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最酷热的盛夏,我们姊妹相约去贵州安顺避暑,与先期到达的表姊妹在旧州古镇浪塘村“会师”,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回味,光阴的诗笺上嫣然着一朵美丽的记忆。从贵州返回湖南过去了一段时日,时值仲秋,下了秋雨,秋风带着凉意,开始降温,有些植被经不起秋风萧瑟可能在慢慢枯萎。可是,表姊妹久别重逢的喜悦,亲人间互相关心、嘘寒问暖的情义,一同乐游山水赏美景时的人生快意,那些温暖的场景,依旧在心里芬芳着。岁月情长,山水间重逢,呢喃于字里行间,仿佛如歌的夏天。</p><p class="ql-block"> 打开记忆的闸门,那些日子里,清晨散步的雨露,欣赏山花烂漫的快乐,吮吸新鲜空气的惬意,时不时采撷艾叶以备晚上泡脚时的愉悦心情,品尝美食早点、吃最接地气的蔬菜与鲜活鸡鸭鱼肉舌尖上美味的满足,让我们兴致盎然,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我们客居的农家乐名叫“村原居舍”,空气清新,环境雅致。那里有农家花园,有棋牌室,有悦心亭(可供K歌、品茶、聊天、甚至餐饮)是个多功能设施。推窗而视,前面山清景秀,满眼翠绿;后山云杉与青松红绿相衬,挺拔耸立。隔三岔五,村上镇上还有篝火晚会、文艺晚会之类活动助兴,旅友尽可挥洒个性。更重要的是有那种住家的宁静和返璞归真、宾至如归的安逸。</p><p class="ql-block"> 就在此刻,触摸肌理,这次旅居,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同行,我们跟随先贤的脚步,在安顺这片热土,踏入旧州,上高荡、过本寨、到屯堡、观卢梭桥,看尽明朝风雨,感受激荡风云。</p><p class="ql-block"> 不是吗?.水也凝情土也厚性回乡黎庶何恩庥,文以载道诗以养心一镇儒风辅承化。逛安顺夜市,灯火里的旧古镇,阑珊中的大安顺。它气宇轩昂,文脉绵延,动静相宜。安顺文庙、安顺记忆馆,历史文化厚重,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市井繁华,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游客摩肩接踵,文旅事业蓬勃。</p><p class="ql-block"> 在贵州旅居的那些时光,而最有意义,最值得称颂的是表妹夫妇向老师和晓君妹开办的公益书法班课堂。他们的善举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和孩子们的无比喜爱。</p><p class="ql-block"> 他们从长沙来到贵州旅居,看到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的眼神,感受到对艺术向往的廹切心情,于是萌生了开办公益书法课堂的想法,在公益组织助力下,自带笔墨纸砚,免费辅导孩子们学习书法,实现了要为山里孩子做点什么的朴素愿望。迄今为止,已进行了为期两个暑期的培训研习。</p><p class="ql-block"> 书法的学习,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加拓宽了他们的学习领域与视界。生活给了表妹夫妇不一样的“跑道”,但奉献能让每一步都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居,我要特别致谢表弟陈波先生夫妇,他们任劳任怨,有求必应。感谢表弟陈波的辛勤付岀,在所有岀行中充当专职司机,让我们坐享其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方游击队”(戏谑)整装待发。成员中有“游二代”(弟弟弟媳)、“游三代”(儿子儿媳)、“游四代(孙子孙女三人)”。开个玩笑,幽默一下。哈哈哈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去黄果树瀑布游览表现突岀,荣登“黄果树明星报”头版。(弟弟全家、亲家母,及妹妹母女)。</p> <p class="ql-block"> 在贵阳工作的、 我懂事的外甥安康在旧州古镇设宴招待我们亲友,感谢安康的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长寿是时间的礼赞;</p><p class="ql-block"> 流年漫漫,福䘵是光阴的称颂。</p><p class="ql-block"> 避暑期间,喜逢表弟陈健先生七秩华章,姊妹们在美丽的“海家馨栖”农家庭院举办家宴,特别邀请表姊妹及当地两家致富带头人夫妇参加庆贺。寿筵喜庆又热闹,简朴而隆重。</p> <p class="ql-block"> 安顺美食:糯米八宝饭,砂锅粉,红豆,坡酥包,油饼,炒小肠。无论煎、炸、蒸、炖,咬一口,唇齿留香;喝一匙,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安顺的 每一道美食都有“身份证”,食材绝对绿色、环保。</p> <p class="ql-block"> 避暑日常。</p><p class="ql-block"> 在农家庭院摘葡萄,相约赏荷、参观博物馆、散步,逗趣孙子、品茶、织毛衣、K歌、赶集购物、玩牌还有打乒乓球健身等。</p><p class="ql-block"> 而最有意义的是表妹夫妇为山区孩子送温暖,免费开办书法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p><p class="ql-block"> 让生活充实,让精神丰盈,让音乐滋养,使身体安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公益培圳惠及山区孩子,</p><p class="ql-block"> 无私奉献乐享快乐人生。</p><p class="ql-block"> 鉴于向老师(下图右二)的突岀贡献,不但接受了安顺电视台的专访(图三),还荣幸地获得了当地政府颁发的“荣誉村民”证书(图二左四),这是对向老师乐于助学,无私奉献精神的最高褒奖。</p> <p class="ql-block"> 一脚踩进明朝,</p><p class="ql-block"> 一步读岀千年。</p><p class="ql-block"> 踩着青石板前行,感受历史脉搏的律动,追寻“屯堡文化”的历史踪迹。</p> <p class="ql-block"> 《寻味屯堡.食在旧州》,</p><p class="ql-block"> 深度体验屯堡多元文化。</p><p class="ql-block"> 热情厚道的贵州人民以一百零八桌的规模举办饮食文化节,盛情款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旅居者。</p><p class="ql-block"> 其实,屯堡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现象,它包含了屯堡人特有的服饰、语言、建筑、信仰、民俗、艺术等方方面面。它既有山地文化的粗犷,又有水乡文化的温柔;既有怀乡念土的情绪,又有艰难求存的无奈。屯堡文化之于屯堡人是根的延续,之所以能传承至今,是和屯堡人的心理素质、心态特征、思维定式、民习民风等有着紧密的关联。他们虽然居住在贵州交通比较发达、经济曾经是“商贾之盛甲于全省”的繁荣地区,但却保留了自己的生活习俗、语音服饰、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与其它民族乃至当地汉民族有着明显差异。所谓“滇喉屯甲源岀洪武十四年,黔中寓兵流长华夏千秋史”。这是一种深入血脉的坚守,这是一份世代传递的眷恋。六百年前,中国西南大山中的一群炎黄赤子,因祖国统一的需要,留住在此渡过一生。六百年来,后代子孙沿袭着他们的语音、装扮、习俗、信仰……传颂着屯堡的故事与骄傲,黔中山地的生活与小桥流水的追忆,融合成独一无二的“屯堡性格”,穿越六百年的时光,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 表妹小燕深情演绎《梨花颂》。嗓音清亮,婉转悠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居者PK竞技,非专业望尘莫及。引得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采。</p> <p class="ql-block"> 风风火火“闯”旧州。</p><p class="ql-block"> 旧州古镇:是宁静与特色完美结合,慢时光与浪漫故事交织的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 旧州生态文化旅游古镇景区,位于贵阳和六盘水之间,地处安顺市西秀区东南部,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踞今已有670年历史,是古安顺州治府所在地。建制虽晚,却声名显赫,被称为西南第一州,居住有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旧州镇文化氛围浓厚,明清文化,屯堡文化,傩雕文化,饮食文化,民族风情等相互交织又自成一体,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小镇,全国文明乡镇,中国宜居休闲小镇和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魏魏华夏承根脉,古堡苍苍六百年。旧州景区里的几座古寨,是屯堡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都一一探访,检索岀很多有趣的历史人文故事。</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洪武邑开生民屯聚福地宜居称安顺,</p><p class="ql-block"> 儒林文盛坊肆风淳古域焕彩赛江南。</p><p class="ql-block">这是安顺最真实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安顺地处贵州省中西部,系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系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穿洞文化,夜郎文化、牂牁文化、屯堡文化等独特的文化遗存,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甲类旅游开放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等。除此之外,它还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p><p class="ql-block"> 8月12日午休后,我们一行11人分乘三辆小车从旅居地浪塘村岀发,到安顺名胜打卡游玩。</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安顺“处处有风景,时时有风情,四季皆锦绣,是生活的诗与运方”.</p><p class="ql-block">这话一点不假。在安顺游览,安顺记忆馆,钟书阁书店、艺术粮仓、古城电影院、安顺特色美食街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业态项目纷纷亮相,既保留了历史厚重感,又注入了人间烟火气。特别是繁华的儒林路北段,不仅商铺林立,琳琅满目,更是汇聚了众多安顺特色小吃,如裹卷、烙锅、肉饼、砂锅粉等,让游客和市民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城的多元文化和独特韵味。</p><p class="ql-block"> 当夜幕降临,安顺的美才刚刚开始绽放。安顺的夜,灯火璀璨,流光异彩。在这里漫步,就像穿梭在梦幻的灯光秀中,抬头仰望,火红的灯笼成串成排,布满街道中央上空,与周围闪烁的霓虹彩灯交相辉映,染红了整个夜空。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文庙,走进了记忆馆,特别享受了走在前面的邢教授给我们预留的当地特色美食——砂锅粉,令我们十分感动。</p> <p class="ql-block"> 安顺地戏脸谱。</p> <p class="ql-block"> 酒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常 见 面,多 碰 杯。</p><p class="ql-block"> 举杯犹如举安顺人生,</p><p class="ql-block"> 买酒就是买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安顺记忆馆,宛如一扇通往往昔岁月的时光之门,静静等待着人们前来开启,去寻觅那些沉淀在沧桑历史中的故事和事件。</p><p class="ql-block"> 占地1200平方米、包含五个展厅和三处院落的安顺记忆馆是位于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综合性展馆,通过老照片、旧物件,艺术展示等形式系统呈现安顺自1382年建城以来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近400平方米的核心展区展览内容涵盖老安顺图景、贯穿城河与老桥影像、三线建设、市井生活掠影等主题。另外,安顺建成沿革、城市风貌及重大事件,通过历史影像均有展示。</p><p class="ql-block"> 安顺记忆馆是安顺古城升级焕新后的文旅新地标,它依托安顺古城的历史底蕴,凭借其丰富的历史展览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参观,通过沉浸式体验唤起城布记忆,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p><p class="ql-block"> 今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记忆馆免费对公众开放,通过讲解员介绍,在光影交错中,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石雕艺术的瑰宝:安顺文庙</p><p class="ql-block"> 安顺文庙又名“府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位于城区东北隅之黉学坝,坐东朝西,历经明清两季多次增修重建,始成今貌。</p><p class="ql-block"> 所谓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安顺文庙现存建筑占地面积8750平方米,是一组建筑齐备、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工艺精美的古建筑群,是国内遗存不多而且保管最为完整的古代文庙建筑,也是贵州最具人文价值的旅游景观。有“黔中儒学圣殿”、“中国现存最精致的文庙”、“石雕艺术的殿堂”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安顺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礼门”迈入,经“半月形泮池”,穿过泮池桥,过棂星门,到核心建筑大成殿,观有着600年历史的整石镂空雕云龙石柱,体会精湛的雕刻技法,充分感受文庙的庄重与历史韵味。参观完毕,在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石像前,我恭恭敬敬地叩首跪拜,以示敬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别让岁月斩断了交集,感谢上苍安排我们在异地重逢,彼此又能相聚一起享受幸福的时光,这个夏天的快乐让大自然承包欣喜。</p> <p class="ql-block"> 2025.10.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