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进行时

波洛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5号下午4时许,老丁一个人在家看电视。这时,手机响了一声。老丁点开一看是一条短信,抬头直呼老丁其名,内容是提醒老丁社保认证即将过期,再不重新认证,将影响养老金如期发放。老丁掐指一算,社保资格一年一认证,期限的确差不多快到了,是该认证了。老丁知道,短信也特别提示了,社保认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携带身份证亲自去当地社保大厅交给工作人员办理认证;另一种是网上认证,即下载并登陆“某某人社app”,自行认证。</p><p class="ql-block">老丁年年都是通过网上进行认证。当即按下电视暂停键,一心一意在手机上找去年登陆过的人社app。谁知道,找来找去找半天也没找出来。</p><p class="ql-block">情急之下,老丁干脆动手重新下载一个。下载过程中,根据提示,输入身份证号,输入手机号,点击常用银行,获取并输入验证码,……等等。一系列操作如行云流水、轻车熟路,令老丁根本来不及思索,或者停下来想一想。待验证码输入后,老丁脑子才嗡的一声感觉不太对劲。赶紧退出来一看,手机已经接到一连串的银行短信,提示老丁正在试图与远在数千公里外的某市一家什么汇付支付公司建立快捷支付关系。提示暴露验证码有危险。提示老丁的这张卡已经与那家公司完成了快捷支付签约交易,并且系统已经在没有短信通知,也没有提示老丁输入银行卡密码的前提下,自动从老丁银行卡上扣划了0.75元支付给这家公司!</p><p class="ql-block">老丁这下彻底回过神来了,完了,被骗子骗了,骗老丁与骗子“自愿”签约,委托骗子可以代替老丁完成快捷支付。也就是把老丁绑定的这张银行卡上的钱,随时扣划给任一所谓的老丁“购买”了其商品或服务的公司!这里的“购买”,很显然将会是骗子替老丁“杜撰”或“虚拟”出来的所谓“需求”。但老丁卡上的钱的损失则会是千真万确的。老丁来不及懊恼,赶紧采取了两项自保举措。第一是争分夺秒把卡中余额悉数转往别的银行账户,以确保自身资金绝对安全。第二是上网查询快捷支付的解绑程序。也就是要设法取缔已经被骗子绑定的与某某汇付支付公司的所谓“快捷支付签约交易”。查询结果显示,可以通过手机银行app操作,即可解绑。老丁庆幸自己手机里装载了委托银行的app,赶紧登陆,按提示步骤操作,通过进入“支付”切口,精准地实现了与这家刚刚签约的公司的快捷支付解约交易。随着手机短信实时提示某时某分解绑成功,老丁终于长舒了一口恶气!好险哪!若骗子不搞欲擒故纵,而是签约生效后马上通过快捷支付程序扣划老丁卡上的钱,老丁将立刻陷入巨额资金损失风险。即便因为人民银行的监管系统限定每天转账支付的最高限额是5000元,那损失也不小啊!那么,骗子骗取快捷支付签约得手后,为什么没有立刻实施扣划老丁资金的犯罪呢?可能是因为下午4点过,银行尚未下班,老丁一旦察觉银行卡资金损失,必定会立刻报警,那么,警银联动系统将被触发,涉案银行就有可能立即启动止付流程,将老丁的款项及时拦截下来,使骗子的目的破产。又或者骗子玩的是深夜划款的把戏,让熟睡或夜间关机的被骗者毫无察觉,待第二天早上醒来或开机后才发现款项被盗转,那时候再报警,款子早已被分解追不回来了。经过连续两步极具针对性的紧张操作,老丁以损失存款0.75元的微小代价粉粹了骗子的阴谋。骗子本意可能是想通过极小额度的扣划验证快捷支付通道的有效性,又不引起老丁的注意,以便后面一口吃个胖子。没想到就是这招引起了老丁的高度警觉。</p><p class="ql-block">老丁的真实遭遇,可以提供给所有人作参考。网络诈骗无孔不入,善良的人们啊,你们要警惕呀! </p><p class="ql-block"> ——2025.10.15.22: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