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地铁

天天开心

1904年10月27日纽约市第一条地铁线正式开通,这条线路由IRT 运营,从市政厅站出发,北至大中央车站,再沿42街西行至时代广场,最后北上至百老汇-145街站。当时的票价是5美分。标志性的市政厅站以其华丽的拱顶和吊灯闻名,但因轨道曲率过大无法适应更长的列车,于1945年关闭,至今已成为一个历史遗迹,游客可乘坐6号线经过时窥见其风采。 三方系统,IRT:第一家地铁公司,线路主要集中在曼哈顿,并延伸至布朗克斯和布鲁克林。<br>BMT:最初主要运营高架铁路,后也建设了重要的地铁线路,如穿越威廉斯堡和曼哈顿大桥的线路。<br>IND:1920年代由市政府直接修建,旨在与私营的IRT和BMT竞争,提供“一站式”服务。IND的车站和列车设计更现代化,许多标准沿用至今。<br>统一与整合:1940年由于经济大萧条的影响,IRT和BMT难以为继,市政府将三家系统统一收购,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纽约市公共交通系统,从此,地铁进入了公共运营时代。 纽约地铁站地面外景 老式的售票亭现在已不再使用 华尔街站出入口 时代广场站 中央车站的地铁口<div><br></div><div>从80年代开始,一场拯救地铁的运动拉开序幕,1982年MTA启动了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资本重建计划,旨在系统性修复整个网络。核心是“重建,而不是补缀。<br>1990年代在市长鲁迪·朱利安尼任内,MTA主席在1990年代初期发起了“清洁车队”运动,坚决清除所有车厢上的涂鸦。<br>通过增加警力、安装监控、推行“生活质量”执法,地铁的犯罪率显著下降,安全感大幅提升。技术进步引入了新的列车、升级了信号系统。<br>1994年磁卡式的MetroCard取代了代币,并于1997年推出了免费换乘功能,这极大地提高了地铁网络的便利性和效率。</div> 42号街地铁中转站 地铁站内的表演 在51街站候车 在86街站候车 站台至出口处 过道 <p class="ql-block">换乘不同线路车次的台阶</p> 快要开车了 简单的高架站台 钢结构地面高架线路 A线和Z线交汇处:Broadway站<div><br></div> 古老的纽约地铁<div>进入21世纪纽约地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br>2012年的超级风暴桑迪对地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大量隧道、车站和设施被海水淹没,修复工作耗时耗资巨大,也暴露了系统在面对气候变化时的脆弱性。<br>2017年左右地铁系统可靠性急剧下降,脱轨、延误、故障频发,达到了“危机”水平。这主要源于长期投资不足、陈旧的信号系统,很多仍是1930年代的技术以及过高的客流量。<br>OMNY系统: 2019年开始推广的基于非接触式支付技术的新付费系统,旨在最终取代MetroCard,提供更灵活、现代化的支付体验。</div> 赶快上车,最后一班车了! <p class="ql-block">地铁车厢里的招聘广告</p><p class="ql-block">纽约地铁是世界上极少数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的大型地铁系统之一。</p><p class="ql-block">地铁出现在无数电影、电视剧、歌曲和文学作品中,是纽约都市生活的核心意象。</p><p class="ql-block">它承载着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背景的人,是纽约多元文化的缩影。</p><p class="ql-block">从标志性的圆形站牌到“Stand clear of the closing doors, please”的广播,再到街头艺人的表演,共同构成了独特的纽约体验。</p> 运行的车厢内部 车站内景<div><br></div><div><br></div><div>纽约地铁的历史是一部从私营企业的工程壮举到公共服务的艰难维系,再到努力迈向现代化的史诗。它见证了纽约的崛起、危机与复兴,其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故事、挑战与不屈精神的活化石。今天它依然在古老的身体里,奋力奔向未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