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药翁郭三旦

宁静

<h3><br><br>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口镇鲁平村守着晋豫古道,是一个座北朝南,依山傍水的小村庄。 1950年郭三旦先生便出生在这里。<br> 郭三旦,字亘,号药翁山人,乃祖即悬壶济世,广略药学,到郭先生已历三世。<br> 郭先生天资聪慧,年少时便能辨识百余种中草药。早年曾在晋城一中就读,品学兼优,文革令学业中断,弃学归农。然郭先生耕读不缀,愈挫愈坚,务农之余,博览群书,自学成才,诗词歌赋多有涉略,尤以中药学见长。<br> 改革开放后,农民获得自由谋生的权利,从此,他穿草鞋,拄竹杖,走遍了太行山和中条山的深山密林,沟沟坎坎,探寻中草药源,研究药性,传播中草药知识,50年的辛勤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除了让自己脱贫,还带动了许多乡亲走上了采集、种植中草药致富的道路,泽州县东部山区成为规模化的中草药种植乡,郭先生功不可没,获得无数奖项。被任命为泽州县中药材协会会长。<br> 此外,他热衷于研究乡土文化,主编了《鲁平村聚会记念册》。参与了《尧圣头村志》和《太行仙境洞头村》这两本书的编纂工作。图文并茂的《草木人生》一书,更是他人生阅历与造诣的结晶。<br> 如果以上成就还不能让我们认识郭三旦,从2006年到2010年,他整理资料,最终编纂完成了《太行本草录》。2014年,他又编写出版了《中药材生产指南》科普丛书(共两卷)。2016年,他出版了80万字的巨著《太行本草》并。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详实,是研究太行山地区药材的巨著,也是当地医药历史的可靠记录。2023年农历9月到了2025年秋天11月,他再次完成的130万字的《太行本草》第二部——《儒医药镜》。内容博大精深,考察严谨细致。<br>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些著作不仅补充了前人的不足,修正了旧书的错误,更发掘了许多前人未曾注意到的知识。它们堪称医药学领域的宝贵财富,值得后来的学者们认真学习和研究。<br>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郭先生实至名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