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感恩一一枝梅原创作品

一枝梅一永不凋谢

<p class="ql-block">感恩是人类的一种品德</p> <p class="ql-block">孩子虽小,感恩不可不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们要感恩,下面几个故事可以找到答案。 </p><p class="ql-block">故事之一</p><p class="ql-block">鹿妈妈舍命救子:有一只小鹿正在过河,但是突然出现了一条鳄鱼。正在岸边等候的鹿妈妈,以她此生最快的速度往水里游去。鹿妈妈为的是,在小鹿被捕杀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鳄鱼的口,以牺牲自己,救下孩子。在最后一刻,她深情地凝视着小鹿,仿佛在诉说着:“孩子,好好活下去,妈妈只能陪你到这里了......”。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规律;宁可被吃掉自己也要保护孩子,是为母的天性,母爱之伟大,可惊天地,可泣鬼神。不感恩母亲,怎能对得到起天地神灵? </p><p class="ql-block">故事之二</p><p class="ql-block">2,羊羔跪乳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犄角抵抗保护小羊。 一天,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吃上的东西都让小羊吸收了。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的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呢。”羊妈妈不客气地说:“我爱我的孩子,我愿意,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对你有啥好处?”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呢?”羊妈妈说:“我不需要你报答什么,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我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感动下泪了,“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 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羊羔跪乳”的故事。 一只乌鸦妈妈生了一个小乌鸦,小乌鸦总是伸着脖子大喊“哇哇哇,好饿好饿”。乌鸦妈妈穿过树梢,飞过田野,辛勤地捉虫子,她把最肥的虫子喂到小乌鸦嘴里。风使劲的吹,寒风刺骨,乌鸦妈妈把小乌鸦拥进怀里。大雨下来,小乌鸦浑身发抖,乌鸦妈妈张开翅膀把雨水挡在外面,她低头对小乌鸦说:“不怕不怕,宝宝快快长大!” 慢慢地,小乌鸦开始学着飞,后来,也学会了捉虫子,再后来,她不怕刮大风,也不怕下大雨了。小乌鸦长大了,长成了一只神气的乌鸦。乌鸦妈妈却一天天变老,老得再也飞不动了。小乌鸦顶着一个大大的太阳,从东飞到西,从南飞到北,她找到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到乌鸦妈妈嘴里,就像以前乌鸦妈妈喂给小乌鸦一样。就这样,小乌鸦长大后会主动喂养年老的乌鸦妈妈,一直到乌鸦妈妈终老。大家都说:“乌鸦妈妈有这个孩子真好。”小乌鸦却说:“有我妈妈才会有我呢!”这就是“乌鸦反哺”的故事。 《增广贤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小羊会跪下接受母乳的恩赐,小乌鸦会衔食喂养老乌鸦的情义,小动物都懂得反哺之恩情,而父母同样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成长,我们怎能不感恩父母呢。天下父母爱子女都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就连羊和鸦(畜生)都不如了。 人之孝敬父母,也是出于从小被照顾的感恩。用民间的话说,那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的恩情,没有父母的慈爱,何来有你的人生?你的每一个第一次,父母都深深地刻在心里,直到你长大了,他们仍然事无巨细地关注你、照顾你,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你,只要你需要,他们仍然是你永久的守护神。所以,孝敬他们是天经地义的事。 子女孝敬父母,乃天伦如此,这也培养出了人的感恩之心。推广而来,懂感恩的人,不仅感恩自己的父母,还懂得感恩自己的祖国、师长以及他人。 生我者父母,教我者老师。没有老师们的辛苦教育,我们或许还是那个不识字不明理的原始人呢,所以,要感恩父母,要感恩老师,要感恩所有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其他人。这里所说的其他人比较宽泛,他们或是你的客户、老板、同僚、下属、供应商,或是你的亲戚、朋友、同学,或是只有一面之交,甚而不曾见面但帮助过你的人等等。他们不是你的父母,他们原本可以不如此友善对待你,但他们却用善心对你好,这还不值得感恩吗?古人言,“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报之”,他人帮助你,或许并不一定为了你的回报,但作为有良知的人,不感恩怎能说得过去呢?二、一个人懂感恩,才会有贵人相助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经历过某些低谷和困境,而那些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的人,被我们称作“贵人”。而这些贵人,往往并不是在我们一开始就能遇见的。在我们这一生中,观众很多,贵人难遇。他们可能是从未谋面的一位陌生人,亦可能是那些曾经不起眼的人,甚至是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很多人平时看起来关系好,但真正到了危难的时候,愿意扶你一把的人并不多。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而且他们也没有责任一定要帮你,愿意帮你的人最难得。不要忘记所有帮助过你的人,他们都是你的贵人。1,懂感恩的卡特:卡特是一名修理工,由于公司生意萧条,老板给他和几名同事下了解聘通知书。无故被辞退,几名同事都很愤怒,纷纷对老板破口大骂。老板自觉有愧,也理解他们的心情,便没有计较。令老板惊讶的是,所有被解聘的人中,只有卡特没来骂他。他很好奇,就找来卡特,问他:我把你辞退了,你不埋怨我吗?卡特一脸真诚地答道:不不不,我一直非常感激您,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你给了我这么好的工作,帮我渡过难关。今天公司有困难要辞退工人也是迫不得已,我很理解你的难处。老板听后,没有说话,使劲地握了握卡特的手。三个月后,正在街头找工作的卡特,接到了前老板的电话。原来,公司状况好转,老板特意邀请他继续回去上班,并且给他加了薪。 别人的帮助,我们要记心上,及时给予感恩回报,别人就会感觉帮助我们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这样下次他们才会有可能再次给出援助之手。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大树下乘凉不忘栽树人,人若风光不忘恩。只有心存感恩之心,懂得回报,贵人才会愿意再次出手帮助,这样才会有更多好运!所以,当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一定要懂得感恩。 不要把自己和朋友的关系看得太高,期望太多并不是好事,例如:“我们从小就认识,这点小事他肯定会帮忙”;“我们关系这么好,问他借点钱,不至于不答应的”;“我们相识这么多年,她不会忘记我”。结果,亲戚没帮忙,朋友没借钱,知己没回复,一切看似理所当然的结局,都没有发生。其实这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事情了。别怪他人不帮你,可能你还不懂感恩,贵人不会帮一个只会索取、不懂回报的人;身处高位的贵人,并不会凭空帮助人,而是自有筛选的标准。他们对漠视点拨、不知回馈的人,很快就会收回关注,而把精力留给懂感恩的人。 2,不懂感恩的小黄小黄是一名厨师,从业好几年了,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他总是抱怨自己运气太差,缺少机遇,很多饭店老板也不识货,没相中他。有一次,他托一个师兄老胡帮忙介绍工作。因为关系不错,老胡便介绍他来自己所在的饭店,先在后厨做下手。小黄待了段时间后,便感到愤愤不平。自己的厨艺明明不比老胡差,却只能在后厨干些边角料的活,工资也低很多。于是,他便想方设法试图顶替老胡的位置。他不仅在暗中使坏,到处诋毁老胡,说老胡年纪大了,厨艺越来越倒退。甚至还找到老板,主动建议老板把老胡开除掉。没想到的是,几天后,老板却把他辞退了。小黄得知这个结果后,气愤地骂道:我真是倒霉,这些人全都瞎了眼啊! 华罗庚:“要感激那些真心对我们好的人,因为他们本可以不这么做。”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别人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也就是说,别人的帮助,是一种善良,而不是义务。感谢对方的帮助,是对付出者最基本的尊重。感恩,最直接的方法是送礼。送礼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回报。曾仕强说:“无论谁帮了你,一定要给他送礼,不收,也要送。送和没送有天差之别。对于别人的帮助,报答能体现出你是一个知恩图报、懂感恩的人,下次才有可能得到再次帮助。如果不收,那就再送,要有耐心,刘备请诸葛亮还得三顾茅庐呢!”1986年,张艺谋在片场拍戏时,恰好读到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小说写得恢宏震撼,他当即决定改编电影。当时的莫言还没有名气,小说改编费最高只有800元。张艺谋在稿费的事上却没有亏待莫言。他将《红高粱》分上下部,付给莫言两倍改编费,又帮莫言争取了劳务费。莫言打心底感激张艺谋,希望有机会报答。不久《红高粱》开拍,选址就在莫言老家的高粱地。开拍前却发现,高粱地里的高粱半死不活的,根本无法取景,这可急坏了张艺谋。一直关注电影拍摄的莫言,心中也焦急万分。他先是回乡找人购买化肥,又亲自扛起锄头下地锄土。在他的帮助下,高粱长得饱满茂盛,张艺谋的危机解除,电影也顺利开拍。后来电影火爆,莫言帮忙种高粱的事也流传开了。不止张艺谋欣赏他,屡次选用他的小说改编电影,其他导演也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莫言的名气也开始水涨船高。 2,齐白石与胡沁园之间也是如此。胡沁园发掘了齐白石绘画天赋,收他为弟子,又将他引荐给许多书画大家。齐白石不忘恩情,常和周围人感慨:“我今日略有成就,饮水思源都出于他老人家的一手栽培。”学有所成后,他一连为师傅绘制了好几幅精美画作。胡沁园看他知恩图报,决心用自己的人脉为他宣传背书。有了贵人的推崇,齐白石很快声名大噪。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难免经历颠簸,饱尝失落。抱怨,不会带来我们想要的东西,只会令他人嫌弃,贵人避之不及。而事实上,贵人只愿意为上进的好苗子锦上添花,在你奔跑的路上推上一下,在你爬坡的时候拉一把。让人正在努力的时候能借力往上踏上一层。因此,我们要远离抱怨,心怀感恩,才能培养积极上进的磁场,吸引贵人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3,中国选手王濛在奥运会夺得第一块金牌时,国家队为她安排了精通海外技术的李琰教练。按理说有实力强悍教练,王濛更应该飞速进步。事实却截然相反。王濛听不惯李琰的中英混用的口音,教练的指导意见,她也觉得是吹毛求疵。不仅不感激李琰的指点,反而与教练对着干。随之而来的下一个赛场上,王濛状态急转直下,只拿到了季军。采访时,她直言不讳地表示,是李琰没有为自己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言语中,对教练颇为不满,这正是不知恩不感恩的典型表现。直到经历了禁赛,重返国家队等一系列波折,她才渐渐发现,教练看似严苛的指导,其实是对她寄予厚望。明白教练的苦心后,王濛开始认真面对训练。当教练指出她的问题时,她不再抱怨,而是虚心请教,训练结束后,也会由衷表达感谢。随着她态度转变,李琰也卸下心防,将一身本领传授于她。王濛也在她的指点下,技术突飞猛进,在短道速滑赛场连夺三枚金牌,创造佳绩。 感恩不只是礼貌修养,更是一个人对别人付出的尊重。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有义务一直为你铺路搭桥。懂得饮水思源,贵人才会再次帮助你。感恩,是改变命运的最快方式。一个懂感恩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差。因为感恩就是为自己积攒福报,在你孝敬父母的时候,其实也是为孩子做了好榜样,当你老了也有人孝敬你。当然,好运不会从天而降,生命里的时来运转,都来自于人心的一言一行。 先天之命难改,后天之运自求,一个人转运的最好方式,就是“懂感恩”。 稻盛和夫说:“人只要懂得感恩,就能够改变人生。” 这句话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公司壮大时,他将功劳归于员工的辛勤付出;利润增长时,他感激客户的支持与信任。每次演讲结束,他都会双手合十,深深鞠躬,向台下的人表达感谢。这就是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在他看来,感恩不仅是礼貌,更是吸引贵人、改变命运的底层逻辑。 感恩的人,福气自然会积累。历史上,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从小家境贫寒,但始终不忘别人的帮助。后来他当了官,不仅自己清廉正直,还设立义田、资助贫困学子。他的子孙后代也个个成才,家族兴旺数百年。这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 不懂感恩的人,路会越走越窄。三国时期的吕布,武功天下第一,但为人反复无常,对恩人董卓、丁原都忘恩负义,最终众叛亲离,下属叛变捆绑他投曹,被曹操所杀。他的悲剧,在于不懂感恩,把别人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最终自断后路。 感恩是“改运”的捷径。很多人总想改变命运,却不知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感恩”。你感谢父母的养育,家庭就会更和睦;你感谢朋友的帮助,人缘就会更好;你感谢工作的机会,事业就会更顺。</p><p class="ql-block">最后再三重复一遍</p><p class="ql-block">孩子虽小,感恩不可不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