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咏麟:朋友,卡拉永远OK

剑客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序:永远的25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b></p><p class="ql-block">香港红磡体育馆的聚光灯骤然亮起时,舞台中央那个穿着亮片夹克、踩着节拍蹦跳的身影,让人很难相信他早已过了古稀之年。麦克风递到嘴边,一句带着标志性笑意的“各位朋友,晚上好啊”落下,台下瞬间沸腾——荧光棒汇成的星海晃得人睁不开眼,前排有头发花白的大叔举着“阿麟,我听你歌40年了”的灯牌,后排的00后小姑娘跟着前奏哼起《卡拉永远OK》,连过道里的安保人员都忍不住跟着打节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谭咏麟的演唱会现场,无论过了多少年,他总能用那股子没被岁月磨掉的少年气,把全场变成一场不分年龄、不分身份的盛大朋友聚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圈里人都知道,谭咏麟有个坚持了几十年的“小谎言”:每年被问起年龄,他都笑着摆手“我永远25岁啦”。不是刻意装嫩,而是这份“25岁心态”,真真切切刻在了他的骨子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他办巡回演唱会,彩排时要跟年轻舞者学新的街舞动作,膝盖不小心磕到舞台边缘,工作人员慌着要找医生,他却揉了揉膝盖继续跳,还开玩笑“没事,25岁的小伙子磕一下怕什么?”。后台休息时,他会跟化妆师抢着吃港式鱼蛋,输了就乖乖帮对方递粉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连开直播跟粉丝互动,看到弹幕里有人说“校长,我考试没考好”,他都会停下唱歌,认真叮嘱“下次加油,我25岁时也挂过科,重要的是别放弃”。他不像高高在上的“天皇巨星”,更像邻居家那个永远精力旺盛、爱跟大家凑热闹的大哥哥,也正因这份亲和力,他的人生路上,从不缺真心相待的朋友,而这些朋友,也成了他在歌影事业里一路披荆斩棘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01.少年心气:从“数学差生”到音乐追光者</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50年8月23日,谭咏麟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家庭,上有二姐,下有三妹,父亲谭江柏曾是香港甲组足球联赛的主力前锋,外号“谭铜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谭父本想把儿子培养成“运动健将”,可小谭咏麟的心思,全扑在了收音机里的旋律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香港还没那么多娱乐选择,家里的老式收音机是他最宝贝的东西——每天放学回家,他先把作业扔到一边,抱着收音机蹲在墙角,从英文歌《Yesterday》听到粤语小调《分飞燕》,连广告里的背景音乐都能记下来,对着空气哼得有模有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次父亲看到他对着收音机“发疯”,气冲冲地把收音机锁进柜子,还教训他“整天唱唱跳跳,以后能有什么出息?”小谭咏麟没反驳,只是趁家人睡着,偷偷爬起来趴在窗边,听邻居家传来的唱片声,手指在窗台上打着节拍,心里暗暗较劲:“总有一天,我要让大家听到我唱的歌,让爸爸知道唱歌也能有出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学时的谭咏麟,绝对算不上“好学生”——数学考试常常挂科,有次考了23分,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指着试卷上的红叉问“谭咏麟,你这分数跟你生日一样,就不能用点心?”他却一脸认真地说“老师,我算不清三角函数,但我能记住三十首歌的歌词,还能把它们串起来唱”。班主任被他气笑,只好叹着气让他回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学毕业后,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谭咏麟没继续读书,找了份打字员的工作,在一家洋行里每天对着键盘敲敲打打,月薪只有几百块。可他的耳朵里,全是自己在心里哼的旋律——午休时,同事们都在茶水间吃午饭、聊八卦,他却躲在楼梯间,清唱自己写的小曲子,楼梯间的回声让他觉得像在舞台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班路上,他会边走边唱,路过唱片店就停下脚步,趴在玻璃门上看里面的唱片海报,幻想着自己的照片也能贴在上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次在楼梯间唱歌,他被路过的主管撞见,主管皱着眉说“谭咏麟,你这是上班还是开音乐会?再这样就扣你工资”。他挠挠头笑了:“主管,我实在忍不住,音乐就像我肚子里的馋虫,不唱出来难受。”没想到主管其实是个音乐爱好者,见他这么执着,就说“周末有个街头歌唱比赛,你去试试,要是能拿奖,我就不扣你工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谭咏麟一听来了劲,周末穿着唯一一件像样的白衬衫,抱着借来的吉他就去了比赛现场。轮到他上场时,他紧张得手心冒汗,吉他弦都调错了,可一开口,清亮的嗓音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他唱了一首自己写的《小星》,唱到“小星闪闪照夜空”时,台下有人跟着拍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他没拿奖,却被台下一个穿西装的男人叫住——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当时香港音乐圈小有名气的制作人泰迪罗宾。对方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你的声音里有股子冲劲,跟我干吧,我让你录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谭咏麟当场就做了决定,第二天去洋行辞了职,抱着吉他跟着泰迪罗宾走,“现在想想,当时真够疯的,连合同都没看就答应了,可要是不疯一把,怎么知道自己能走多远?”</p> <p class="ql-block">02.温拿五虎:五个大男孩的青春狂想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73年,香港乐坛刮起一阵“乐队风”,泰迪罗宾觉得谭咏麟的声音很有潜力,就介绍他认识了陈友、彭健新、叶智强、钟镇涛——那时陈友是鼓手,彭健新弹吉他,叶智强玩贝斯,钟镇涛既能唱又能弹,五个二十出头的大男孩凑到一起,一拍即合,组成了“温拿乐队”。刚开始他们没什么钱,凑钱买了一套二手乐器,在陈友家的小客厅里排练,客厅太小,叶智强的贝斯差点撞翻茶几,彭健新的吉他弦断了没钱换,就自己用胶水粘好继续弹。五个大男孩穿着喇叭裤、留着长头发,站在镜子前排练时,觉得自己帅极了,可一到演出场地,就傻了眼——他们只能在小酒吧演出,舞台小得转个身都难,台下的观众大多是喝啤酒的工人,有人嫌他们吵,还会扔啤酒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次演出,麦克风突然没声音了,台下顿时响起嘘声,陈友的鼓棒都掉在了地上。谭咏麟急中生智,把麦克风扔到一边,扯着嗓子清唱起来,还对着台下喊“各位朋友,今天麦克风罢工了,咱们一起唱好不好?”其他四个兄弟也反应过来,陈友捡起鼓棒使劲敲,叶智强的贝斯弹得更响,钟镇涛走到台边,跟观众击掌互动。没想到台下的观众被他们的热情感染,纷纷站起来跟着唱,有人还把啤酒瓶当成节拍器,跟着音乐晃。演出结束后,五个大男孩累得瘫在地上,汗湿的衣服能拧出水,陈友递过来一瓶冰镇汽水,笑着说“阿麟,你刚才那样子,活像要把屋顶掀了,我还以为要被观众赶下台呢”,谭咏麟接过汽水猛灌一口,打了个嗝说“要的就是这个劲,让大家记住我们温拿,以后咱们的舞台肯定会越来越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来,他们终于得到了一个录歌的机会,推出了第一首单曲《Sunshine Lover》。录歌那天,五个大男孩紧张得一夜没睡,谭咏麟早上起来发现嗓子有点哑,急得差点哭,彭健新赶紧给他泡了杯胖大海,说“阿麟,别紧张,你一紧张就唱不好,就当是在咱们客厅排练”。没想到这首歌推出后,一下子火了——唱片店门口排起长队,街头巷尾的收音机里都在放,连小学生都能哼上两句“Sunshine Lover,my Sunshine Lover”。有次他们去商场做签售活动,粉丝太多差点引发混乱,保安拦都拦不住,谭咏麟突然拿起麦克风,唱起了他们刚写的《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粉丝们瞬间安静下来,跟着一起唱,还有人举着写有“温拿五虎”的牌子,喊着他们的名字。活动结束后,钟镇涛拍着他的肩膀说“阿麟,还是你有办法,每次都能镇住场,以后你就是咱们乐队的‘定心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温拿乐队的日子,是谭咏麟最难忘的青春。五个兄弟一起挤在小出租屋里写歌,冬天没暖气,就裹着被子坐在床上讨论旋律;一起吃泡面充饥,谁有钱了就请大家吃一顿叉烧饭;一起为了一个音符争论不休,吵得面红耳赤,可转头又一起去街边摊吃鱼蛋;也一起在舞台上享受掌声和欢呼,看着台下的观众越来越多,舞台越来越大。1978年,因为合约问题,乐队宣布暂时解散,各自发展。在告别演唱会上,红磡体育馆坐满了粉丝,五个大男孩穿着统一的白色西装,唱到《朋友》时,谭咏麟对着台下的粉丝和身边的兄弟,眼眶红了:“温拿不会散,我们永远是朋友,以后不管谁红,都不会忘了今天,不会忘了我们一起打拼的日子。”说完,五个大男孩紧紧抱在一起,台下的粉丝哭成一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03.单飞狂飙:从“温拿阿麟”到“乐坛校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单飞后的谭咏麟,一开始心里没底。毕竟在温拿乐队里,他和钟镇涛都是主唱,有兄弟在身边,他总觉得踏实,可突然一个人站在舞台上,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有次录歌到深夜,录音棚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对着麦克风发呆,想起以前跟兄弟们一起录歌的日子,陈友会在他唱错时敲鼓提醒,彭健新会在他累时递水,忍不住叹了口气。这时,制作人黎小田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阿麟,你不用怕,你的声音里有自己的特色,温柔又有力量,只要放开唱,把自己的故事放进歌里,大家一定会喜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句话点醒了谭咏麟。他开始尝试不同风格的歌曲,不再局限于乐队时期的摇滚风,而是加入更多抒情元素。为了写好歌,他每天都泡在录音棚里,把自己的经历、对朋友的感情都写进歌词里。1984年,他推出专辑《爱的根源》,里面收录了《爱在深秋》《爱的根源》《夏日寒风》等歌曲。录《爱在深秋》时,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一段感情,唱到“爱在深秋,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时,眼泪差点掉下来,黎小田说“就是这种感觉,把真情实感唱出来,才能打动人心”。没想到这张专辑一推出,就霸占了各大音乐排行榜,销量突破百万张,成了香港乐坛的经典专辑。在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他拿着“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杯,对着台下说“谢谢所有支持我的朋友,也谢谢温拿的兄弟们,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这个奖杯,也有你们的一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谭咏麟的事业就像开了挂一样,一年推出好几张专辑,首首都是金曲。1985年的《爱情陷阱》,动感的旋律让无数人跟着跳舞;1986年的《朋友》,成了朋友聚会必唱的歌曲;1987年的《卡拉永远OK》,更是火遍两岸三地,连内地的卡拉OK厅里,都放着这首歌。有次他去北京演出,台下的观众从十几岁到几十岁都有,大家举着“谭咏麟”的牌子,跟着他一起唱《卡拉永远OK》,声音大得差点盖过音响。演出结束后,有个老奶奶拉着他的手说“小伙子,你唱的《朋友》真好听,我想起了我的老姐妹”,谭咏麟握着老奶奶的手说“谢谢您,音乐就是这样,能让大家想起最珍贵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因为他在乐坛的地位,也因为他总爱跟年轻歌手分享经验,大家都尊称他为“乐坛校长”。有次年轻歌手陈奕迅刚出道,录歌时找不到感觉,很沮丧,谭咏麟知道后,特意去录音棚看他,还带了他爱吃的菠萝油。谭咏麟手把手教他怎么控制气息,怎么根据歌词的情感调整声调,说“唱歌就像交朋友,要用心去感受,才能打动人,我年轻时也录错过很多次,别灰心”。在他的帮助下,陈奕迅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后来成了香港乐坛的“歌神”。还有李克勤、古巨基等歌手,都受过他的指点。谭咏麟却始终保持着谦逊,“我只是比他们多走了几步路,音乐的路上,我们都是学习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p> <p class="ql-block">03.谭张争霸:一场没有硝烟的温柔对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香港乐坛,谭咏麟和张国荣的“谭张争霸”,是无数人心中的经典记忆。那时的他们,一个是沉稳大气的“乐坛校长”,一个是风华绝代的“哥哥”,两人的歌曲轮番霸占排行榜,粉丝们也分成两派,互相较劲——谭咏麟的粉丝说“阿麟的歌有感情,张国荣比不了”,张国荣的粉丝说“哥哥又帅又会唱,谭咏麟老了”,甚至有人在演唱会现场互相扔东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实,谭咏麟和张国荣私下里是很好的朋友。1983年,张国荣刚出道不久,还没什么名气,有次在一个音乐活动上,他很紧张,不敢跟其他人说话,谭咏麟主动走过去跟他打招呼,还帮他介绍认识其他音乐人。后来张国荣录《Monica》时遇到瓶颈,心情低落,谭咏麟特意买了他爱吃的蛋挞,跑到录音棚陪他聊天,聊到深夜。张国荣说“阿麟,我怕这首歌火不了,我是不是不适合做歌手?”谭咏麟拍拍他的肩膀说“别担心,这首歌很好听,你要相信自己,我看好你”。后来《Monica》火了,张国荣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谭咏麟,高兴地说“阿麟,我火了!谢谢你当时鼓励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随着两人的名气越来越大,“争霸”的氛围也越来越浓。1987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上,谭咏麟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台下却有个别张国荣的粉丝发出嘘声,还有人扔了个纸团过来,差点砸到他。谭咏麟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谢谢大家的支持,也谢谢所有喜欢音乐的朋友,不管你喜欢谁的歌,只要喜欢音乐,我们就是朋友,音乐没有输赢,开心最重要”。下台后,张国荣找到他,愧疚地说“阿麟,对不起,我的粉丝不懂事”,谭咏麟拍拍他的肩膀说“没事,粉丝只是太喜欢你了,我们还是朋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8年,在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谭咏麟突然宣布,以后不再参加竞争性奖项的评选。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很意外,媒体围着他追问原因,他说“我不想因为奖项,让大家忘了音乐本身的意义,也不想因为‘争霸’,伤了朋友之间的感情,更不想让粉丝们为了我吵架。音乐是用来带给大家快乐的,不是用来争输赢的”。这个温柔的决定,不仅化解了“谭张争霸”的紧张氛围,也让大家看到了他对音乐的纯粹和对朋友的珍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很多年后,张国荣去世,谭咏麟在纪念活动上,唱起了《朋友》,唱到“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时,忍不住哭了。他说“张国荣是很有才华的歌手,我们是朋友,也是战友,我永远记得他,记得我们一起为音乐努力的日子”。这份坦荡和温柔,让他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04.影音双栖:从歌手到“喜剧达人”的跨界传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除了在乐坛大放异彩,谭咏麟在影坛也闯出了一片天地。1981年,他参演了第一部电影《假如我是真的》,饰演一个渴望被认可的普通青年。刚开始拍戏的时候,他没什么经验,经常因为找不到角色状态NG——有场戏需要他表现出“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他要么笑得太僵,要么眼神太直,导演急得拍着监视器说“谭咏麟,你把唱歌时的灵气拿出来啊!”谭咏麟没气馁,晚上把剧本摊在桌子上,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表情:嘴角先往上扬一点,眼神里加一丝犹豫,连手指的小动作都琢磨半天。第二天拍戏时,他把自己代入角色,想起当年 audition(试镜)时的紧张感,终于演出了那种复杂的情绪,导演拍着他的肩膀说“这就对了,演戏和唱歌一样,都要走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很快,他就找到了拍戏的节奏,尤其在喜剧片里,他的“接地气”和幽默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1985年拍《最佳福星》时,他饰演的“鹧鸪菜”是个有点憨傻却讲义气的角色。有场戏需要他假装被毒蛇咬到腿,工作人员拿来一条橡胶蛇放在他裤腿里,他本来就怕蛇,硬着头皮演的时候,腿不自觉地发抖,嘴里还喊着“蛇大哥饶命啊,我鹧鸪菜上有老下有小,不对,我还没对象呢!”这段即兴发挥逗得全场工作人员笑到直不起腰,导演当场决定“这段不剪,就这么用”。电影上映后,“鹧鸪菜”的台词成了街头流行语,有人见到他就喊“鹧鸪菜,蛇没追你吧?”他也笑着回应“早跑啦,下次请你吃蛇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6年和成龙合作《龙兄虎弟》,是他影坛生涯里最“拼”的一次经历。电影里有很多惊险动作戏,比如从二楼跳下来、被反派追着在巷子里狂奔,成龙本来安排了替身,可谭咏麟看完剧本说“我自己来,替身的背影不像我,观众会出戏”。有场戏需要他抱着吉他从山坡上滚下来,为了保护怀里的道具吉他,他特意把外套脱下来裹在吉他上,结果自己的胳膊被石头划伤了,渗出血来。成龙看到后赶紧让医生来处理,他却摆摆手说“小伤,比起观众看得开心,这点伤不算什么”。拍结局那场演唱会戏时,他连续唱了三个小时《朋友》,嗓子都哑了,却坚持不用配音,说“要让观众听到最真实的声音”。这部电影最终票房突破3500万港元,成了当年香港票房冠军,谭咏麟也凭借这个角色,让更多人知道“他不仅会唱歌,演戏也很用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影坛打拼的日子里,他收获的不仅是票房和口碑,还有一群真心相待的朋友。梅艳芳拍《富贵列车》时,因为紧张总忘台词,谭咏麟就把台词写在手心,偷偷给她看;洪金宝拍戏累了,他会主动递上保温杯,里面泡着自己家的陈皮茶;就连刚出道的周星驰,在《最佳女婿》里和他合作时,他也毫无架子地教周星驰怎么把握喜剧节奏,说“你的无厘头很有特色,坚持下去肯定能火”。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愿意帮这么多人?”他笑着说“在圈子里打拼不容易,能帮就帮一把,朋友之间不就是这样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05.岁月不老:永远25岁的“快乐大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间一晃到了2000年以后,很多和他同期的歌手都渐渐淡出舞台,可谭咏麟却像个“永动机”,依旧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2010年他举办“再度感动”巡回演唱会,一年跑了20多个城市,每场都要唱30多首歌,从晚上8点唱到11点,中间只休息15分钟。有次在上海演唱会后台,工作人员发现他脸色有点苍白,劝他少唱两首,他却喝了杯温水说“不行,观众来一次不容易,我答应过要唱到他们满意”。那天他照样唱完了所有曲目,下台后才偷偷吃了片润喉糖,说“你看,25岁的人哪有那么容易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除了开演唱会,他还总爱“折腾”新事物。2015年开始玩社交平台,第一条动态就发了自己煮面的视频,配文“25岁大厨上线,谁想吃?”;2020年疫情期间,他在家开“云演唱会”,穿着睡衣坐在沙发上唱《卡拉永远OK》,还邀请粉丝连麦点歌,有个粉丝说“校长,我想给妈妈点首《爱在深秋》”,他立刻调整伴奏,温柔地唱完,还对着镜头说“替我向你妈妈问好”;2022年他推出新歌《时光的笔迹》,特意加入了电子音乐元素,和年轻歌手合作,说“要跟得上年轻人的脚步,不能让他们觉得我老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3年对谭咏麟来说,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他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在“百鸟归巢”篇章中演唱经典歌曲《水中花》。为了这场演出,他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彩排,每天对着镜子调整站姿、打磨唱腔,连呼吸的节奏都反复练习。春晚直播当天,他穿着一身素雅的深色西装,站在璀璨的舞台上,前奏响起时,熟悉的旋律瞬间勾起了无数人的回忆。当他唱到“凄雨冷风中,多少繁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随风吹落”时,温柔的嗓音里带着岁月沉淀的韵味,台下的观众跟着轻轻哼唱,弹幕里满是“爷青回”“校长还是这么稳”的感叹。演出结束后,他在后台收到了温拿乐队兄弟发来的视频,陈友举着酒杯说“阿麟,你在春晚的舞台上,比25岁时还精神!”他笑着回“下次咱们一起去春晚唱《朋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生活里的他,更是把“25岁心态”贯彻到底。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去公园和大爷大妈一起打太极,偶尔还会跟他们切磋象棋,输了就请大家吃早茶;周末会约上温拿乐队的兄弟去爬山,陈友体力跟不上,他就放慢脚步,还开玩笑“你这体力不如我这个25岁的”;在家的时候,他喜欢研究菜谱,最拿手的是番茄炒蛋,有次晒出自己做的番茄炒蛋,网友调侃“校长,鸡蛋有点焦了”,他回复“焦的才香,下次教你秘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3年他73岁生日那天,没有办盛大的派对,而是带着乐队去养老院演出。他坐在轮椅上,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唱歌,有个老奶奶拉着他的手说“我年轻时就听你的歌,没想到现在还能见到你”,他握着老奶奶的手说“我也没想到,能给您唱歌,是我的荣幸”。演出结束后,他在社交平台上发了张和老人们的合影,配文“今天收到了最好的生日礼物,愿大家都能保持热爱,永远年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06.谭校长的启迪:朋友是光,热爱是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回望谭咏麟的人生路,从少年时抱着收音机追梦的“数学差生”,到温拿乐队里的热血主唱,从单飞后横扫乐坛的“校长”,到影音双栖的全能艺人,再到73岁登上春晚舞台、走进养老院唱歌的“快乐大叔”,他的人生就像一首充满温暖和力量的歌,而这首歌的核心,始终离不开“朋友”和“热爱”两个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他用经历告诉我们,热爱是对抗岁月的底气。从17岁偷偷躲在楼梯间唱歌,到73岁在春晚舞台上唱响《水中花》,他对音乐的热爱从未减退。哪怕遇到挫折——比如单飞初期的迷茫、“谭张争霸”时的压力、年龄增长带来的体力下降,他都靠着这份热爱坚持下来。就像他说的“只要还能唱,我就不会停下,音乐是我这辈子最爱的事”。这份热爱,让他在70多岁的年纪,依然能在舞台上蹦跳,依然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歌,也让我们明白:只要心中有热爱,年龄就只是一个数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朋友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温拿乐队的兄弟,陪他度过了最艰难的创业初期;泰迪罗宾、黎小田这些前辈,在他迷茫时给了他指引;陈奕迅、李克勤这些后辈,让他感受到音乐传承的快乐;还有那些支持他几十年的粉丝,从年轻到年老,始终不离不弃。他从不把朋友当成“人脉”,而是真心相待——朋友有难,他第一时间帮忙;朋友成功,他真心为对方高兴。就像《朋友》里唱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正是这些朋友,组成了他人生中最温暖的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当我们再听到《卡拉永远OK》里“卡拉永远OK,不管喜或悲,卡拉永远OK,唱到夜尽都不累”的歌词,或是在春晚回放里看到他唱《水中花》的身影,依然会忍不住心头一暖。因为这些画面和旋律里,不仅有我们的青春回忆,还有谭咏麟传递给我们的生活态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乐观;不管多大年纪,都要保持热爱;不管走多远,都要珍惜身边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或许,这就是谭咏麟“永远25岁”的秘密——不是刻意装嫩,而是永远对生活充满好奇,永远对音乐充满热爱,永远对朋友充满真诚。而这份秘密,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珍惜身边的朋友,把人生过得像谭咏麟的歌一样,温暖、快乐,永远年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