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恩施地心谷

范立雄

<p class="ql-block">玻璃桥</p><p class="ql-block">恩施地心谷峡岸的"云之端"玻璃天桥,全桥总长286米,桥面宽2.6米,桥面离河谷高约200米,整个桥面分为透明玻璃720度观景与动漫部分行走体验,其高空俯瞰而下的凌空感让人感到特别的兴奋和刺激。</p> <p class="ql-block">绝壁飞驰的</p><p class="ql-block">懸崖列车</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您将开启1公里长、200米落差的云端地心之旅,飞瀑在脚下碎成钻石雨,岩层纹路里凝固着远古海浪,每个转弯都成为与石壁的惊鸿一吻。</p> <p class="ql-block">五感冲击的</p><p class="ql-block">地心奇航</p><p class="ql-block">乘方舟穿越时空,在幽蓝水道中邂逅冰河时代的雾霭与熔岩的炽红。兽跃出岩壁的刹那,飞溅的水花、远古的低吼与震颤的岩壁,以五感冲击完成一场地心探险的终极沉浸。</p> <p class="ql-block">云之巅</p><p class="ql-block">壁挂天梯</p><p class="ql-block">恩施地心谷"云之巅"壁挂垂直观光双子电梯采用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结合而成,电梯底层位于谷底,顶层位于景区龙高大桥游客中心旁,总高度约为118米,为全透明外挂式观光电梯,电梯顶层出口沿梯井外围设有环形玻璃挑廊,三面观光,能从地心洞天游览区谷底至山顶将景色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地心大拐弯</p><p class="ql-block">著名书法家廖峰先生"石门锁千古、峡谷藏万象"题刻为证,在两亿多年前的喀斯特地心暗河中,由于地壳的运动与地下水的冲蚀,最终形成了现在栈道下方这段天下驰名的地心天堑大拐弯奇观。</p> <p class="ql-block">时空隧道</p><p class="ql-block">在交相辉映的璀璨里,在五彩缤纷的氛围中,踏进时空隧道,体验感触2.5亿年前三叠纪逐渐形成的嶂谷地质奇观,探秘挑战世界人类起源学说的215万年前"建始直立人遗址",追忆6000年辉煌历史"巴盐古道"的中华文明……地心探秘,访古问今,时空穿越,忘我融入,唯厚重历史文化而震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步云桥</p><p class="ql-block">"顾我地心凌霄客,使君台阁步云人"。步云桥,全长66米,桥面距离谷底约为166米,寓意为平步青云、六六大顺、事事顺心。</p> <p class="ql-block">天官赐福</p><p class="ql-block">"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也称紫微大帝。每逢旧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天官下到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感念地心谷人风纯朴,便在此山石之中嵌进天冠(升官石)、地棺(发财石),用以保佑这里的山民们,多福多寿,消灾解厄。旁边的阶梯意为:"步步高升",若在此景点八卦池中许下自己的愿望,定会梦想成真。</p> <p class="ql-block">古黄杨</p><p class="ql-block">中国特有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叶薄革质,长4-7厘米,宽2.5-4厘米;花黄绿色,蒴果近长圆状!4浅裂,种子棕红色,外被橘黄色假种皮。多生长于海拔350-1000米的山地、山坡、河边的杂木林中。树形优美,四季常绿,为优良的庭院观赏树种。叶根有祛风湿;强筋骨药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乾坤門</p><p class="ql-block">乾坤,天地、阴阳。乾为天、坤为地。细品此处洞天乾坤,将对中国古代哲人世界、天地、万物、社会、生命和健康"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敬天法地"的天地万物之悟道有一种新的感触。</p> <p class="ql-block">地心山神</p><p class="ql-block">峡谷耸立的峭壁之间这位侧脸而立伟岸身躯,长得颇为英俊,眉峰凌厉,眼窝深邃,鼻梁挺拔,目光注视前方,炯炯有神的正是我们地心谷镇守一方的守护神﹣﹣地心山神。相传,他曾与恶魔大战三百回合,斗得天昏地暗、天旋地转,终将此危害一方的恶魔镇压在此山下,并日夜看守,恪尽职守。</p> <p class="ql-block">喊歌台</p><p class="ql-block">在恩施地心谷,会走路的人就会跳舞,会说话的人就会唱歌,会喝水的人就会喝酒。以歌传情,以舞为媒的喊歌台是本土山民们最热聚的场所,自主择偶,畅诉衷情喊歌台"女儿会"就是能歌善舞的土家幺妹、阿哥相亲定情的一种重要方式。</p> <p class="ql-block">拐枣树</p><p class="ql-block">拐枣树,别名积棋属,果实可以食用,也可入药。它的木材坚硬,纹理细密,是制造各种细木工及家具的良好木材。它的种子还能解酒毒,适用于热病消渴、呕吐、发热等症状。</p> <p class="ql-block">巴蛮洞</p><p class="ql-block">周武王伐纣,凭借巴师八国打败殷商建立周朝,封姬姓子弟为巴国君王,统巴人之地,建都江州(今重庆),为当时"南土诸侯王国之首"。巴人居住的地区,被汉人贬称为""巴蛮",对面山中的巴蛮洞内安放着几副神秘的悬棺,据当地人相传,洞里葬的就是早期巴人的祖先们。</p> <p class="ql-block">鹰嘴岩</p><p class="ql-block">鹰嘴岩与地心谷悬崖绝壁浑然一体,鹰首向前突出,尖曲如喙,目光如炬、向下俯视,宛一只展翅欲飞、搏击长空的雄鹰,守护着地心谷的入口洞门,其神韵和飘逸,令人惊叹称绝。</p> <p class="ql-block">地之心</p><p class="ql-block">恩施地心谷心脏。一池碧水,仿佛从地心涌出的圣泉,接引着地球最深处的秘密而沁人心脾、一见净心,让人内心迸发出一种涤尘滤俗,化烦忘忧,如若脱胎换骨的灵感:就在这个神奇的境地里,闭目静心,让这地之心的圣水洗净尘世的喧嚣,洗去一切杂念,洗去一切浮躁,洗去一切功名利禄和欲望,升华净心、净欲,触发灵感的境界,回归大自然的无限美好之中。</p> <p class="ql-block">勇闯岩溶嶂谷,邂逅喀斯特奇观</p><p class="ql-block">恩施地心谷是典型的高山喀斯特岩溶嶂谷地貌特征,为2亿年前形成的三迭系地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长河中,这些古老的岩层经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千锤百炼,在不同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独特的石臼、石书、石眼、石门地质奇观,令人浮想联翩,也为地质</p><p class="ql-block">爱好者提供无限的研究空间。</p> <p class="ql-block">石臼群</p><p class="ql-block">"石臼"是恩施地心谷四大地质奇观之一。在短短5公里峡谷内就有"石臼"上千个。石臼是指在强大的水动力条件下,水流对岩和的构造裂隙或岩石的较软部位经过地质时期的磨蚀作用而形成的石臼现象。恩施地心谷河流地形险峻陡峭,在河床形成了水位落差较大的坎坡,加上这里气候湿润,有充沛的水源保证,形成了强大的水动力磨蚀作用,而岩石的构造裂障或岩石的较软部位被磨蚀的速度很快,得以在更新世纪以来的几十万年中形成现在看到的这些大小不一、成千上万的石臼。这些石臼在谷底多而大,大而奇,在高山喀斯特地貌中是非常罕见的。受"石臼'的启迪,古人类从渔猎到农耕,发明了"兑窝子",也是给大米去壳的"春"。</p> <p class="ql-block">地心暗河</p><p class="ql-block">暗河也叫"伏流"。地心谷伏流因岩溶作用在大面积石灰岩地区所形成的溶洞和地下通道。</p><p class="ql-block">地心暗河水色变幻,千古奇观。每逢暴雨时,暗河即流出浑水,而河道流的清水;雨过天晴后,暗河流出清水,河道流的浑水。水文专家探明原因是:地心暗河和明河同源于鱼泉洞,阴阳暗河泉伏流走的是直线路线短,明河九曲回环路线长,就形成了阴阳颠倒的现象。地心暗河有种"阴阳鱼",无鳞且通体透明,五腑六脏肝胆相照,味美鲜嫩,有返老还童之功效。</p> <p class="ql-block">石门古桥</p><p class="ql-block">石门古桥亦称通济桥、永兴桥,后称石蔓桥,是建始县境内最早的一座古石桥。该桥最早的史料记载为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距今约400年历史。现存的古桥是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建始县典吏史亢嗣监督重建,距今亦有240多年,桥跨地心谷,单孔跨径12米,实腹式石拱结构,长24米,宽3.4米,拱顶至谷心垂高16.3米。</p> <p class="ql-block">漫步巴盐古道,探访千年遗迹</p><p class="ql-block">远古的巴人把盐称作"巴盐"、"盐巴",他们用"盐巴"与周边民族展开贸易,巴族因盐而兴,巴国因盐而立,却又因失盐而亡。巴盐古道以"古"著称,形成于新石器时期末,地处鄂西南巴文化、巴渝文化、巴蜀文化的交汇处,距今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是远古人类从恩施地心谷走向世界的第一条路径。巴盐古道不仅是盐道,还是一条集官道、商道和兵道为一体的交通要道,对促进西南和恩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巴盐古道的热闹和喧嚣已成为过去,但幸存下来的这段古道,将在绝美的风景中,向人们讲述属于它的古老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巴岩洞</p><p class="ql-block">巴岩洞是古代巴盐古道的驿站,因当时驿站房屋大多都建在山洞里,因此,巴岩洞又叫藏兵洞。</p> <p class="ql-block">元宝山</p><p class="ql-block">该山势奇特,酷形一个"金元宝"的模型。山形似元宝,宝山有宝藏,当地土家人称它为元宝山。地心谷曾是明末八大王张献忠入川的要津,地心谷两岸自古就流传着:石门对石虎,金银二万五,谁人识的破,买下蓦州府,"上七里,下七里,宝藏还在七七里","宝藏要想识得破,献上一百人脑壳"的民谣,所传都是关于地心谷至今尚未揭开的大藏宝之秘,而这众多惊心动魄而神秘的故事就直指对面的元宝圣山。</p> <p class="ql-block">畔山神画</p><p class="ql-block">畔山神画반산신화神奇的沧桑变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秘的畔山神画。岩壁上粗看是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画,但仔细研看,却是一幅幅地心谷众多传奇人物的故事图,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面这位神态端庄、若有所思的神女,让人不禁让人遐想翩翩:神女绝壁盼郎归,怎奈千年仍不遂;低眉静立此山间,待到相见永不离。特别提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八仙过海"图也就在对面的岩壁之上。</p> <p class="ql-block">巫山县全域旅游简介</p><p class="ql-block">巫山旅游资源丰富,可观"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可探"千年古镇,万年文明",是中国旅游强县,拥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巫山县积极抓住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契机,着力打造旅游战略性主导产业,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19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0亿元。</p><p class="ql-block">【全社会动员】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市场运作、全民参与"工作机制,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共建共享机制。【全区域规划】全面构建"一城两轴三片十一廊道"全域旅游大格局。神女景区南北水陆大环线全线贯通,立体游三峡、全景看红叶成为现实。小三峡提档升级稳步推进,加速形成小三峡东西水陆大</p><p class="ql-block">环线。当阳大峡谷瀑布群、漂流对外迎客。文峰景区成功创建4A级景区。"三峡院子"乡村旅游总品牌快培育,新增星级农家乐153家。【全产业融合】大力实施文旅、林旅、农旅、商旅、城旅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与产业深度融合。【全世界营销】围绕"神女恋城·红叶巫山"总品牌,打好"三峡牌""神女牌""红叶牌""云雨牌""脆李牌"。【全要素配套】对外"大动脉"基本打通,内部"毛细血管"全部畅通,实现"1小时城景通、景景通"。推出巫山美食谱,开发"巫山好礼"系列旅游商品。【全领域监管】挂牌成立文化旅游执法支队、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市场监管所、旅游巡回法庭,全面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全方位创新】强化资金支撑,推进企业改革,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通过景区公益岗位、兴办农家乐等方式,直接带动3600余户贫困户脱贫,农民因旅游发展受益20%以上。</p> <p class="ql-block">中午没吃饭,晚上烤鱼一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