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十年风雨兼程,校园里的一砖一瓦都刻着时光的印记。我们剪下第一幅图,用红纸勾勒出那熟悉的建筑剪影,1955到2025,数字不只是年轮,更是心跳的节拍。鸟儿从纸间飞起,烟花在指尖绽放,就像当年我们走进北邮时心中燃起的那团火。这抹红,是青春的颜色,也是我们今天为母校献上的最真挚祝福。</p> <p class="ql-block">北邮体育馆在我们手中变成了一幅剪纸,红色的轮廓稳稳立在纸上,像一团不灭的火焰。玻璃窗的光影被简化成整齐的线条,柱子撑起的不只是建筑,还有那些年看过的比赛、听过的呐喊。我们一边剪,一边聊起过去在馆前散步的日子,笑声仿佛还在风里回荡。这一剪,剪出了活力,也剪出了记忆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那栋高高的楼,路两旁的树,还有“我爱北邮”那几个字,我们都剪进去了。红色的字像心跳一样跳在白底上,校训“团结 勤奋 严谨 创新”早已不是口号,而是我们这一代人活出来的样子。剪刀转过每一个转角,都像走过一段校园小径。我们老了,可这四个词,还跟年轻时一样烫在心上。</p> <p class="ql-block">科学会堂的剪影静静立在红纸上,叶培大的名字我们一笔一划地刻出来,不敢马虎。这不只是建筑,是知识的殿堂,是我们当年踮着脚往里张望的地方。右边那排树的剪影,是我们加的——没有绿,只有红,可我们心里知道,那是四季常青的记忆。这一剪,剪的是敬意,是无声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学九楼前那几辆自行车,我们特意留了下来。旧式的二八车,车筐里或许还放着一本书,像极了我们年轻时的模样。白墙红窗的楼,在红纸里变成了简洁的轮廓,可那股子安静的书卷气,一点没丢。我们笑着说,要是当年也这么会剪纸,该多好。现在剪,也不晚,为的是那一份未曾走远的校园情。</p> <p class="ql-block">西校门的剪纸最难剪,门楼的字要正,树要挺,还得透出那股庄重里的亲切。我们几个人围在一起,你一剪我一补,像当年一起做作业那样。红色的“北京邮电大学”五个字,剪得格外用力——这是我们的根,是无论走多远都记得的起点。门开着,像在迎人,也像在送别,而我们,始终是北邮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科研楼的红,是沉甸甸的。我们把它剪得挺拔些,窗户一排排整齐上去,像攀登的阶梯。黄改2025.10.11这个日期,我们用小字刻在角落,像一种承诺。树是茂的,心是热的,这楼里出过的成果,我们未必全懂,可我们知道,那是北邮的脊梁。我们剪下的,不只是楼,是那份踏实的奋斗。</p> <p class="ql-block">又一幅校园剪影,红底白空,简洁得像一首诗。我们没写名字,可谁看了都知道,这是北邮。树的影子斜着,像下午四点的阳光。我们不说话,只低头剪,手有点抖,心却稳。七十年,多少人来了又走,可这轮廓,一直没变。</p> <p class="ql-block">“辉煌北邮”四个字,我们剪得大气些,楼在中间,树在两旁,蓝天白云用留白来表现。有人提议加点云纹,说像老辈人的衣襟花边,我们笑了,顺手就添了上去。这不只是现代,也是传承。辉煌不是一天来的,是一代代人,一剪一剪,剪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未来学习大楼,我们剪得有点“怪”,线条飞出去,像要冲上天。年轻人说这叫“未来感”,我们不懂,可我们懂希望。红纸剪出的窗,像一只只眼睛,望着明天。我们老了,可北邮还年轻。这一剪,是送给后来人的礼物——你们的路,我们用红纸铺了一段。</p> <p class="ql-block">国际学院的植物图案最费工夫,我们照着照片一点点抠,剪出那些藤蔓般的花纹。红墙上的“International School”和“国际学院”并排站着,像握手。我们说,这楼真好看,像北邮的心,既红得热烈,又开得敞亮。树影婆娑,剪刀轻转,剪的是今天,也是世界的北邮。</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幅,把七十年的庆祝剪成一幅大图:楼、人、车、树,云纹绕边,红得像火。我们把名字签在角落,像学生交作业。这一刀一剪,不是为了多精美,而是想说:我们记得,我们爱,我们从未离开。北邮七十,我们用红纸,写下最朴素的告白——生日快乐,我的母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