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在酒店用过早餐后,我们整装出发,驱车向着边境的策克口岸进发,开启一段穿越边塞风光与自然奇景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时,车辆准时抵达策克口岸,阳光洒落在边境大地,微风拂面,仿佛在迎接我们踏入这片连接中外的特殊土地。</p> <p class="ql-block">策克口岸坐落于额济纳旗境内,毗邻中蒙边境572号界碑,是陕、甘、宁、青四省区与内蒙古自治区共有的重要陆路口岸,承载着边贸往来与民族交流的厚重使命。</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中国边境线上的572号界碑,在阳光下庄严肃穆,碑体虽不张扬,却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边疆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界碑旁,怀着敬意与自豪按下快门,将这一刻定格——不仅是一张合影,更是一段与祖国边防线的深情对话。</p> <p class="ql-block">伫立界碑前极目远眺,蒙古国的辽阔草原在天际延展,苍茫大地与流云相接,仿佛诉说着边境线上千年的寂静与守望。</p> <p class="ql-block">高耸入云的策克口岸纪念碑巍然屹立,如一位沉默的戍边卫士,见证着口岸的繁荣发展与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策克口岸风光壮美,戈壁苍茫,天高地阔,一望无垠的边塞景色令人顿生豪情,仿佛置身于历史与现实交汇的边关诗篇。</p> <p class="ql-block">这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蒙古风情,从风中的经幡到远处的蒙古包轮廓,无不散发着草原民族的独特韵味与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中午十二点半,我们抵达额济纳胡杨林旅游区,走进这片被誉为“活着的地质公园”的神奇林地,开启另一段心灵之旅。</p> <p class="ql-block">额济纳胡杨林旅游区位于额济纳旗东线,是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开发胡杨林15万亩,景区全长28公里,宛如一条绿色丝带镶嵌在荒漠之中。</p> <p class="ql-block">胡杨树,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它以三千年不屈的生命轮回,被誉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每至金秋时节,胡杨林便化作一片金色海洋,层林尽染,如梦似幻,仿佛大自然亲手绘就的童话世界,令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此行虽未逢金秋盛景,略感遗憾,但淡季游览却别有韵味——游人稀少,步履从容,更能静心感受胡杨的风骨与大漠的深邃。</p> <p class="ql-block">在胡杨林间驻足留影,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感动与记忆,记录下与这片神奇土地相遇的难忘瞬间。</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我们走进驼芝羊蒙餐馆,品尝地道的蒙古风味美食,手把肉香气扑鼻,奶茶醇厚暖心,味蕾也在旅途中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国超,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老官台村人。生于一九五零年,大专文化,中共党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参加教育工作,在柳溪学校任教。1980年调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87年电大毕业后,调县政府人亊劳动局工作。97年调县技工学校任党支部书记并主持工作。2010年正式退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退休后,喜欢旅游,畅游祖国大好河山。纪录美好,分享感动。截止現在,共发表美篇作品壹佰篇,阅读量达62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