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的风总是带着点海味的咸,可今天吹在脸上,却像是裹了咖啡的香气。我站在会场门口,一眼就瞧见那块白底黑字的标牌——“东方龙咖”,四个字写得大气又沉稳,像极了云南山间那股不张扬却扎实的劲儿。头顶上,“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和“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的字样并列着,仿佛两地的手,终于在这座城市轻轻握紧。</p> <p class="ql-block">大厅里蓝底白字的背景板格外抢眼,“云品入沪”四个大字像一道邀请函,把彩云之南的风物郑重递到了黄浦江畔。一位穿白衬衫的男士站在前面,笑容坦荡,手指向那行字,像是在说:“我们来了。”那一刻,我不觉得这是场普通的推介活动,倒像是一场久别重逢的约定。云南的阳光、雨露、山气,都浓缩在这四个字里,缓缓走进上海的街巷。</p> <p class="ql-block">他胸前挂着证件,衬衫熨得一丝不苟,可眼神里却透着热乎劲儿。那不是程式化的热情,而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自信。我听见他用带着云南方言尾音的普通话介绍:“这是我们自己的养生咖啡,不是模仿谁,是我们想让世界尝尝云南的味道。”话不多,却让人信服。</p> <p class="ql-block">转到展台区,一眼就看到那抹亮眼的紫——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紫色工装,站在“东方龙咖”的背景墙前,有人竖起大拇指,有人笑着迎客。展台上红黑两色的咖啡盒排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 ready to conquer这座城市的味蕾。左边是“红咖啡”,右边是“黑咖啡”,名字简单,却透着一股子直白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展台下方那行小小的“云品入沪”,让我心头一动。原来这不是一次单向的输出,而是一次双向的奔赴。云南的好物走进上海,上海的节奏也在重新定义这些山野风味。我伸手摸了摸那盒红色包装,指尖传来微微的磨砂感,像极了普洱山路上的红土。</p> <p class="ql-block">两位姑娘站在展台前低头看手机,一个穿紫上衣,一个穿花衣裳,神情专注,像是在核对订单,又像是在回复远方的消息。她们不说话,却让人觉得踏实。这哪是卖咖啡的?分明是把家乡的牵挂,一包包打包寄往远方。</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海报写得清楚:海拔、气候、种植方式、烘焙工艺……每一条都像一封家书,写给那些愿意慢下来品一口真味的人。她们站在那一排红盒前,不吆喝,不喧哗,可你走过时,总会忍不住停下脚步。</p> <p class="ql-block">桌布上印着“云南咖啡香飘世界”,这话听着豪迈,可在这里,它一点都不夸张。一位穿紫色上衣的姑娘正笑着介绍产品,声音清亮:“这是我们和医学科学院一起研发的养生咖啡,喝着舒服,也养人。”我抬头看墙上的海报,那句“东方龙咖”底下,赫然写着“云南医学科学院监制”。</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路过一块石碑,上面刻着“2288”和“东方龙咖”的字样。旁边是蓝色指示牌,远处有树影婆娑。几个年轻人站在那儿拍照,笑声清脆。我忽然想,也许用不了多久,这座城市的人们说起咖啡,不再只提意式、美式,而是会说:“来杯东方龙咖吧,养生的,云南来的。”</p>
<p class="ql-block">这</p> <p class="ql-block">那个红圈橙心的标志,我记住了。外圈是“云南医学科学院”,中间像一个抽象的“T”,蓝线缠绕,像是脉搏,又像是藤蔓。它不张扬,却透着一股子专业的底气。原来这杯咖啡,不只是风味的探索,更是健康的承诺。从土地到科学,从山野到城市,它走的每一步,都踩在实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