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132)

海之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请点击下方诵读音频欣赏</span></p> <p class="ql-block"> 《归嵩山作》</p><p class="ql-block"> 作者|唐·王维</p><p class="ql-block"> 诵读 解说 编辑|海之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清 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p> <p class="ql-block">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p> <p class="ql-block">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p> <p class="ql-block">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p> <p class="ql-block">公元734年,一位刚刚经历了仕途挫折的诗人正缓缓走向嵩山。33岁的王维年少成名却宦海沉浮。从状元极第到被贬济州,再从长安闲居到这次归隐嵩山,在从长安闲居回归嵩山的路上,他写下了这首诗。</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王维的归隐也不是现代的“躺平”,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调整。这次嵩山归隐也只持续了短短一年,次年他便在张九龄的推荐下,出任右拾遗。这次隐居虽然短暂,却成为他诗歌创作和生命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千年前的马车足迹早已湮灭,但那条通向心灵自由的归途永远向我们敞开。今天的我们被裹挟在工作的快节奏和生活的焦虑中,或许更需要学习王维。我们不必真正归隐山林,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心灵的“嵩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嵩山”,那是我们疲惫时可以回归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