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廖晓</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86338</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昨天,收到来自北京的一箱顺丰快递,打开一看,是郑羿之刚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存在》,整整十本,还散发着墨香。橙红色的封面,黒白“存在”低调而不张扬,像一簇跳动的火焰,在深秋的晨光里格外醒目。我轻轻抚过书脊,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纹理,仿佛能触摸到那些诗句背后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以诗为境,照见爱与孤独的千万种形态”——封面上的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郑羿之,本名郑梅,是我在美篇上认识的朋友。记得第一次读到她的诗,是在【我们都是60后】的投稿区,她的文字像山涧的溪流,清澈而深邃,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后来在【诗路花雨文学社】做管理员时,她的作品更是频频出现,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随笔、长篇小说,每一篇都透着一种唯美的气质,仿佛是用月光织成的绸缎,柔软却坚韧。</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未私聊过,但她的文字却像一位老友,无声地陪伴着我。她的诗里,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有对情感的深刻剖析,每一行都像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内心最隐秘的角落。此刻,捧着这本《存在》,我仿佛能听见她在纸页间低语,讲述那些关于爱与孤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橙色的封面,是温暖,是活力,是丰收的喜悦。而她的诗,则是另一种丰收——是灵魂的丰盈,是思想的沉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读到这样纯粹的文字,是一种难得的幸运。</p><p class="ql-block">谢谢您!送给我的精神食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