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菽庄花园,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岛南部,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原是历经三个朝代的地方名绅林尔嘉的私人别墅。花园以林尔嘉大名“叔臧”谐音,“菽庄”而命名。1955年,园主亲人将此园献给国家。这一举动,足见主人的智商与情商之高。</p> <p class="ql-block">官商一体。林叔臧,名尔嘉,清同治十三年(1875年)5月生,是福建水师中军参将陈胜元第五子陈宗美的长子。爷爷林维源在台湾期间,曾在礼部太常寺就职,官高三品。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尔嘉随父亲和全家定居鼓浪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厦门总商会总理,发起建设厦门的电话、电灯、自来水等公用事业,是近代工业的奠基者。民国四年(1915年),任厦门市政会会长,对厦门的城市建设多有贡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去了香港,后隐于上海。抗战胜利后去了台湾,1951年11月,因感风寒突发哮喘去世,终年77岁。</p> <p class="ql-block">文保单位。菽庄花园背倚大武山,面临大海,东邻观海园。全园分为藏海园、补山园两大部分,各造五景。藏海五景是指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2006年5月25日,包含菽庄花园在内的鼓浪屿近代建筑群,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造园理念。菽庄花园体现了主人“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的理念,以小见大,耐人寻味,令人称奇。眼前波涛拍岸,浪花飞溅,动中有静,相得益彰,妙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文人情怀。园子建好了,独自享用体现不出更大的价值。因此,主人经常请一些文人、宾客在此促膝畅谈。独乐乐不如众乐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此见仁见智,各抒情感,慢慢形成了上层社会的朋友圈。类似的社会活动提升了主人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影响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阔天空”石背面书“枕流”两字,都是文人墨客情怀的一种表达意韵。</span></p> <p class="ql-block">园林特点。菽庄花园楹联“有襟海枕山胜概,以栽花种竹怡情”所言,既写实又传神。笔者认为,它的奇妙在于“藏”、“借”、“巧”、雅”四个字上。</p> <p class="ql-block">一是“藏”字,就是园建海上,依海拓园,海藏园中。比如壬秋阁,水陆各半,一背陆一朝水。俗话说:“善露者未始不藏”。这种藏景手法,让园林在游客体验到审美情趣。又比如运用楼、阁、亭、墙、岩、石、树,也可以实现藏的功能与效果。在此可观山赏海,山岚流云,尽收眼帘。</p> <p class="ql-block">二是“借”字,就是借景、借声、借影、借意。菽庄在因海构园、就势取景、广借诸景的艺术手法运用上,是成功的。它借日光岩为仰景,借大海做铺垫,借楼阁做近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又比如借“海阔天空”石的隐壁功能,遮挡后突然宽阔,让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比如眉寿堂,乃园主宴请文人、宾客之所。“眉寿”意即长寿,语出《诗经》中的《期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可见主人也有追求长寿之意。眉寿堂临海两边有曲堤,每逢大潮,坐在堤上俯身可以掬水,倘在月夜,又可领略“掬水月在手”的意境。这样的情境就是“借”月亮与潮水不经意间营造的。</p> <p class="ql-block">又比如“海阔天空”石,游客可以不同角度借景观赏,蓝天白云,麻岩红字,令人称绝。<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阔天空”石</span>把长桥分为两段,蜿蜒一条龙,转弯处分别是“真率亭”“渡月亭”“千波亭”。这块石头当年怎么运过来的?读者可以去想想。</p> <p class="ql-block">三是“巧”字,是指园林布局得体?依山傍海、疏密有致、动静兼得。比如四十四桥,乃全园主景,因主人建桥时四十四岁而得名。此桥下有闸门,把海水引入园内,构成了大海、外池、内池三处,有把大海藏进去的意识、勇气和智慧。怎么藏而不突兀,就是一种巧妙。</p> <p class="ql-block">设计者根据石坡、礁岩的大小高低,利用海湾、山谷,桥身,迂回曲折,凌波卧海,联以曲桥,宛若游龙。参观者通常会在桥栏上留影纪念。巧就巧在:坐在不同的护栏,相机拍不同的角度,或向海、或向山、或向亭,人与风景之间融汇的景象完全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四是“雅”字,是指新增的“钢琴博物馆”,收藏了十九世纪以来的钢琴原物,都是西方钢琴制造的精品。最古老的钢琴产自十八世纪。</p> <p class="ql-block">钢琴之岛。鼓浪屿的外号为“钢琴之岛”。过去的华侨有钱,会回到家乡建房子,落叶归根有了安身之地,也光宗耀祖。同时,学到了西方的教育理念,为了后代子孙的成长及艺术修养,买了钢琴请了家教。上千户别墅洋房扎堆布局,形成一个独特的社区,互相影响,慢慢变成一种重视教育的传统,钢琴是其载体之一,因而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p> <p class="ql-block">此琴产于1865年的英国,造型、工艺、音色……文化技术的内涵、品质,想要超越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菽庄花园是鼓浪屿岛上璀璨的明珠。它不仅仅是一座美丽园林的记忆,更是精湛的园林技艺、主人的文人墨客情怀、跨越海峡的历史记忆。与北京的圆明圆相比,虽然没有那么大气,但临海布局、国内少见、巧中寓雅、自成一格,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菽庄花园不仅仅是一座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品,也是一座凝固建筑艺术的思乡曲,还是一个联结海峡两岸的情感桥梁,又是一座融入钢琴元素的音乐殿堂。发哥曰:来厦门者必来鼓浪屿,游鼓浪屿者应游菽庄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