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大学

幸福方圆(朱宝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朱宝树</p><p class="ql-block">图片:朱宝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毕业四十年,终于找到我的母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校门——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我是幸运的,能找到母校,看到母校大门。1979中央电大成立以来,数百万走出这个校门的毕业生,有几人能见到母校,看过这个大门?这就是全世界没有一所大学能与我们的母校相媲美的地方。其实,对于我来说,比这更幸运的是1982年遇见母校,跨进电大的门。1985年成为第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1988年成为第二届金融专业毕业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78年2月筹建,1979年2月6日在北京挂牌成立。最早地址是在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各省、地级市设分校,县区设教学班。洪泽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第一时间组建了洪泽电大班。中央电大第一年开设机械、电子两个专业。1982年新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全国统一招考。看到县政府门口贴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简章》,也没搞懂什么是电视大学,怎么教学,怎么考试,便悄悄地报名了,参加考试了。没几天,县政府门口又贴出了大红榜《洪泽电大班“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人员名单》,共录取20多人,我榜上有名,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试录取没费多大事,报到注册经历不小周折。电大实行的是全日制脱产带薪学习制度。县委、县政府有红头文件,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得执行。我们银行是垂直机构,红头文件可以不执行。开学了,考生须凭单位介绍信报到注册入学。曾经与大学失之交臂,这一次是圆我“大学梦”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知道当时人秘股包括股长,经费会计、我在内只有三四个人。如果我脱产了,真得没人做事了。顾不得那么多,向行长交了“申请脱产学习报告”。行长不同意,我又找电大领导,请他们通融,也不行。我请电大领导帮我向市分校请示,还真有了转机。当年电大学籍管理就有“全科生”与“单科生”两种,只要是考试正式录取的学生,都算“在籍”学生。全科生和单科生一样实行学分制管理,修满规定学分就能毕业。不同的是,全科生必须“全脱产”学习,单科生可以“半脱产”学习。全科生考试不及格当年可以补考。单科生不及格当年不能补考,要等到下一届参加相同科目补考,也就是说不能按时毕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得到这样的信息我如获至宝。又找行长软磨硬泡,请求出具半脱产学习介绍信。我还书面保证:除了复习、考试时间,平时绝对不影响工作……就这样,向来大方的老行长,在股长写的介绍信上还加上一句“只同意参加不脱产学习”。无论介绍信怎么写,因为有了那枚鲜红的大印,我如愿以偿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籍单科学生,双肩担着“考试不及格就不能按时毕业”巨大的学习和精神压力,踏上了白天上班夜晚自学的大学求学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有18门规定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史纲要 、 中国文学史、欧洲文学史、逻辑学、美学等。教材,由权威教授编写,课程由著名教授录制。洪泽电大班最早在县中一个角落,几间房子,几位老师,二十几个同学来自全县各个企事业单位,大都是风华正茂年轻人。虽说是“广播电视大学”,其实就是集中在教室里看书、听录音。我不脱产,很少参加集中上课,更没看过电视教学。考试之前会集中学习讨论,慢慢地形成几个学习小组。我们学习小组有颜洪军、鲁兆奎、我等四五个人。颜洪军大我们两岁,我们喊他颜老大。他当时是供电局办公室副主任,我们会在他单位乒乓球室,工会活动室讨论复习,背书提问等。参加电大学习那些年,平时白天上班没有时间,只能利用早晚、夜深人静的时候学习。那个时候爱人经常上夜班,我抱着儿子看书学习到深夜是常事。有一年期末考试前,岳父突发脑出血,我白天上班,夜晚陪护,二十多天病房变成了书房。就这样我坚持数年,圆满完成所有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电大毕业的学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电大毕业生。我为自己是电大毕业生骄傲自豪。因为四十几年前我们在电大学习的时代,那可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考试。那个时候学习,全靠自己“肯”书本。考试,没有考试范围,没有复习重点,就凭自己对书本内容的掌握记忆。我这两天为了写本文,在老家翻出了当年学习的部分教材和每次考试成绩记录本。打开已经泛黄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纲要》等教材,看到书本上留下的批注、画线,我自己都敬佩自己当年学习认真,感叹当年学习之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每学期考试,都是全国统一出卷、统一时间、统一集中在市分校考场进行考试。其他时间我不敢说,我们在电大学习那些年,每次考试可以自豪地说,比后来全国成人自学考还要严,还要难。充分体现了当年电大“宽进严出”的办学宗旨。亲身经历的考场上的事情也能说明考试之严。第一次在市区参加考试,我所在的那个考场,可能是那位女同学在考试铃响前在试卷上写什么了,被走廊巡考官市电大段木科长发现了,他冲进考场,站到考生旁,敲着桌子点名警告那位考生,还严厉批评了两位监考的女老师。弄得全场考生都非常紧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场内我们习惯了“科举式”考试,考场外也适应了恶劣环境。冬天我们住在小旅社,没有空调,深夜冻得瑟瑟发抖,还要临时抱佛脚看书背书。有一次暑期考试,我们几人冒着狂风暴雨、淌着漫过脚面的水,从小旅社走到一里多路外的考场。进考场时个个都像落汤鸡。就这样我一年又一年、一场又一场走进考场,走出考场几十次,完成了所有规定学科考试。从1982年秋到1985年春,我白天上班夜晚学习,学习完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规定的18门全部课程,参加24次考试,以全部及格,总平均成绩79.4分,毕业论文“优秀”的成绩于1985年8月如期拿到了我在电大学习的第一张毕业证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需要特别说明的也是引以为自豪的还有,1983年电大开设第一届金融专业。我从1984年秋到1987年7月又参加了电大金融专业自学。共学习必修课选修课28门,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应用数学》《统计学》《经济法》《货币银行学》《审计学》等。应该考试31次,因为有三门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同课程免考3次,实际参加28次,及格26次,2次不及格,平均分72.9分。正是那2门不及格,必须跟着第二届考试,所以“金融专业”毕业证书直到1988年才拿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电大业余学习五年期间,压力最大的是1984年下半年到1985年上半年那一年时间,两个专业同时学习,都要考试。幸运的是考试世纪没有“撞车”。每学期考试都是七八门,还要确保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过关,还要准备毕业论文。,越到最后越怕考试不过关,越怕不能按期毕业被人笑话 。由于双重学习考试加工作压力,经常利用睡不着觉时间看书,那期间我被神经衰弱睡不着觉折磨了整一年。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电大业余学习五年时间,学习辛苦点,考试还算顺利。 从1982年跨进电大的大门到1987年7月最后一次考试。共学习了汉语言文学和金融两个专业46门课程,应该考55次,按规定免考3次,实际考试52次。及格50次,金融专业不及格2次。两个专业平均考分75.9分。以两个毕业论文均为优秀的成绩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拿到电大“中文、金融”两个专科毕业证书。在那个年代有电大双专科毕业文凭的,是极为稀少的。此外,从1994年8月起,我还参加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函授学院学习,1996年12月如期拿到本科毕业证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电大毕业四十年了,看着1985年拍的毕业照,翻看中央电大、中央党校三本毕业证书,再看看在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后改为(2012年改)中国开放大学门口拍的照片,尤其是这两天翻看过去学过的课本和记录1982年到1987年每一次考试科目考试成绩已经泛黄的古董本子时,感慨万千。在整理即将出版的书稿时,特别补写这一篇,回忆当年上电大走过的路,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单位领导,感谢电大母校,感谢妻子对我学习的全力支持,感谢我自己没有辜负时光,在四十年前就拿到了双专科电大毕业证书,圆了我人生最大的“大学梦”……</p><p class="ql-block"> (注:用40年前读过的书和记录当年考试成绩本子照片做陪图,也是为了留着纪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福方圆(朱宝树)</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8日 </p><p class="ql-block"> 北京 宽心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