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赴虎台,研学绽芳华——2025年民族地区全科教师跟岗研修侧记

lwl

<p class="ql-block">  十月的风,携着秋阳的暖意,将我们送至虎台中学的校门。这方浸润着书香的校园,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成了我们民族地区全科教师为期六天的“成长驿站”,一场关于教育的诗意研修,便在此悄然启程。</p> <p class="ql-block">  走进语文组的常态课堂,仿佛推开了一扇扇温润的窗。老师们的讲授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藏着最扎实的教学智慧——或是引导学生在文字间品读家国情怀,或是在句读停顿里捕捉文学之美,每一个提问、每一次互动,都像春雨般轻柔地叩击着我们的教育初心。我们屏息聆听,笔尖不停,将那些鲜活的教学细节、灵动的课堂设计,一一化作日后实践的“养分”。</p> <p class="ql-block">  若说常态课是“基石”,那研教一体化的“星光课程”便是点亮思维的“明灯”。当“星光”二字在校园里流转,我们看到的是教学与研究的深度融合:从课程设计的巧思,到教学评价的创新,每一个环节都透着虎台中学对教育品质的追求。我们仿佛置身于星光下的原野,目光所及,皆是教育者对专业成长的执着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  每日雷打不动的20分钟教研,是这场研修里最“接地气”的温暖。没有冗长的议程,只有老师们围绕教学难点的坦诚交流——“这个知识点如何让学生更易理解?”“分层作业该如何设计才更有效?”简短的时光里,思想在碰撞中升温,经验在分享中传递,我们这些“访客”也渐渐褪去拘谨,融入这热烈的研讨氛围,将他人的智慧化作自己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语文组的主题大教研活动,更像是一场层次分明、干货满盈的教育“成长课”。教研长率先开篇,将“绿色创新课程”的理念娓娓道来,我们才恍然明白,这一课程恰是通过研教一体化的“星光课程”落地生根,让抽象的教育理念有了具体的实践路径。随后,讲授《战火里的少年脊梁》的老师站上讲台,从课程设计的巧思、课堂呈现的遗憾到教后复盘的反思,每一句分享都饱含对教学的敬畏与用心,仿佛带着我们重走了一遍完整的备课、授课之路。紧接着,同年级备课长的点评更是画龙点睛,既肯定亮点,也提出中肯建议,让我们看到了团队研磨的力量。最后,教研长传达学校教研要求、明确后续方向,为整场教研画上了清晰而有力的句号。全程我们专注聆听、认真记录,不仅学到了课程设计与反思的方法,更感受到了虎台中学教研团队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p> <p class="ql-block">  上午集中听课,下午研修并未停歇。除完成相应内容的听课外,我们围坐在一起,对照研修网项目组的主题任务展开讨论。日光下,每个人都带着这两天的所学所思,时而激烈争辩,时而轻声共鸣,将虎台中学的教学经验与民族地区的教育实际相结合,寻找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路径。这样的下午,没有疲惫,只有“学有所获”的踏实与喜悦。</p> <p class="ql-block">  这三天的时光很短,短到不足以穷尽虎台中学的教育智慧;三天的收获很长,长到足以照亮我们未来的教学之路。这场赴秋而来的研修,不仅让我们汲取了扎实的教学经验,更让我们在互通有无中感受到教育者的赤诚与温暖。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收获与感动,将所学化作行动,在民族地区的教育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静待花开满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