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赋能,集体共研 —— 巴彦呼舒第一中学促青年教师共成长活动

葡萄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新”背景下的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而是素养的培育、能力的锻造。为助力青年教师站稳讲台、走向卓越,我校举办青年教师成长分享活动。</p> <p class="ql-block">一、双新之“新”:从“教知识”到“育素养”</p><p class="ql-block"> “双新”不是口号,而是教学逻辑的根本转变:</p><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取代知识目标</p><p class="ql-block"> 单元整合取代零散知识点</p> <p class="ql-block">二、教学设计“通用骨架”:六大步骤构建素养课堂</p><p class="ql-block">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应具备清晰的“教学骨架”:</p><p class="ql-block">1. 课标解读——找对“方向标”</p><p class="ql-block"> 抓住“核心素养关键词”与“行为动词”,如“分析”“建模”“创造”,让目标明确、可循。</p><p class="ql-block">2. 学情分析——摸准“起点”</p><p class="ql-block"> 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点与思维特点,如高一宜用具体案例,高二可引入辩论探究。</p><p class="ql-block">3. 目标设定——盯紧“可落地”</p><p class="ql-block"> 目标要具体、可测、可行、有发展性、限时完成。</p><p class="ql-block">4. 任务设计——让学生“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设计真实情境任务。</p><p class="ql-block">5. 活动实施——搭好“脚手架”</p><p class="ql-block"> 通过“小组讨论六步法”“追问引导”“教师示范”等方式,支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p><p class="ql-block">6. 评估反思——关注“成长”</p><p class="ql-block"> 重视过程性评价与多元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则通过反思优化后续教学。</p> <p class="ql-block">三、集体备课:从“个人智慧”到“团队共创”</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教学设计是“导航仪”,那么集体备课就是“发动机”。它通过 “四环五步”闭环模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p> <p class="ql-block">四、总结:教学设计 + 集体备课 = 教师的双翼</p><p class="ql-block"> 在“双新”背景下,教学设计是“战略地图”,指引我们教什么、怎么教;</p><p class="ql-block"> 集体备课是“协同作战”,汇聚群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与质量共保。</p><p class="ql-block"> 唯有将“设计的科学性”与“备课的协作性”相结合,我们才能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p> <p class="ql-block">  愿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在设计与研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之光。</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排:孙萌</p><p class="ql-block">‍图片:孙萌</p><p class="ql-block">‍初审:玲玲、斯琴</p><p class="ql-block">‍复审:李俊</p><p class="ql-block">‍终审:胡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