新的希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皆途经此地,使哈达铺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征加油站”与“决策转折地”。这片土地,不仅承载了历史的重量,更孕育了未来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走完这一程红色之旅,摄影家们心潮难平,感慨万千。有人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铺就的。”有人说:“我们手中的镜头,不仅要记录美景,更要传承精神。”更有人坚定表示:“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灵魂火炬,必须代代相传,永不熄灭。”在这片被信仰照亮的土地上,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脉搏上,每一眼都望见不朽的光辉。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震撼人心的红色之旅,不仅让我们看见了过去,更让我们看清了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