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年年有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廖鹏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在岁末的寒风中,总被我们反复咀嚼,呵成一片温暖的白雾。它不似雷霆万钧的誓言,而更像一声从岁月深处传来的、悠长的叹息,裹着灶间的饭香、案头的墨韵,以及一代代人眼眸里那点不灭的星光。这“余”,早已超越了餐桌上有鱼、仓廪有粮的物质层面,它是一条隐秘的河流,流淌在我们民族精神的河床里,沉淀为一种关于时间、生命与希望的,深沉而复杂的集体心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心境的源头,或许要追溯到那漫长得几乎凝滞的农耕岁月。我们的先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大地的肌理中读懂生命的律动。春华秋实,是一期一会的许诺;五谷丰登,是天地人最和谐的共鸣。然而,这片滋养文明的沃土,也饱受着无常的鞭挞。洪水、干旱、蝗灾、兵燹……“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的悲叹,并非孤例。在巨大的不确定中,对“盈余”的渴望,便如同诺亚建造方舟,是对混沌与匮乏最本能的抵御。于是,他们学会了“常将有日思无日”,将丰年的馈赠小心翼翼地贮藏起来,以应对那不知何时便会降临的荒年。这种由生存智慧淬炼而成的忧患意识,如同基因般,深深烙印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那“余”字的背后,何尝不晃动着饥馑的阴影?它是一份为未来预存的安宁,一种在流动的时间中为自己打造的“不动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份源于土地的经验与哲思,自然而然地渗入了我们的人伦日用与精神信仰。年夜饭的桌上,那条完整的鱼,是祭品,是艺术,更是寓言。它静卧盘中,不言不语,却诉说着“食有鱼”的当下之喜,与“吃一半,留一半”的明日之盼。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仪式感,将最朴素的愿望,融入最寻常的饮食,让生活本身成为一种庄重的典礼。而在更宏大的精神图景里,儒家的“耕读传家”,既是对脚下土地的忠诚,也是对精神原野的开拓;道家的“知足不辱”,则是在无限欲望与有限拥有之间,划下一道清醒而智慧的界限。那“余”,便是在这进取与持守的张力中,寻得的一份踏实与从容。它不仅是仓廪里的谷物,更是精神上的丰沛与安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这“年年有余”的祈愿,便从一种被动的防御,升华为一种主动的、充满韧性的生活态度。它并非坐等天赐,而是呼唤一种绵长而笃实的努力。这努力,是“稼穑之艰难,古人咏之”的躬身不辍;是“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的审慎周详;更是“晴耕雨读”般对生命每一寸光阴的珍视与充盈。我们中国人,似乎天生便懂得“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妙理,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细水长流的伟大。这“余”,是在每一个“今日”的深耕里,为“明日”埋下的伏笔;它让平凡的日子,也因此有了战略的纵深与期待的诗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我们已步入一个物质丰裕程度前人无法想象的时代。然而,“年年有余”的呼声并未沉寂,反而在疾速变幻的现代生活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或许不再是囤积居奇的粮食,而是应对职场变动的技能储备,是抵御生活风险的财务规划,是滋养浮躁心灵的片刻闲暇与深度阅读。现代性的浪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富足,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消费主义”的号角日夜不息,催促着人们将一切“余裕”即刻兑现为快感。在这无尽的追逐与耗散中,那种“有所保留”、“有所积淀”的古老智慧,反而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在奔流不息的时代洪流中,仍需为自己留一方可以回旋的余地,一个可以安放疲惫身心的精神“余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年有余”。这声古老的祝福,是一条流淌千年的意识长河。它发源于先民对生存的忧思,流淌过宗法社会的人情温床,汇聚了儒道思想的智慧清泉,最终涌入我们喧嚣而复杂的现代生活。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有余”,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丰盈,更是一种“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文明气度,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生命厚度,一种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依然能保持从容与定力的心灵强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将尽,当我们再次写下或念出这四个字时,愿我们不仅能祈愿物质的宽裕,更能积蓄精神的丰盈。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时间的河流里,为自己,也为所爱之人,建造一艘坚固的方舟。舟中贮存的,是过往奋斗结下的果实,是应对未来的智慧与勇气,更是在漫长旅途中,始终不灭的,那一点温暖而明亮的人间烟火。如此,方能在岁月的长波中,真正品味那隽永绵长的——余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