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中的运行规则】沙龙感悟:读懂 “先有情、再有事” 的生命流动

陆钰涵

<p class="ql-block">今晚在参加《家族中的运行规则》沙龙中和玉飞老师的对谈,读完玉飞老师生命档案,让我对“情感”和“流动”有了全新的觉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看清自己的“情感麻木”不是天生,是成长模式的印记</b></p><p class="ql-block">以前总觉得自己天生“大条”,不会撒娇、不懂甜言蜜语,和家人沟通只习惯“有事说事”,甚至会觉得老公打电话“扯东扯西”很啰嗦。直到和玉飞老师聊起成长经历,我才突然明白,这不是我的本性,是从小到大被环境“塑造成”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弟弟,父母更看重“成绩”和“结果”——只要我考得好、表现出色就够了,很少有情感上的交流。从初中开始,我就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业上,后来又专注于事业,一直“垂直”在“把事做好”的轨道里,慢慢关闭了对情感的感知力。现在回头看,不是我不想温柔,是过去的经历里,没人教我怎么让情感流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情感流动”是生命的“滋养剂”</b></p><p class="ql-block">“没有流动,就没有生生不息的生长”。生活不是只讲结果的“任务场”,现在的日子和小时候不一样了,得“先有情,再有事”。之前我总觉得自己太钢、太要强,所以没法对家人温柔、对老公撒娇,其实是我内在的情感一直没被唤醒——不是我没有爱,是过去的否定、不愉快把这份爱暂时封起来了。就像我很少哭,连感动也只是默默流泪,不是我不共情,是心关得太久,还没习惯敞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让“情感”流动的践行点</b></p><p class="ql-block">1. 试着“说废话”:以前和朋友聊天只讲重点,下次可以试着聊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不用怕“啰嗦”,感受那种聊天的轻松;</p><p class="ql-block">2. 允许自己“慢慢哭”:以后再遇到感动的事,不压抑自己,哪怕还是默默流泪也没关系,至少让情绪流动起来;</p><p class="ql-block">3. 在生命故事里找真相:共修生命故事的时候,多从自己的“源头”出发,看到真实的感受,让那些被忽略的情感慢慢冒出来。</p><p class="ql-block">感恩玉飞老师的陪伴和服务。接下来我就带着这份觉察慢慢践行,相信心打开一点,情感流动就会多一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