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驾之旅(六)德令哈

云鹰

<p class="ql-block">德令哈,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之简称,意为“金色世界”,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柴达木盆地这片被誉为“聚宝盆”的辽阔荒原之上。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镇设市,如今不仅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更是全州政治、文化、科技创新与总部经济的核心枢纽。2025年8月30日,我们驱车穿越戈壁风尘,抵达这座深藏于西北边陲的诗意之城,夜宿云麗别院,开启一段与大地和星空对话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德令哈位于青海省中北部,地处历史长河的咽喉要道,曾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古羌人逐水草而居的辽阔牧场,也是雪山环抱间的天然绿洲与生态屏障。作为柴达木盆地内最大的灌区之一,这里孕育出丰饶的农牧文明,绿意在荒原中铺展成诗。全市聚居着汉、蒙古、藏、回等26个民族,多元文化如溪流交汇,和谐共生。今日生活于此的蒙古族,多为西蒙古厄鲁特部——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的后裔,血脉中仍奔涌着草原帝国的豪情与荣光。</p> <p class="ql-block">抵达德令哈时,夕阳正缓缓沉入戈壁尽头,余晖洒在城市的轮廓上,温柔而静谧。经云麗别院老板热情推荐,我们走进一家当地人常去的餐馆,烟火升腾间,味蕾在高原的风土中苏醒,每一口都是这片土地最真挚的问候。</p> <p class="ql-block">这家民宿虽小,却极富情调,仅设八间客房,却处处透着匠心与温情。院中花木错落,灯光柔和,仿佛一处隐匿于荒原的诗意栖居。小老板热情厚道,言谈间满是真诚,原来他不仅是民宿主人,还是一名驻村干部,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着责任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在老板家的厨房亲手熬了一锅大米粥,米香氤氲,暖意融融。在附近街巷,买了刚出锅的油条与包子,咬一口酥脆松软,烟火人间的滋味,就这样在舌尖悄然绽放。</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老板亲自驾车,带我们前往海西州博物馆、天文馆与海子诗歌馆,开启了一场穿越历史、仰望星空、对话诗意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海西州博物馆坐落于德令哈市柴达木东路25号(海西购物中心),以展示海西历史、民族文化与丝绸之路“青海道”的珍贵文物为核心,是一座集收藏、展览、研究于一体的重要文化殿堂。馆内陈列严谨而生动,仿佛一部立体的西部史诗,静静诉说着高原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步入博物馆,迎面而来的竟是我们洛阳的专题展览。在远离故土两千多公里的高原之上,看到家乡的文物静静陈列于此,青铜器、陶俑、碑刻,皆散发着熟悉的气息,一行人无不心潮澎湃,仿佛与故土在时空深处重逢。</p> <p class="ql-block">我们队伍中的美女,大家尊称她为原导,正是洛阳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对这些文物如数家珍。此刻,她再次化身文化传播者,娓娓道来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从河洛文明的起源,到丝路往来的盛景,声音轻柔却有力,仿佛让历史在异乡重新呼吸。</p> <p class="ql-block">在海西博物馆的展厅中,我们通过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出土文物,深入了解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从远古游牧到丝路驼铃,从屯垦戍边到现代发展,海西的历史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厚重而深远。</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第一次见到干尸。进入西域由于天气干燥,在沙漠里人死后,身体里的水分都被沙漠吸干,尸体就变成了干尸。</p> <p class="ql-block">告别博物馆的厚重回响,我们驱车前往德令哈天文馆,仿佛从大地步入星空。馆内光影交错,宇宙图景在穹顶缓缓流转,银河旋臂、星云裂变、遥远星系如梦似幻,令人恍若置身于时间之外。在这座远离城市光污染的高原之城,抬头是浩瀚星河,低头是科学与诗意交织的探索之路。德令哈,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仰望星空的精神起点。</p> <p class="ql-block">1988年,诗人海子途经此地,在孤寂的夜晚写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一句“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让这座边陲小城从此被诗意浸染,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文学灯塔。如今,“现代诗城、浪漫之都”的文化品牌愈发闪耀,2023年更被中国诗歌学会正式授予“现代诗城”称号。我们走进海子诗歌馆,仿佛踏入一段静谧而深情的文学记忆,字句如风,吹过荒原,也吹进心底。</p> <p class="ql-block">馆内陈列着海子的生平事迹与手稿影印,字迹潦草却炽热,如火焰跳跃于纸上。那些短促却永恒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亚洲铜》《黑夜的献诗》——在高原的寂静中低语回响。每一页泛黄的纸张,都承载着一个灵魂对世界最深沉的凝望,也让我们在这片荒原之上,听见了诗歌最温柔的回音。</p> <p class="ql-block">诗歌馆后,是一方开阔的纪念广场,依偎在巴音郭勒河畔。河水静静流淌,映照着天空的云影与远处的山峦,仿佛时间在此停驻。广场中央矗立着海子的雕像,他凝望远方,目光深邃,仿佛仍在书写未尽的诗行。晚风拂过,芦苇轻摇,如低语着那些被岁月铭记的句子——在这里,心随诗意沉静,时间也悄然放缓。</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德令哈。这座金色世界的边城,既有大漠孤烟的苍茫,也有诗与星辰的温柔。我们驾车离去,后视镜里的城市渐行渐远,轮廓隐入戈壁的暮色。可那份诗意的震颤,早已深植心底,如星火不灭,随旅程继续延伸,在远方,也在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