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5国游【7】一阿富汗·喀布尔、巴米扬(上)

黄老师

<p class="ql-block">  我们历经6天的巴基斯坦之行,已落下帷幕。在巴基斯坦期间我们游览了3个城市,参观游览了4个博物馆、3个清真寺、3个公园,2个古城及1个古堡,还有国家纪念碑、孔子学院、巴印边境降旗仪式等景点。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巴基斯坦是一个历史古老沧桑、文化悠久多样、宗教信仰浓厚的国度。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体验,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潜力的旅游目的地。我们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巴基斯坦人民对我们的热情和友善,可见中巴友谊已深深地扎根于两国人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巴基斯坦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印巴紧张局势、国内恐怖主义威胁、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不公和政治不稳定等问题仍然存在。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巴基斯坦政府已采取了各种措施。我们相信,巴方只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巴中友好关系,正确处理巴美关系,巴基斯坦将会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衷心祝愿巴基斯坦早日脱贫致富,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  11日下午5:30我们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国际机场乘坐阿富汗卡姆航空公司的航班飞往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开始了我们南亚5国游的第2个国家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个阿富汗行程我们是既充满期待又忐忑不安。塔利班名声大家都觉得是臭名远昭,在塔利班首次执政期间其所作所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制裁。而在塔利班再次执政下的阿富汗现状到底是如何?这是我们很期待要去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一下,以便了解其真实的情况。它让我们忐忑不安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安全问题,因为阿富汗长期处于战争和动乱之中,塔利班还曾庇护过恐怖组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阿富汗简介</span></p> <p class="ql-block">  现在谈起阿富汗的国名,我总觉得有点尴尬。在2021年8月前她全称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2021年8月,塔利班重新夺取政权后改称她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然而截至今年10月,全世界只有俄罗斯一个国家正式承认“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驻莫斯科大使馆也首次升起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白色国旗。虽然中国、阿联酋、卡塔尔以及巴基斯坦等国已接纳塔利班大使,但并未完成正式承认程序。</p><p class="ql-block"> 阿富汗是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国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70万人。人口中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25%,还有哈扎拉、乌兹别克等20多个少数民族。大多数国民都信仰伊斯兰教,约85%是逊尼派,约14%是什叶派,还有希克教徒、印度教教徒和基督教徒。普什图语和达里语是官方语言。</p> <p class="ql-block">  阿富汗地处亚欧大陆最重要的位置,长期处于帝国争霸的交汇地。古代的波斯、马其顿、阿拉伯、蒙古等帝国,还有英国、苏联、美国等均在此折戟,因此阿富汗又被称为帝国坟场。</p><p class="ql-block"> 1747年阿富汗王国建立,曾一度强盛,19世纪后国力日衰,成为英国和沙俄的角逐场。1919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8月19日为独立日。1973年7月阿富汗前首相穆罕默德·达乌德发动政变,废黜了查希尔国王,废除君主制,成立阿富汗共和国。1979年苏联入侵,1989年苏军撤出后陷入内战。1994年塔利班兴起,1996年9月攻占喀布尔,建立政权。2001年“9·11”事件后,塔利班政权在美军事打击下垮台。2021年4月美国宣佈从阿撤军,同年8月15日塔利班攻陷喀布尔重新掌权,随即组建临时政府,宣布恢复阿富汗为伊斯兰酋长国。</p> <p class="ql-block">  阿富汗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历经40多年战乱,曾有600多万人沦为难民,经济发展困难。</p><p class="ql-block"> 农牧业是阿富汗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耕地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棉花及各种水果。主要畜牧产品是肥尾羊、牛、山羊等。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以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主要有纺织、化肥、水泥、皮革、地毯、制糖和农产品加工等。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72.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93美元。</p><p class="ql-block"> 阿富汗矿藏资源较为丰富,但因长期战争而未得到充分开发。目前已探明的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盐、铬、铁、铜、云母及绿宝石等。</p><p class="ql-block"> 塔利班重新上台后,积极寻求国际社会承认,重视发展同邻国关系。阿富汗希望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发挥地缘优势,成为本地区贸易和交通枢纽。2023年,阿富汗正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这一身份转变,让阿富汗与上合组织的关系更为紧密。</p> <p class="ql-block">  我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塔利班。“塔利班”在阿富汗普什图语中是“宗教学生”的意思,也称“学生军”。其骨干成员原来多来自宗教学校或受过培训的阿富汗普什图族难民。塔利班原是阿富汗武装派别之一,现在是阿富汗的执政组织。塔利班属伊斯兰教逊尼派,其核心主张以伊斯兰教法治理国家。</p><p class="ql-block"> 1996年塔利班控制了阿富汗大部分地区并首次建立政权,实行极端统治。如禁止女性接受教育、限制娱乐和庇护本·拉登等恐怖组织,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制裁。2001年3月,塔利班用大炮、炸药、火箭筒等武器,强行炸毁两座世界文化遗产的巴米扬大佛,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p><p class="ql-block"> 2021年塔利班重新掌权后逐步调整政策以寻求国际认可,如在打击恐怖组织和禁止种罂粟、戒毒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大成果。但对待女性还是釆取极端政策,强化部族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如强制女性穿罩袍戴面纱,禁止与非亲属男性接触,独自外出都必须有男性作为监护人陪同。女孩上学只能上到六年级,不能继续接受中学和大学教育。女性还被禁止从事大部分的职业。由于塔利班系统性地剥夺了女性在教育、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权利受到世界广泛批评,国际社会普遍未予承认其政权合法性。国际援助也因此大幅减少,加剧了其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困境。</p> <p class="ql-block">  塔利班现有国旗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国旗。其主体为白色,中央用黑色的库法体阿拉伯文书写着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此外还有几种变体,一种是在清真言下方用普什图语写有“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字样;另一种是带有国徽的版本,国徽位于清真言下方或与清真言等大,这种可能是军旗或政府官员使用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首都喀布尔</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来阿富汗主要游览区域是在喀布尔省和巴米扬省。</p><p class="ql-block"> 喀布尔是阿富汗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是喀布尔省省会 ,也是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中心。它位于阿富汗东部,处于兴都库什山南麓,喀布尔河横贯全城,将城市一分为二,南岸为老城区,北岸是新城区,全市呈U字形,四周群山环抱,海拔约1800米,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山区首都之一。</p><p class="ql-block"> 喀布尔总人口约538万。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民族有普什图人、塔吉克人、哈扎拉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和普什图语。</p> <p class="ql-block">  喀布尔拥有悠久的历史,建城历史超过3500年。这座历经千年、满目沧桑的山城,已经见证了无数帝王的辉煌,也经历了被反复争夺的支离破碎。早在公元前就有人类活动,曾为佛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的传播中心。它是中亚和欧洲进入印度次大陆以及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1773年杜兰尼王朝统一阿富汗后定都于此。历年的战争都让喀布尔遭受重创,2002年开始重建。这里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波斯、印度、伊斯兰与苏联风格,战争后也有现代建筑的出现。</p><p class="ql-block"> 喀布尔的经济主要依赖贸易,产业以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有纺织、化肥、制砖等行业。农牧业也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喀布尔四周郊区是全国主要的园艺和蔬菜种植地。</p><p class="ql-block"> 市内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古尔达拉佛塔、巴布尔花园等,有成立于1932年的喀布尔大学以及成立于1924年的国家博物馆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喀布尔国际机场</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阿富汗卡姆航空公司RQ928航班经过1小时10分钟的空中飞行,于当地时间18:10(时差比北京时间晚3.5小时)抵达阿富汗喀布尔国际机场。</p><p class="ql-block"> 卡姆航空是阿富汗最大的私营航空公司,于2003年成立,由阿富汗商人扎玛赖·卡姆加尔创立,其总部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主枢纽机场为喀布尔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  出机场航站楼,看到一大片的太阳能光伏板颇感意外,这机场也使用清洁能源了。</p> <p class="ql-block">  机场外有个“超级可乐”广告大雕塑,商业气息还较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婚礼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  来机场接机的地接社人员共有4人:地接社老板、英语导游、中文翻译及司机,中文翻译是位喀布尔大学4年级在校生,中文水平较差。我们坐上他们的车子往市区住宿酒店开去。途中他们先让我们见识一下阿富汗的高档酒店一一星辰宫殿酒店。车子直接开进了酒店的广场,其场景让我们惊讶不已。</p> <p class="ql-block">  从外观来看,建筑装饰华丽,夜晚灯光璀璨,常作为富人举办婚礼等活动的场地 ,是喀布尔当地较为知名的婚礼酒店之一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未来到阿富汗前,想象中那战乱后的阿富汗,应该到处都还是被炮弹炸毁的房屋,市内灯光昏暗的破败景观。与这相比较被现实打脸了,阿富汗的贫富差距十分巨大,富人们还是过着灯红酒绿的奢侈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喀布尔住的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  晚上8:05我们来到位于一座小山头的住宿酒店,图中是地接社老板和扬益领队在办理住宿手续。地接社老板一再向我们表示,他们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尽最大的努力让我们在阿富汗能住好、吃好、玩好。有什么需求大家尽管提出,他会尽量满足。希望大家能对阿富汗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此次在阿富汗游览3天,住宿3晚。11日、13日晚住这酒店,今晚(12日)我们要住在巴米扬,14日晚上前往迪拜转机。</p><p class="ql-block"> 今天(12日)清晨早餐前,我们先去熟悉一下酒店周边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酒店公路边拍的景观,在喀布尔许多山头都建有房屋,大部分属于贫民窟。因为那里交通不便,没有自来水,基础设施很差,所以山的高处都是穷人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  阿富汗的安检很严格,进入酒店、机场、清真寺等,都要接受塔利班士兵的摸身检查,行李都要过机器安检。这个路口检查站是进入我们住宿酒店的检查站,从这儿沿着山边公路一直上坡近百米到坡顶就是我们住的酒店。因此我们所住的酒店,环境很封闭,安全性好。 </p><p class="ql-block"> 昨晚我们车开到这儿,全体人员都要下车,男女分开接受摸身检查,我老伴进入另一屋子由女士兵负责检查;每个人的行李都要拿下车过机检,经安检后再将行李放车上,我们再一同乘车到达酒店。</p><p class="ql-block"> 早上我想与这检查站的塔利班合个影,被他婉拒了。地接社老板告知我们在阿富汗拍照,千万不要拍军事设施,不要拍塔利班人员,免得惹麻烦。</p> <p class="ql-block">  在阿富汗的女游客也必须穿长袍配戴头巾,头发一定要包住不能外露。我们国内旅行社负责为女团友购买一套长袍和头巾,由于旅行社信息有误,说在阿富汗都得穿黑色的长袍和戴黑色头巾,否则塔利班会来找麻烦。因此我们在巴基斯坦最后一天,领队就为我老伴买了一套黑色的。可到了阿富汗才发现女性都可以穿其他颜色的长袍,当然黑长袍是传统的色彩。这是她在酒店早餐厅拍的,在阿富汗的这几天她都得这样的装扮,难看且闷热,真无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普勒·赫斯提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先来到普勒·赫斯提清真寺参观游览。这个清真寺​坐落于喀布尔老城中心,是城市核心宗教地标,周边交通在非祷告时段相对便利,步行可及老城诸多区域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所见这个清真寺背后左边的山叫电视塔山,又称阿萨迈山。它是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中心西部的一座山峰,是喀布尔市区的制高点之一,海拔约2100米。它因山顶设有大型电视桅杆和天线,用于城市的地面电视广播,故被俗称为电视塔山。山上则层层叠叠地分布着土坯房屋,居住着许多平民,形成了独特的“山村”景观,也是游客了解当地居民生活的一个窗口。由于大多是贫苦人生活在那儿,所以成为阿富汗最大的贫民窟。</p> <p class="ql-block">  这个清真寺是喀布尔极具代表性的宗教建筑,其外墙镶嵌着蓝色、绿色的瓷砖,色泽饱满,光彩夺目,因此俗称蓝色清真寺。其标志性的蓝色穹顶很远就能看到,它是重要的宗教与社区活动中心 。作为社区核心,不同阶层民众在此祈祷、庆祝、寻求慰藉,促进社会交流与凝聚,承载阿富汗人精神寄托 。</p> <p class="ql-block">  普勒·赫斯提清真寺始建于18世纪后期,20世纪60年代末在查希尔·沙阿统治时期大规模重建,形成如今大致建筑形态 。20世纪90年代因战乱受损,2019年完成全面修复 。它历经兴衰,从建造、重建到修复,始终是喀布尔文化身份象征,见证城市历史变迁,也是阿富汗人韧性与信仰的体现 。</p> <p class="ql-block">  蓝色清真寺的外观,那标志性的巨大蓝色穹顶极为醒目,搭配高耸宣礼塔,融合国际现代建筑风格与传统阿富汗瓷砖工艺 。外墙装饰精美,运用赫拉提瓷砖等,图案含几何图形、宗教纹饰,色彩丰富且协调 。</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清真寺正面图像,建筑设计反映阿富汗多元文化影响,数世纪来受不同风格熏陶,现代与传统伊斯兰风格结合,成为文化交融见证 。</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清真寺左侧门,我们从侧门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清真寺的正大门,非祷告时间正门都是关闭的。</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的祈祷大厅宽敞,可容纳数千信徒,内部装饰是复杂设计与彩色马赛克的结合,展现阿富汗工匠精湛技艺 ,墙面上的宗教书法,增添神圣氛围与艺术美感 。</p> <p class="ql-block">  这清真寺的穹顶是利用穹顶自身力学特性,实现大空间覆盖,且层次感很强,再结合装饰艺术展现宗教与文化内涵。它在伊斯兰建筑中广泛应用,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 。</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还养了许多鸽子,希望这些和平鸽真能为阿富汗人民带来和平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编辑这集美篇时,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于10月10日又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冲突。此次冲突也是两国长期安全互信崩塌的集中爆发,其背后存在着长期的历史积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喀布尔国家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普勒·赫斯提清真寺,驱车前往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它位于喀布尔市中心西南方向约8公里的达鲁拉曼大道,是一栋米黄色四层建筑,墙体上有明显的弹孔与修复痕迹,见证了历经战争的创伤。</p> <p class="ql-block">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是阿富汗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宝库。1919年在巴海巴拉宫殿收藏的基础上设立,1924年正式开放。1931年,博物馆迁至现址。</p><p class="ql-block"> 这博物馆曾经是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超过10万件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其主要收藏阿富汗各地出土的史前遗物、贵霜王国时代的佛像、印度教神像、伊斯兰时代文物、各历史时期的钱币和民俗文物等。90%是出土文物,其中与佛教有关的文物占40%。博物馆的藏品代表着阿富汗悠久的历史,以及它在连接古代中国和古罗马之间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位置,曾被誉为世界上奇珍异宝收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79年内战爆发以来,苏联入侵、军阀混战、塔利班兴起,博物馆遭到严重劫掠和破坏,尤其是塔利班对博物馆的破坏最为疯狂。塔利班曾于1993年和1997年两次炮击博物馆,塔利班于1996年~2021年首次执政时期对馆内文物损毁最严重,他们用锤子和斧头几乎砸烂了所有他们认为亵渎教义的造像,几千件无价之宝被摧毁。至90年代后期,70%的剩余文物或被洗劫,被损毁,或通过地下交易流入军阀和国外。然而博物馆工作人员曾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地将一些珍贵文物转移并藏匿起来,保护了不少文物被毁和被掠劫,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2001年塔利班倒台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的协助下,许多文物被找回,2004年10月重新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目前收藏了超过5万件已登記的文物,涵盖了从史前时期至伊斯兰时期的各类文物。</p> <p class="ql-block">  从2006年开始,因为战乱而不得不逃难的阿富汗国家珍贵文物在欧洲、北美和东亚各大博物馆轮流保护和展出,全世界都共同在努力保护着这批弥足珍贵的文物。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文物于2017年3月开始在中国巡展,至2020年4月才返回阿富汗。在中国巡展的三年时间里,它先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香港历史博物馆等九地进行巡展。中国为保护阿富汗的珍贵文物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彰显了中国对阿富汗的情义。</p><p class="ql-block"> 这些巡展的文物回到阿富汗后都没有放在博物馆内陈列展出,大家都很担心它的去向,据博物馆人员说已被塔利班秘密保存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些小学生是在校生中表现最优秀的,老师为奖励他们带他们来博物馆游览一次。男生由男教师带着。</p> <p class="ql-block">  女生则由女教师带着,这就是伊斯兰教的规矩。这批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身挂奖牌和校牌。我想他们一定是私立学校的学生,家境殷实的。</p> <p class="ql-block">  馆内展出了新石器时代许多的石器,这是石斧。</p> <p class="ql-block">  这是贵霜时期的一个石雕像,是幸存的为数极少的石像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是出土的迦腻色迦王半身像,与巴基斯坦塔克西里的迦腻色迦王相像,脚都呈八字脚分开的。公元2世纪前后是贵霜帝国时期的巅峰时期,国王服装具有鲜明的阿富汗风格。它是博物馆的重要展品之一,见证了贵霜帝国时期的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  这巨大的佛钵高约0.75米,直径1.75米,重达350~400公斤,佛钵下部是仰莲,上部布满伊斯兰铭文。正因为此佛钵有伊斯兰铭文而得以逃过一劫,没有被塔利班毁坏。它被认为是佛陀生前所用的佛教圣物,曾被贵霜君主迦腻色伽抢到贵霜首都。</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元2世纪贵霜王朝的石灰石记事板,板上有25行铭文。</p> <p class="ql-block">  这大脚丫子出自阿伊哈努姆,公元前3世纪希腊化巴克特里亚时期。</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元前3世纪希腊巴克特里亚时期,用石灰石制成的棘果叶的古兰丹柱。</p> <p class="ql-block">  这是科林斯式石柱头,大约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的希腊巴克特里亚时期,正处于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希腊化时代。</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元前2~3世纪由石灰石制成的日晷,它是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由晷盘和晷针组成。</p> <p class="ql-block">  这石碑是大理石石材,是伊斯兰时期(公元11 ~12年),为麦赫拉布形状,周围和内部装饰有《古兰经》字样。</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元3-6世纪寺庙壁画,画得是讲经说法的菩萨。壁画颜色仍保持鲜艳,具有希腊风格。</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一世纪贵霜时期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  这是出土的藏金币的陶罐</p> <p class="ql-block">  这些是3~6世纪黄金、宝石饰品。</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元前3000-2000年的银瓶,由英国归还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元3-6世纪,雕刻的是萨珊国王猎兽题材的银盘。</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元前3000年银碗的碎片,它以公牛斗架为装饰。这5000年历史的银碗残片包含多种文化元素,凸显了阿富汗曾处于不同文明交汇之地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元11-13世纪的银钵</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元前3000-2000年的青铜饰板,它是以狩猎为题材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11--13世纪,用青铜制成的鸟形燃烧器,刻有铭文和植物纹。</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公元11-13世纪的铜油灯</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11~13世纪铜制熏香燃烧器</p> <p class="ql-block">  这是11~13世纪的铜壶</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世纪的铜火盆,用于温暖房间。八个底座的形状,有人物、植物和鸟类等图案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元前3世纪希腊化巴克特里亚时期的陶装饰瓶</p> <p class="ql-block">  这是11~14世纪,带柄的陶瓷壶。</p> <p class="ql-block">  这是11~13世纪,釉陶瓷碗。</p> <p class="ql-block">  这是14~17世纪,青釉陶瓷瓶。</p> <p class="ql-block">  这是12世纪的伊斯兰教《古兰经》</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还展示了阿富汗人的生活场景。集市是阿富汗所有公共活动集中的地方,它不仅是商业和手工艺的中心,也是一个宗教中心,因为集市上往往设有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这是阿富汗富裕家庭的客厅摆设</p> <p class="ql-block">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于2011年5月在阿富汗喀布尔以南30公里探采铜矿期间,意外发现一座2600年前建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寺庙遗址,这里发现了超过150尊珍贵佛像,目前大部分佛像还存在那儿。</p><p class="ql-block"> 我们怀着略有遗撼的心情于9:30离开博物馆,驱车前往巴米扬。我们真心希望塔利班对其他宗教要有包容之心,对于那些珍贵的文物,包括佛教、印度教等文物及其遗址,都要给予保护,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更不要再做出那种极端的破坏行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巴米扬</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于下午2点到达了巴米扬的门楼,在这里我们接受了途中的第三次检查。根据塔利班规定凡出省都要出示通行证,所以检查站的塔利班士兵要检查我们的通行证和护照。他们对我们中国人还是很友善的,没有刁难及索要小费。</p> <p class="ql-block">  巴米扬市处于阿富汗中部高原地带,是巴米扬省的省会 。它位于巴米扬河河畔,东南距首都喀布尔约130公里,海拔2590米。其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约9万。它扼兴都库什山的重要隘口,是中亚与南亚往来大道上的要站。</p><p class="ql-block">​ 巴米扬是阿富汗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该国最重要的文化和历史遗址之一。这座城市因其在丝绸之路上的战略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宗教和艺术交流的交汇点。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先后于公元4世纪末和7世纪中西行过此。巴米扬曾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佛教中心,以巴米扬大佛而闻名。2001年,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炸毁,但遗址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巴米扬经济以旅游业为主,同时也是阿富汗重要的农业产区,以生产奶制品、羊毛地毯和马铃薯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巴米扬属温带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干燥,春季雨量较大,夏秋凉爽宜人,是著名的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 巴米扬市是哈扎拉贾特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当地占多数的哈扎拉族人的文化中心,201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城市。</p><p class="ql-block"> 阿富汗的哈扎拉族人,被广泛认为是13世纪蒙古帝国西征时,留在当地的蒙古士兵、工匠与中亚及波斯原住民通婚的后裔。其外貌特征保留了典型的东亚面部特征,如黄色皮肤、扁平脸型和蒙古褶(内眼角上眼皮褶皱)。经现代基因检测显示,许多哈扎拉人携带有蒙古人标志性基因标记。因此哈扎拉族人至今在阿富汗还是受到了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因为其祖先蒙古帝国军队曾征服过、奴役过、屠杀过他们阿富汗的原住民。</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中午我们在这个餐厅用午餐,已是中午2:20。在巴米扬我们午、晚餐都在这家餐厅,菜肴味道还比较合我们口味,主食是烤饼与大米饭,烤牛、羊肉也比较地道。</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半我们从餐厅来到了住宿的酒店,电梯遇到停电,行李由工作人员搬到我们住的第四层楼。</p> <p class="ql-block">  这是酒店墙上的一幅画,画的是原来巴米扬大佛及周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这个酒店离巴米扬大佛很近,站在酒店阳台就可看到对面两座大佛的石窟,佛像被塔利班炸毁,只剩空的石窟。这是在阳台拍的全景图,可与上图作个比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吼赫拉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于下午4:30来到巴米扬大佛右边的一座山包上,那里曾是吼赫拉古城,又称“尖叫之城”,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堡。古城大约始建于公元6世纪,由信佛教的古尔王朝时期建造。它曾是古代巴米扬的行政中心和重要的防御据点,也曾是一个繁荣的城市。它依山而建,是典型的高地堡垒,曾是巴米扬防御最为坚固的皇家城堡之一,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  传说1221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围攻巴米扬,遭到守军的顽强抵抗。成吉思汗的孙子木图汗在攻城时被城内射出的箭杀死。成吉思汗大怒,下令屠城。又据传说,巴米扬统治者的女儿因父亲再婚而心怀不满,将城堡的秘密入口暗自告诉了了蒙古人,最终蒙古军攻破并摧毁了此城,还屠杀了全城的民众,城中的惨叫声久久地回荡在山谷,因此该城又被称为“尖叫之城”。</p> <p class="ql-block">  这是维修过的住宅区</p> <p class="ql-block">  房基是由大鹅卵石垒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瞭望塔,已坍塌过半,但它仍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  我、杨领队、英语导游及中文翻译等4人登上了古堡的最高处,在那里可以俯瞰巴米扬山谷和著名的巴米扬大佛遗址。</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古堡悬崖边的城墙,底下深近百米,很险峻。我骑在废城墙上,很有恐惧感。</p> <p class="ql-block">  几个当地人也游览古堡,他们不怕晒,还在大太阳底下坐着聊天呢。</p> <p class="ql-block">  如今,吼赫拉古城已成为一片考古遗址,它是历史爱好者、探险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热门目的地。遗址上还保留有残垣断壁,古塔,住所,瞭望塔等,它静静地矗立在山上,俯瞰着巴米扬山谷,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悲壮。</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吼赫拉古城,我们要驱车前往巴米扬山谷中的佛像遗址群。那里有世界文化遗产一一两尊巴米扬大佛遗址,我们要去听听它们的前世,看看它们的今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