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提升我组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与课堂教学智慧,营造浓厚的教研文化氛围,本学期伊始,政治组全体教师共读了教育专著 《活在课堂里》 ,并于10月15日下午成功举办了读书交流分享会。本次活动旨在引导教师从书中汲取营养,反思教学,从而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h3> <h3>一、书香弥漫:在阅读中与教育智慧相遇<br><br>《活在课堂里》一书,以其深刻的教育洞察和鲜活的教学案例,深深吸引了全组教师。在自主阅读阶段,老师们沉浸书中,勾画批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思考。大家认识到,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生命相遇、智慧碰撞、价值引领的广阔天地。这对于肩负着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任的政治教师而言,具有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h3> <h3>二、思想碰撞:在交流中凝练思政育人共识<br><br>在分享会中,老师们围绕书中的核心观点,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实际,畅谈了各自的感悟与体会,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火花不断迸发。</h3> <h3>对“活”的课堂的再认识:杜老师首先发言,她谈到:“书中‘活’字,于我而言,首先是指‘鲜活’的时政素材。政治课堂不能是理论的‘象牙塔’,而应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我们要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热点事件及时融入教学,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引导学生用课本知识分析‘活’的现实。”</h3> <h3>对“在”的状态的深感悟:孙艳伟老师动情地分享:“‘活在课堂里’,强调的是教师全身心‘在’场。这种‘在’,不仅是身体的,更是情感和精神的。当我真正沉浸在课堂中,与学生们进行眼神的交流、思想的对话时,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困惑与欣喜。这种共情,是进行有效价值引领的前提,也是思政课入脑入心的关键。”</h3> <h3>对“课堂”本质的新思考:卢美玲老师从教学组织角度谈道:“本书让我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学堂’?思政课要摆脱‘说教’的刻板印象,就必须大胆设计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在思辨与探究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h3> <h3>三、笃行致远:在反思中明确未来教学方向<br><br>经过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全组教师对如何打造有生命力、有感染力的高中政治课堂达成了共识:<br><br>1. 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在知识传授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br>2. 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持续关注时政,丰富教学资源库,设计更具思辨性和现实意义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br>3.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珍视师生间的每一次互动,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域。</h3> <h3>此次读书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高中政治组全体教师将以此次共读为新的起点,持续阅读,深耕教学,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为课堂的实践,努力让每一堂政治课都成为“活”的课堂,让自己真正“活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课堂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思政人的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