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跳峡摄人心魂的震撼,到白水台洗涤心灵的静谧,也就是一个多小时,两者的反差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美妙感觉。 白水台,在我来香格里拉之前也是听都没听说过的一个景点,当天我们包车的主要景点就是虎跳峡和白水台,从虎跳峡出来,小车继续在那条高山峡谷江水间的公路上向北行驶,大约开了一个多小时,车窗左前方的山腰上突然出现了一大片白色,在午后的阳光下,在满山的翠绿中显得格外耀眼。司机告诉我们,那就是哈巴雪山,那片白色就是白水台。 也就十来分钟,我们到达白水台的山脚下。白水台是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的天然泉华地貌景区,海拔2380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地处哈巴雪山麓与迪庆高原交界处。其地貌由碳酸钙沉积形成,泉水中的碳酸氢钙经阳光照射析出碳酸钙,经千年沉积形成层叠如梯田的白色台地,被称为“仙人遗田”。 我们从南侧的入口进去,那是一条石头铺就的一个个上山的台阶,山路边上有不少村民牵着马在兜售着生意,明显是缺乏组织管理,刚上山的山路边都有一头二头的马儿驻足着,那味道真的很是熏人,感觉很不好,让你只能加快步伐,可在二千多米的高原上,爬了几十级台阶就让人气喘吁吁了。 好在这样的情况也就一百多米就过去了,估摸着爬了二百多米,在山路的右边,一层层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水台,整个外形都酷似四川黄龙景区一样的地貌钙化池景观。最先见到的是这儿的藻滩,是白水台各处大小各异的泉华台地内由微小植物和泉水组成的景观,都为缓坡扇面状。泉水中如苔藓、水草等植物的结壳,形成类似珊瑚礁的钙华结构,池底生长有金球藻等微型藻类,其自身金黄色的色泽遮盖了白色的钙华池底,使池水在阳光照射下呈现颜色的变换。这些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如镜面般平整,有的则呈螺旋状延伸,宛如大地的年轮。 继续向上,就是泉华瀑了。泉华瀑指位于各处泉华台地边缘的钙华沉淀景观,是体现钙华流动沉淀的一种奇观。溢出钙化池的泉水顺着池沿流下,逐渐凝固形成大片状似瀑布的钙华沉淀。尽管没有“飞流直下三行丈”的壮观,但洁白如雪的瀑布状钙华沉淀,也让你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再向上二三十个台阶,到达这些泉华台的上端,那就是这儿最华美最奇妙的景观:钙华梯池。池内的钙华年复一年地堆积,自上而下、层层叠叠。池水受矿物质影响,呈现出沁人心脾的蓝色。或大或小的泉华台自上而下,形成梯田状的景观,享有“云波雪浪”的美誉,极具视觉美感。 而在这些梯田状的泉华台池上方,有一块大平台状的连片泉池,为泉水涌出,漫过白水台台地形成的一向东微微倾斜的巨大平台,为各处泉华台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处。池中大大小小的树木,每一棵都可以是网红树,而颜色深浅不一的彩池,自然形成的各种几何图形,一个个圆润美妙,巧夺天工。 这是纯自然的鬼斧神工,没有丝毫人工雕凿的迹象,但又与人工开凿的一模一样。这些一组组、一列列的月牙形彩池,各自形成一片片的梯田群落,每一群落大小参差不齐,远远比人工开凿的要经济,要美观,仿佛它也有灵性似的。尤其是泉华池水面呈现出的那种梦幻般的白色,层层叠叠,仿佛是无数个白色的小浪花在静止中舞蹈,那种感觉,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体会。 白水台不仅有钙化而成的神奇的“天然瑶池”,也是纳西族精神世界的象征,是东巴文化的生动载体。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的“朝白水”祭龙节,纳西、藏、彝等多个民族身着盛装,齐聚此地,通过祭祀先灵、对歌跳舞等形式传承文化。景区内保留着明代纳西土知府木高题写的“云波雪浪三千垄,玉塿银丘数万塍”碑刻,印证了白水台在东巴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站在白水台上,踩着脚下洁白如雪的泉华池,俯瞰远处层层叠叠的群山,山下炊烟袅袅的村落,炽热的阳光毫不留情地洒在峡谷的岩壁上,反射出一种深邃的褐色,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等雪山有雪的时候再来香格里拉,这白水台绝对值得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