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赏辽东秋色之旅”进入第四天,即5日下午来到了丹东,夜住丹东市区。先后游览了河口断桥、安东老街、打卡G331国道0公里起点标志和参观鸭绿江断桥,进入丹东的行程一路隔江眺望朝鲜,真正体悟到中朝一衣带水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 一、 走进丹东,了解丹东。 丹东市,古称安东,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的新义州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接鞍山,西南与大连毗邻,北与本溪接壤。丹东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中国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中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p> <p class="ql-block"> 重新认知:虎山长城是明长城的最东端的起点。此图:为车上抓拍</p> <p class="ql-block"> 二、游览河口断桥。5日下午到达河口断桥风景区,当<span style="font-size:18px;">踏上河口断桥,锈色的钢铁骨架与脚下流淌的鸭绿江水,构成一幅沉静而苍凉的画面,仿佛感受到它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span>昔日的炮火与硝烟早已散尽,只剩断垣无声地诉说往事,令人凭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河口断桥,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桥梁,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原名清城桥,是鸭绿江上连接中朝两岸最早的一座公路桥。</p> <p class="ql-block"> 河口断桥始建于1941年,由日本侵略者出于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需要,指令伪满洲国和朝鲜当局建造。于1942年建成。这座桥原本是中朝两国人民往来的重要通道,但在1951年3月29日,美军将清城桥炸断,形成中国岸存9孔、朝鲜岸存5孔,水中残留3座桥墩,毁断200米的如今河口断桥。</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乘坐游船到长河岛观看朝鲜风情表演。坐在船上遥望朝鲜沿岸的行人与劳作场景,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 三、车上眺望朝鲜。离开河口断桥景区,我们乘上大巴,开始了近两个小时的沿江之旅。车辆在G331国道、滨海大道与滨江大道上蜿蜒前行。一路上隔着车窗眺望鸭绿江对岸的风光,中朝两国边防部队军人站岗巡逻守护边疆,依稀可见,朝鲜农民在江岸上晾晒秋粮的劳作场景历历在目,让人真实体悟到一衣带水的中朝友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图为:朝鲜边防部队岗楼</p> <p class="ql-block"> 四、走近安东老街。傍晚入时分到达住丹东市区,入住离安东老街不远的酒店。安顿好后,我们便直奔安东老街。一脚踏入,仿佛穿越了时空。青砖黛瓦的仿古建筑下,悬挂着串串红灯笼,市集的喧嚣与人间的烟火气瞬间将人包裹。各种小吃香气四溢,吆喝声、谈笑声不绝于耳,这份热闹与鲜活,恰与白日断桥的沉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p> <p class="ql-block">一段历史,一种情怀。一条老街,一话百年……自从1876年清政府设立安东县,“安东”就是丹东从1876年一直到解放后的名字。“安东老街”就是这段历史的缩影。安东老街建筑外形体现了丹东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街号建筑形式,复制了一部分标志建筑、老街名,采用了民国时期主要建筑符号做外墙及街景装饰,打造成集怀旧观光、经典美食、旅游购物等于一体多功能文化商街。</p> <p class="ql-block"> 五、打卡G331国道起点。6日早饭后,大巴车在雨中行驶到丹东站。雨中打卡G331国道0公里起点。</p><p class="ql-block"> G331国道(丹阿线)的起点为辽宁省丹东市丹东站,终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阿黑吐别克口岸。该国道全长约9333公里,横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6省区,是中国三条边境公路之一,也是第二长的国道。其前身为边防公路,现被誉为“最美边境公路”或“中国北境公路之王”。</p> <p class="ql-block"> 六、 参观鸭绿江断桥。我们从丹东站雨中漫步不远边到了丹东市内的鸭绿江断桥。这是另一座战争的伤疤,却比河口断桥更显雄伟悲壮。漫步桥上,江风猎猎,能清晰地看到桥身断裂处的巨大创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断桥,位于丹东市振兴区江岸路鸭绿江畔。鸭绿江断桥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桥长944.2米,宽11米,12孔,其中第4孔为“开闭梁”,可旋转开合。</p><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为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第一座桥,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1950年11月,被美国空军炸断。</p><p class="ql-block">战后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一直保留,被习惯上称为“断桥”,朝方一侧则把所属六孔和中方剩余两孔残桥拆除,仅存桥墩。</p> <p class="ql-block"> 鸭绿江大桥在抗美援朝时期承担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过江、军需物资供应和后方支援前线的运输任务,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见证并陈述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岁月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p> <p class="ql-block"> 与鸭绿江断桥相隔不远还有一座桥,那就是中朝友谊大桥,二者成为“姐妹桥”,断桥是铁路桥,友谊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桥,有幸存留下来,成为连接中朝友谊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站在断桥上用手机拍摄的友谊桥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站在断桥上用手机拍摄列车运行在友谊桥上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鸭绿江岸边拍摄的“断桥”与“友谊桥”“双桥”照片。</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岸边风景</p> <p class="ql-block">背景红楼为朝鲜的团结大厦</p> <p class="ql-block"> 两日行程,两座断桥,一段沿江路,一条老街。一路走来,眼中是壮丽的秋色,心中翻涌的,则是历史的波澜与边境城市独有的今昔故事。</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参观河口断桥和鸭绿江断桥,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民族的伟大。这桥虽断,但它连接中朝两国一衣带水的友谊之桥没有断,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和平之桥没有断。它承载着深厚历史情感和民族精神的桥梁,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