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备忘录(二)

一片冰心

<p class="ql-block">作文教学备忘录</p><p class="ql-block">日期:2025年10月15日</p><p class="ql-block">一、学生写作亮点:邓小婷的“双重惊喜”</p><p class="ql-block">1. 结尾的主题升华(借力请教)</p><p class="ql-block">◦ 契机:受“吴子瑶请教妈妈写作文被表扬”的启发,邓小婷主动请教忙碌的妈妈修改作文结尾。</p><p class="ql-block">◦ 原结尾:“祝老师健健康康、开开心心”;</p><p class="ql-block">◦ 妈妈修改后:“这是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是通过这个抽奖游戏激励我们学习”——主题从“祝福”升华为“理解老师用意”,文章质感更成熟。</p><p class="ql-block">2. 开头的创意化表达(主动模仿+创新)</p><p class="ql-block">◦ 全班写“下午第二节课抽奖”的日记时,邓小婷的开头为:“当当当当当——上体育课的铃声响了,可走进来的却是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 来源:模仿《大青树下的学校》的写法,被同学指出后,我大力表扬其“活学活用”;</p><p class="ql-block">◦ 后续:全班开始模仿此开头重写,而邓小婷已在构思新的结尾,展现出“领先一步”的创作意识。</p><p class="ql-block">二、教学收获:“馒头vs汉堡包”的直观教学法</p><p class="ql-block">• 针对《猜猜他是谁》作文的痛点(学生仅写外貌,无性格、爱好、品质及事例),用“馒头(内容单一)”和“汉堡包(分层加料)”的图片对比:</p><p class="ql-block">◦ 让学生直观理解:写人物需像汉堡包“逐层加料”——第一段写外貌,第二段写性格(配事例),第三段写爱好(配事例),第四段写品质(配事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效果:学生主动构思“给作文加料”,相比之前“讲结构没人听”,此次通过图片快速建立写作思路,写作文的兴趣显著提升。</p> <p class="ql-block">邓小婷第一次写《抽奖》。</p> <p class="ql-block">邓小婷第二次写《抽奖》。</p> <p class="ql-block">邓小婷第三次写《抽奖》。</p> <p class="ql-block">写《猜猜他是谁》,“馒头式”还是“汉堡包式”?</p> <p class="ql-block">同一个孩子的两次不一样的作文,那,她明天交上来的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而班里,可以有这样的成效,怎么会是一枝独秀呢?要知道,孩子们是不服输的哈!</p>